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 夏雨生眾綠 其一
入夏可曾晴,陰陰眾綠成。
但驚春盡去,誰信雨中生。
一月須梅潤,千林但葉聲。
荷邊蒲猗儺,桑外筍崢嶸。
芳草非無恨,新條各向榮。
秧田禾似浪,滿眼幾時平。
入夏可曾晴,陰陰眾綠成。
但驚春盡去,誰信雨中生。
一月須梅潤,千林但葉聲。
荷邊蒲猗儺,桑外筍崢嶸。
芳草非無恨,新條各向榮。
秧田禾似浪,滿眼幾時平。
進入夏季可曾有過晴天?陰云籠罩中各種綠色愈發濃郁。只驚嘆春天已悄然離去,誰能相信萬綠竟是在雨中生長。整個梅雨季都需要雨水滋潤,千片樹林里只聽見雨打樹葉的聲響。荷葉邊蒲草輕柔搖曳,桑樹外竹筍挺拔生長。芳草并非沒有離春的愁緒,新枝卻各自蓬勃向上。秧田里禾苗如波浪起伏,滿眼綠意何時才能平定?
陰陰:形容綠色濃郁的樣子。
梅潤:指梅雨季節的濕潤氣候。
猗儺(ē nuó):同“婀娜”,形容草木柔美的姿態。
崢嶸:本指高峻,此處形容竹筍挺拔茂盛的樣子。
向榮:指植物生長茂盛、生機勃勃。
此詩應為作者夏日觀察梅雨季節景象所作。梅雨期持續陰雨(“入夏可曾晴”),卻催生出草木繁茂(“眾綠成”“新條向榮”),詩人通過細膩觀察,捕捉到雨潤夏生的自然規律,反映其對季節變換的敏銳感知。
全詩緊扣“夏雨生眾綠”主題,從總寫夏陰綠濃,到細描雨潤葉聲、蒲荷桑筍,再及芳草新條、秧田浪禾,層層鋪展夏日生機。語言樸實而富有畫面感,既見自然之趣,亦含對生命力量的禮贊。
上柏山前擘翠紅,半筐沿壁掛秋風。輕黃肉皺紫皮脫,細入微酣咀嚼中。
紫芋霜天到客居,秋風應倩野人鋤。竹爐細撥輕紅火,煖襯寒窗夜讀書。
巧語嬌鶯春未暮。楊柳風流,恰過池塘雨。芳草滿庭花滿樹。無情胡蝶飛來去。
睡起小奩香一縷。玉篆回紋,等個人分付。桃葉不言人不語。眉尖一點君知否。
變化成來體勢高,
坐令幽思起云濤。
春雷一鼓驚頭角,
碧海風輕袞絳桃。
句漏有丹砂,葛洪因得仙。及我更經之,但見牛羊眠。
圭江絕流水,郁林互青天。朝發白沙洞,暮宿鬼門關。
鬼門多異獸,捕獲夸雄蠻。猩猩顧我啼,猙獰不可干。
生死在山谷,何必能人言。歧路迷所向,慘切游子顏,人馬俱變色,喟然心脾酸。
握驪頷明珠,秉金剛寶劍,日日禁足安居,個個心空及第,猶是衲僧尋常行履。
雙林乍入院來,不敢背俗違時,下座且與諸人普同作禮。
所病耘人田,所患為人師。畏此病與患,予維日孜孜。
正切杯棬慕,久廢蓼莪詩。之子來何所,乃自江之湄。
百舍固未歇,重趼亦不辭。問子何所欲,為欲求先知。
我實無所知,多謝虛子來。為我且安坐,粗糲姑隨時。
朱明忽已邁,金風動涼飔。懷居告別去,無以贈臨岐。
颯颯送帆風,搖搖風中旗。行矣幸自愛,何須問所之。
大江飄泊見閒云,知屬金陵舊世勛。
蹤跡田間差可覓,姓名城內總無聞。
尋常身被麻衣色,方寸心鐫鐵券文。
莫怪盤桓無所適,孝陵旁擬表孤墳。
新年對舊酒,舊筆寫新詩。避地苦不遠,鑿壞何太遲。雙瞳漸欲翳,萬卷尚能披。讀罷無馀事,溪頭理釣絲。
年今六十六,老態復何如。眠食差能穩,交游喜漸疏。不辰逢碩鼠,無歲詠赪魚。未了馀年債,閉門惟著書。
掃眉才子捋髭須,劇本翻新自可娛。
崇嘏登科居榜首,木蘭出塞作征夫。
迷離撲朔難分辨,婀娜溫柔合步趨。
看到三更才罷演,下場姊妹聽相呼。
春事匆匆綠漸秾,
林花鋪繡曉煙中。
如何捲上黃金闕,
許作華裀舞閬風。
玉繩宵且盡,昆岫月將韜。
古木紅云曙,新灘碧浪高。
下除尋拄杖,穿徑棘圍祹。
暫取雞翁意,聊寬此抑搔。
偕隱曾傳,潛淵妄托,休猜綿上娉婷。十笏荒祠,凝塵誰掃朱欞。春松秋菊東阿賦,問宓妃、甚事干卿。枉思量,羅襪凌波,翠羽揚靈。
千年夢雨空飄瓦,怪胥濤遺恨,歷劫難平。喚渡蛾眉,等閑風浪還生。茂宏九錫徒相笑,怕短轅、到此須驚。賽村巫,一勺椒漿,好薦鸧鹒。
天寒簾幕氣蕭騷,終日披文不厭勞。
但有誠心禆藻鑒,敢矜明目察秋毫。
玙璠啟襲光難掩,雕鶚凌虛勢自高。
號奏身閒無一事,唱酬尤喜得詩豪。
都不見塵埃,園扉傍水開。
晴茵鋪碧草,風彈落黃梅。
訪子因尋竹,呼童急辦杯。
詩僧相繼至,罷酒把茶來。
般若寺中紫光起,普六茹堅作天子。一囊舍利何方來,九州學校同時毀。
幽州古塔雄岧峣,二十七丈高復高。傳聞石函乍安置,碣石山根恒動搖。
開山龍象鞭神力,獅座居然鎮鰲極。想當工匠執役時,邪許聲中苦長日。
開皇締造幾太平,身崇儉嗇寬徭征。如何天性不悅學,獨言釋氏裁儒生。
佛書讖緯增誣飾,鬼仙禽獸俱荒忽。《高僧傳》里續奇聞,三十三枚剃頭出。
塔鈴萬個搖丁當,大野風沙折白楊。迷樓螢火彌山谷,不放阿儺舍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