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潛叔殉節詩
轉戰譙門日再晡,空拳由自冒戈殳。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棄鴻毛更疾呼。
柱下杲卿存斷節,袴間杵臼得遺孤。
可憐三尺英雄氣,不愧西山士大夫。
轉戰譙門日再晡,空拳由自冒戈殳。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棄鴻毛更疾呼。
柱下杲卿存斷節,袴間杵臼得遺孤。
可憐三尺英雄氣,不愧西山士大夫。
戰斗在譙門持續到下午,即便赤手空拳仍勇對兵器。身處危險如在虎口卻安然端坐,視生命如鴻毛般輕還大聲呼喊。就像柱下的顏杲卿堅守氣節,也如程嬰在褲襠中藏下趙氏遺孤。可惜這英雄有三尺豪氣,不愧是像西山采薇的伯夷叔齊那樣的士大夫。
譙門:城門上的瞭望樓,這里指戰斗的地方。
日再晡:指下午時分,晡時為下午三點到五點。
戈殳:兩種兵器,泛指武器。
柱下杲卿:顏杲卿是唐朝人,在安史之亂中堅守氣節,被叛軍殺害,這里用他來比喻趙潛叔。
袴間杵臼:程嬰和公孫杵臼是春秋時期晉國義士,他們保護趙氏孤兒,這里借指保護后人。
西山士大夫:指伯夷、叔齊,他們隱居西山,不食周粟,有高尚氣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有戰事發生、有人英勇殉節的背景下創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戰亂頻繁的時期,詩人為了歌頌像趙潛叔這樣堅守氣節、英勇犧牲的人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趙潛叔的英勇殉節,突出其高尚氣節。特點是善用典故,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人們對英雄的敬重和贊美。
五神相,包四鄰。土地廣,揚浮云。扢嘉壇,椒蘭房。璧玉精,垂華光。益意年,美始興。交于神,若有承。廣宣延,咸畢觴。靈輿位,偃蹇驤?;茔枧F,析奚遺。淫淥澤,淫然歸。
僅從乾道歲,重創越王臺。粉榜猶馀墨,丹楹已上煤。舊游人欲厭,今日我方來。老范碑無恙,從頭讀一回。
別人楊柳別人花,自對春風感物華。陌上最憐芳草色,王孫多是不還家。
滿目河山感慨多,葉飛如雨水增波。丹楓白雁生秋興,紫蟹黃花共醉歌。頭戴南冠長已矣,手遮西日奈愁何。登高能賦知無益,和汝題糕且一哦。
慘淡青山落葉多,海門無日不風波。登高易灑新亭淚,送客愁聞易水歌。東漢遺民推管邴,南期才子重陰何。千秋未覺風流絕,爛熳憐君日醉哦。
夏日經行處,時聞啼鳥聲。
桐馀幾枝白,秧刺半田青。
雜樹團清蔭,來牟報小成。
虛堂共僧話,相對兩忘情。
曉色侵人已細微,早寒真欲詠無衣。
蕭蕭病葉驚風墮,冉冉昏鴉帶雪歸。
卓筆且從臨草韻,提壺誰為款柴扉。
故人多在經年別,歲晚方嗟聚晤稀。
春岡好春岡,春岡吾愛之。
一名為春臺,陽德鎮熙熙。
春生變秋殺,仁義貴兼資。
目君去之矣,寧不令人思?
廷尉天下平,平心君莫疑。
圣主具一德,皋陶在唐虞。
精衛填滄海,銜石不辭勞;
杜鵑思故國,啼血長自號。
古來奇杰士,志氣與天高。
仲連恥帝秦,正平辱罵曹。
片語奪狂魄,萬古稱人豪。
生非重泰山,死非輕鴻毛。
嘆息此風靡,涕泣沾衣袍。
涼意蘇殘夢,催兒起問涂。功名數前輩,術業舊原夫。漫觸煙樓破,應先老驥驅。蠲痾吾有待,端不倚岐盧。
年事真無賴,官曹已憚煩。兒堪付門戶,吾粗有田園。游舊因相問,襟懷為細論。此心歸隱計,日日受風幡。
食口幾鵝雁,田收問菜麻。寧堪再攬減,又抱兩嘔鴉。投老憐漂泊,何時了貸賒。終慚陶靖節,歸不計生涯。
翰林憶昔詠孤芳,自合移根向玉堂。
貴客親陪天女手,侍臣應帶御爐香。
花前未許退之醉,江上空嗟子美狂。
一夜殷紅飄落盡,不堪寂寞對霞觴。
五十五秋前,無聞愧昔賢。將過稱艾日,未及象蓍年。學易徒為爾,知非尚未然。杖家吾不敢,親在即神仙。
皇天眷老親,八十一年人。孺慕今方始,兒啼日以新。松枝宜晚歲,萱草更長春。為壽吾何敢,劬勞念此辰。
春水如天,春山如笑,春煙低罨春城。三春好鳥,春樹變春聲。有女懷春如醉,驚春夢、不斷春情。春功起,春牛打碎,春令屬春卿。
問春春不語,春來春往,多少春程。愛春帆細雨,春草青青。難買春宵一刻,尋春去、春滿春明。題春句,春花春月,春色太輕盈。
文園初謝病,信息已西湖。
丹熟朱明久,漁歌碧海孤。
清容思未睹,遠札意先孚。
回首江山暮,崢嶸歲近除。
朝隴首,覽西垠。
雷電尞,獲白麟。
爰五止,顯黃德。
圖匈虐,熏鬻殛。
辟流離,抑不詳。
賓百僚,山河饗。
掩回轅,鬗長馳。
騰雨師,灑路陂。
流星隕,感惟風。
籋歸云,撫懷心。
雨過山林近暮鐘
片懷寂寂對孤松
夜深笛怨梅花落
月照人間睡正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