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竹廟
借榻叢祠日已曛,瓣香頻此謁靈君。
儻來夢事休重卜,向去詩材進幾分。
明主不消人諫獵,故山空使客移文。
寄書報與荊妻說,十襲荷衣莫要焚。
借榻叢祠日已曛,瓣香頻此謁靈君。
儻來夢事休重卜,向去詩材進幾分。
明主不消人諫獵,故山空使客移文。
寄書報與荊妻說,十襲荷衣莫要焚。
在這山間的神廟借宿時天色已黃昏,我多次虔誠地焚香來拜謁這神靈。那些偶然如夢的事情不必再去占卜,往后寫詩的素材應能增添幾分。賢明的君主無需他人諫阻游獵之事,故鄉的山林空自讓我寫移文。我寄信告訴妻子,那珍藏的道袍可千萬別焚燒。
借榻:借床住宿。叢祠:山間的神廟。曛:黃昏。
瓣香:焚香。謁:拜謁。靈君:神靈。
儻來:偶然得來。
明主:賢明的君主。諫獵:諫阻君主游獵。
故山:故鄉的山林。移文:古代一種官府文書,這里指作者曾寫過表達自己志向的文章。
荊妻:對自己妻子的謙稱。十襲:重重包裹,珍藏。荷衣:用荷葉做的衣服,這里指道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仕途不順或人生迷茫階段,借宿神廟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政治環境復雜,詩人對自身的前途和理想有所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內心復雜的情感,包括對人生的感悟、對政治的看法和對自我的堅守。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心境和思考。
束書歸去饗梅花,底事霏英故故斜。
約住忙中千里鶴,羨渠如意兩歸鴉。
家中見雪念為客,客里觀梅不似家。
園樹暫時相鬭白,明朝休向我儂夸。
老來參同事,勤志不敢失。
人言爐偃月,吾意爐藏日。
朝陽升西山,異液甘若蜜。
一體奠所居,旦旦享清逸。
枕上還鄉枕上回,更更點點把人催。
雨將苔砌滴到曉,風揀荻簾疏處來。
每到凋年每多感,不教睡眼不曾開。
來宵我識華胥路,莫近茶甌近酒杯。
嗚呼剛兄,相識半生。
慧林勤舊,崇先寓名。
五旬戒臘,八十壽齡。
平居慷慨,末后分明。
超山之麓,示人無生。
松鶴移巢,月冷風清。
古鐵如鉤戟,歲久鋼斷綻。
久為土氣蝕,皆成豌豆??。
銖兩每不多,積之可精煉。
為劍或為刀,花賓劣于滇。
閑中每自得,閑意非陸沉。
蟻穴漫說夢,鷗盟誰更尋。
一年記好處,萬緣隨夙心。
即以洗其勞,清月升層林。
良人輕一別,奄忽幾經秋。
明月望不見,白云徒自愁。
征鴻悲北渡,江水奈東流。
會話知何日,如今已白頭。
墐戶喜冬序,秋容換霜風。
可嘆景物移,只在笑談中。
菊茂遠先見,蓼疏寒更紅。
老懷欣自愜,漸享愛日功。
南鄉老人危翁一,歲晏雨晴扶杖出。
驚聞二圣塵再蒙,歸闔柴門哭三日。
眼空愁絕聲遂止,里人唁翁翁死矣。
凜然生氣申包胥,萬古千秋葬忠義。
重來舊游處,觸目景添幽。
故墨猶余跡,忠魂已斷頭。
疎鐘號暮雨,枯木響殘秋。
欲訴愁人意,頻懷杞國憂。
寒松一干老蒼蒼,古寺門前歲月長。
匠伯偶圖舟楫利,禪翁方患斧斤傷。
得全此日同齊櫟,勿翦他年比召棠。
可但與君期久遠,相將俱列大夫行。
高原收菽麥,下田插禾秧。
田頭與地尾,一一意所量。
躬耕辨好怯,擇種均豐荒。
所以終歲間,食米不及糠。
昔處朝廷日,堅持諫諍風。
宰司資大政,帝座識孤忠。
烏府無前匹,龍驤有舊功。
中興追錄處,耆德在淵衷。
古樹紛紛千嶂雨,遠寺鳴鐘迷處所。
一水東流浮落花,隔云應有秦人住。
海風不斷長松路,萬籟寒生蒼玉麈。
此去江南山更深,桄榔葉暗猨啼苦。
松巔負殘雪,高映寒食輝。
沖風忽飄墮,勢若從天飛。
庭虛四散入,凌亂侵人衣。
衣重不忍拂,恐與清景違。
援琴弄太古,聲淡節亦稀。
眾笑己獨賞,恍然迷是非。
乃知絕弦意,千載同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