壽大丞相安晚先生
嵯峨補陀山,下視海水流。風波定以梢,穩穩濟川舟。
皇穹祐炎祚,黍稌慶有秋。繄誰致此祥,上相今伊周。
赫赫命世賢,師道輔前旒。暨湯同格天,康濟仰廟謀。
向來三邊塵,化作和氣游。橫戈枕月戍,擊壤歌西疇。
小春明日是,泰階射斗牛。見說老人星,交曜光九州。
宣勸下紫宸,雕盤羅珍羞。北禁詔墨香,昌熾頌魯侯。
鯫生戴厚恩,一詩何能酬。擬辦八千首,從今歲歲投。
嵯峨補陀山,下視海水流。風波定以梢,穩穩濟川舟。
皇穹祐炎祚,黍稌慶有秋。繄誰致此祥,上相今伊周。
赫赫命世賢,師道輔前旒。暨湯同格天,康濟仰廟謀。
向來三邊塵,化作和氣游。橫戈枕月戍,擊壤歌西疇。
小春明日是,泰階射斗牛。見說老人星,交曜光九州。
宣勸下紫宸,雕盤羅珍羞。北禁詔墨香,昌熾頌魯侯。
鯫生戴厚恩,一詩何能酬。擬辦八千首,從今歲歲投。
那高聳的補陀山,俯瞰著海水流淌。風波平息到了盡頭,穩穩地就像那渡河的舟船。上天庇佑宋朝國運,莊稼豐收值得慶賀。是誰帶來這樣的祥瑞?當今丞相如同伊尹、周公。這位聲名顯赫的命世賢才,以師道輔佐帝王。他能像伊尹一樣與天同德,國家的安定依靠他在朝堂的謀略。過去邊境的戰火,如今化作了祥和的氛圍。戰士們橫戈在月下戍守,百姓在田野歡快地擊壤而歌。明天就是小春時節,泰階星照耀著斗牛星宿。聽說老人星,光芒交相輝映照亮九州。皇帝在紫宸殿宣布賞賜,精美的盤子里擺滿珍饈。皇宮中詔書散發著墨香,人們盛贊丞相如魯侯般昌盛。我這小人物蒙受深厚的恩德,一首詩怎能報答。打算寫八千首詩,從現在起每年都獻上。
嵯峨:高聳的樣子。補陀山:佛教圣地普陀山。
梢:盡頭。濟川舟:比喻能治理國家的人才。
皇穹:上天。祐:庇佑。炎祚:宋朝國運,宋朝自稱以火德王,故稱炎祚。黍稌:泛指莊稼。
繄:發語詞。伊周:伊尹和周公,古代賢相。
命世賢:聞名于世的賢才。師道:為師之道,這里指以師道輔佐帝王。前旒:帝王皇冠前的玉串,代指帝王。
格天:感通上天。康濟:安民濟世。廟謀:朝廷的謀略。
三邊塵:邊境的戰火。和氣:祥和的氛圍。
橫戈枕月戍:戰士橫拿著戈在月下戍守。擊壤:古代的一種游戲,這里指百姓安樂的生活。西疇:西邊的田野。
小春:指農歷十月。泰階:星名,古人認為泰階星平則天下太平。斗牛:星宿名。
老人星:星名,古人認為是壽星。
宣勸:皇帝賞賜。紫宸:宮殿名。珍羞:珍饈,美味的食物。
北禁:皇宮。詔墨:詔書。魯侯:指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魯,這里比喻丞相。
鯫生:淺薄愚陋的人,作者自謙之詞。
此詩是為壽誕丞相而作。安晚先生是丞相鄭清之,他在南宋理宗朝兩度為相,有一定的政績。作者可能是在其壽辰時,為表達對他的贊美和感激之情而創作此詩,當時南宋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穩定的時期,農業豐收,邊境安寧。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丞相鄭清之的功績。其特點是語言華麗,用典豐富,通過多種意象描繪出國家繁榮昌盛的景象。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朝廷官員的一種頌揚文化。
欲折彎彎射日弓,
有人爭欲作逢蒙。
交游不向端人取,
乘矢何繇得庾公。
東風吹雨過橫溪,
兩岸陰陰萬木齊。
江黑未看王鮪上,
山青偏聽子規啼。
停舟遠客勞相問,
載酒佳人憶共攜。
春色又歸愁未醒,
南園花落草萋萋。
本來田地無涯岸,
極目寒光成一片。
消息平沈佛也迷,
機輪轉側誰能辨。
雪山山下擁蓑人,
白牛一掣芒繩斷。
天帝醉倒玄冥喜,不殺陽烏誓不死。去冬滕六既敗績,屏翳畢宿挺然起。旁驅泰山云,倒抉天河水。癡龍噓氣塞宙合,人世五色迷紅紫。陰霾滔天作布袋,天神夜亡救日矢。我欲叩關上天閽,呼醒天帝端厥履。賜我尚方斬邪劍,頃刻之間玄冥屏翳。畢宿不分首從梟天市,還我光明照臣里。不然江南人民轉眼成魚鱉,群陰搜逐供刀匕。帝方垂涎鼎染指,帝乎夢夢長已矣。
一樹閒云一徑苔,
板橋南去草堂開。
人生未了尋幽賞,
不為看山也自來。
想南都,青蓮逝后,遺篇世應少。畫端詩草。嘆雋品曹娥,如共花笑。盛時念雨人同好。朱鈴序雁皎。認古墨、柴關秋色,幽棲森翠筱。
當年制出硯田翁,疑春雨小住,軒堂圖了。蕓案女,紅窗下、舊曾吟嘯。瑤臺思、鏡窺黛語,葛共藟、相攀松際繞。料聚首、圍前施帳,因緣紛翰藻。
頭去項,腳根齊。
驅上樹,不須梯。
疏慵余本性,放曠涵天真。自疑姑射來,藐然太古淳。思與老彭游,坐閱冥靈春。世家守儒業,此志成越秦。蹭蹬湛世偽,遂與英俊群。闊步處清禁,迎班趨紫宸。高議預時事,客氣矜要津。薪火不停焰,風波浩亡垠。釋筈前無的,將車后多塵。履地弗敢蹐,仰屋徒含顰。兼濟悼遲暮,獨善慚隱淪。
瀝懇得嘉命,閒曹容病身。性以凈為體,慵乃德之純。融師善知識,中散誠仁鄰。首慵廢冠弁,腰慵捐佩紳。手慵如槁枝,足慵若奇輪。耳目遺聲色,鼻舌忘馨辛。內樂極委順,中扃收精神。大觀齊諸物,萬化同一均。禍兮福所倚,名與身孰親。何須人林壑,自是逍遙人。
詩蔽思無邪,
禮主毋不敬。
二言書諸紳,
時時與涵泳。
九月旬初到,東吳人卻回。
如何違令節,不共菊花開。
水國蒹葭老,川河鴻雁來。
知君多感慨,應上旅中臺。
天寒秋色入平林,更著西風月下砧。
舊日醉吟渾不管,如今節物總關心。
空山鐘鼓梵王家,小立西風數過鴉。
秋色無多誰占斷,長廊西畔佛桑花。
雪來比色。對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廣平,鐵石心腸為伊折。偏是三花兩蕊,消萬古、才人騷筆。尚記得,醉臥東園,天幕地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霧昏,萬種愁積。錦江路悄,媒聘音沈兩空憶。終是茅檐竹戶,難指望、凌煙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誰始得。
深樹幽溪抱徑斜
竹陰涼借翠云遮
隱居結客開蓮社
勝侶分題散筆花
叔寶臨風人似玉
安仁歸路果如麻
晚將明月隨君去
更贈芳郊一片霞
洗滌炎埃宿雨晴,
井梧一葉報秋聲。
氣從緹室葭莩起,
風向白蘋洲渚生。
泥滑滑,不可行。
雨瀟瀟,日欲暝。
勸君莫行君不聽,猛虎山前嘯一聲。
傍人見此心膽驚,而我為君雙淚并。
君兮君兮,待爾七尺之軀何太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