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和九鎖步虛詞 藏云鎖
靈根鬰三素,一氣同氤氳。
冉冉霄上游,永離囂塵熏。
空體含五華,霞貫泥丸君。
镮剛爾何神,攝身混祥云。
靈根鬰三素,一氣同氤氳。
冉冉霄上游,永離囂塵熏。
空體含五華,霞貫泥丸君。
镮剛爾何神,攝身混祥云。
靈根蘊含著三種靈素之氣,這股元氣一同彌漫交融。緩緩地在云霄之上遨游,永遠遠離塵世喧囂的熏擾。空靈的身體蘊含著五彩光華,霞光貫穿泥丸宮之神。環剛你是多么神奇,能攝持身體融入祥云之中。
靈根:指道家修煉中所認為的生命根源。
鬰(yù):通“郁”,積聚。
三素:道教謂三元君所服之靈藥,這里泛指靈素之氣。
氤氳(yīn yūn):形容煙或氣很盛,也有交融之意。
冉冉:慢慢地。
囂塵:塵世的喧囂。
五華:五彩光華。
泥丸君:道教稱腦神為泥丸君。
镮剛:可能是道教中的某種神名或特定概念。
此詩可能創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時期。作者可能是一位道教信徒或對道教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人,在當時道教的修行氛圍和文化環境影響下,通過詩歌來表達對道教修煉境界的感悟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道教修煉可超凡脫俗的理念。其突出特點是充滿道教神秘意象和色彩。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道教詩詞文化的重要資料,反映了當時道教思想在文學創作中的體現。
人日吟窗滌硯塵,探官擘繭笑鄉鄰。
山人雅愛終南徑,詩客空懷渭北春。
譽毀蓋棺猶未了,勛名看鏡不須頻。
從今好是支離臥,有客問余方負薪。
故王臨賞地,幽榭帶橫塘。
喬木傳家遠,高荷過檻長。
琴書千古意,花竹四時香。
永日無塵事,心清境亦涼。
搖落江空雁影沉,
樓高愁近怕登臨。
雙溪秋晚碧苕老,
三徑雨多紅葉深。
燈火未忘年少夢,
莼鱸偏惱客中心。
且尋籬下黃花約,
莫倚西風學楚吟。
霽景浮燈市,春聲動樂章。
翠簾流月影,黃道散天香。
鼇蜃三山聳,魚龍陸地驤。
醉余天欲曙,歸路笛聲長。
暇日登臨酒一樽
半空杰閣倚云根
東南王氣浮天闕
吳越潮聲出海門
玉局柳高含古意
金沙梅老冷吟魂
憑高討勝多幽事
細讀殘碑剝蘚痕
花外愁如海,持觴為掃林。
猶深猶可惜,更落更難禁。
片片春將盡,三三徑莫尋。
青苔才列席,紅雨又沾襟。
不是乘風去,應如立雪深。
柳綿欺我老,旋拂遍能侵。
桑田變滄溟,黍宮雜蒿堇。
霜臺得奇葩,誰寄天津隠。
褰帷窺董園,撥根認洛墳。
亭亭一萼春,風露洗塵坌。
朱纓粲赤瑛,絳蠟照紅粉。
莊嚴富貴姿,漏泄造化蘊。
主人戲斑衣,領客醉芳醞。
喬梓森南山,知謂游隠弅。
綴席已形穢,哦詩謾營吻。
起舞呼烏烏,君當恕楊惲。
花柳亭臺半劫灰,故人淪落共徘徊。
湖光山色西施舸,水影月香和靖梅。
鴻蹋雪泥猶記跡,鶴歸華表總成哀。
一尊濁酒和愁酌,淚灑東風醉玉頹。
名途塵海浩難親,黃葉門前一尺深。
五畝桑麻荒舊隠,十年書劍負初心。
客愁不奈貧多感,老色偏隨病見侵。
奏賦相如今白首,倦游空有茂陵吟。
千山脫木瘦,
四壁號蟲瘖。
每于動靜間,
窺見天地心。
水落澤國秋,
薦稻登川禽。
一醉吾事畢,
毋作嗚嗚吟。
入夏可曾晴,陰陰眾綠成。
但驚春盡去,誰信雨中生。
一月須梅潤,千林但葉聲。
荷邊蒲猗儺,桑外筍崢嶸。
芳草非無恨,新條各向榮。
秧田禾似浪,滿眼幾時平。
花過園池日漸長,
嫩陰青子蔭苔墻。
四簷筍戟排庭綠,
一畝荷簪發野芳。
熟選已無青紫夢,
命騷猶愛簡編香。
惡圓用拙從吾好,
傲懶從人笑漫郎。
從來工瑟莫吹竽,赤米黃虀盡自娛。
種柳藏鴉憐哺母,葺巢護燕待將雛。
荊榛少剪但除道,瓜芋多栽莫問區。
金馬玉堂元有分,青銅慚愧白髭須。
林泉近城市,而無城市人。攜壺散游屧,心境同一春。
何必事幽討,辭家入西秦。西秦苦迢遞,勞我金閨身。不如遠公社,醉倒人不嗔。
百年電明滅,萬事蠖屈伸。所以古達士,死葬陶者鄰。
或者為甕盎,尚得日飲醇。豈比夷與齊,忍饑以求仁。
吾生幸未化,有酒勿厭頻。一杯復一杯,浩歌落梁塵。但問客醉醒,不問疎與親。君看北邙墓,松柏多為薪。
西北干戈猝未闌,蒼生誰與破愁顏。
甫聞高議云臺上,又見投身瘴海間。
天地十年氛霧暗,江湖萬里鬢毛斑。
欲尋酩酊判豪飲,郊外旗亭半掩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