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堂長韻 其二
山齋盡日激清湍,未許人間俗客看。
搗藥暇時來舞鶴,誦書聲里答鳴鸞。
千年正統源流遠,三圣遺書簡牘殘。
顧我何年陪講席,未應劍水舊盟寒。
山齋盡日激清湍,未許人間俗客看。
搗藥暇時來舞鶴,誦書聲里答鳴鸞。
千年正統源流遠,三圣遺書簡牘殘。
顧我何年陪講席,未應劍水舊盟寒。
整日在山齋中聽著清澈湍急的水流聲,這里不允許世俗之人前來觀看。閑暇時搗藥,仙鶴會來起舞,誦讀詩書時,有鸞鳥的鳴聲相和。千年的正統傳承源遠流長,三圣遺留的書籍已經殘缺不全。想想我哪一年能陪坐在講席旁,可不要讓劍水的舊盟變得冷淡。
山齋:山中的書齋。
激清湍:形容水流清澈湍急。
搗藥:本指仙人搗制藥丸,這里可能指日常的一種活動。
鳴鸞:鸞鳥的鳴聲,鸞是傳說中的神鳥。
正統:指學術、思想等的一脈相承的嫡派。
三圣:通常指三位圣人,這里具體所指需結合上下文推測。
簡牘: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木片,這里代指書籍。
講席:講學的地方。
劍水:可能是一個特定的地名,也可能有象征意義。舊盟:過去的盟約。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這首詩創作于詩人向往學術交流、文化傳承的時期。當時可能社會重視文化教育,詩人渴望參與到正統學術的研討和傳承中,劍水舊盟或許是其與友人在學術等方面的約定。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高雅文化生活的向往和參與學術傳承的愿望。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意象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和追求。
昔在成周與唐虞,
比屋可封人歡娛。
皋夔稷契贊帝俞,
周有閎顛弘廟謨。
太平之世與同符,
四海朝車同軌□。
□□有慶萬姓蘇,
天下家家家慶圖。
離欲心無苦,
藥病皆拈卻。
眼耳有觀音,
豈用安手腳。
日下才名久見招,
偶緣奇策失云霄。
當時雅集花之寺,
別后相思震澤潮。
短翮無緣出溟渤,
故鄉何客寄申椒。
新知更闡靈蘭秘,
不獨經箋似六朝。
燕語鶯啼百囀新
長廊寂寂不逢人
東君去作誰家客?
花柳無情各自春
云帆遙逐雁南征,
屈指三旬計客程。
路入淮揚兩州界,
時逢天地一陽生。
石尤風氣連云黑,
甓社湖光入夜明。
還憶往年當此日,
滿襟風雪上陵行。
驚心怕見劫馀塵,
滿路腥風最愴神。
多少髑髏拋道側,
不知是賊是兵民。
懸崖石罅托孤叢,冉冉幽香拂晚風。忽灑一枝湘雨濕,平生心事喜相同。
九畹如何不托根,卻從孤石寄香魂。鳳歸來啄瑯玕實,留得青山月一痕。
平生不肯汗秦鞭,來伴湘江二女仙。千古忠魂向何處,御風紉佩尚泠然。
老禪和筑退居庵,
識路何須待指南。
野叟得年今九九,
星翁布算更三三。
有詩入夢撩靈運,
無藁藏山愧史談。
愚智同歸一抔土,
管他后世傳非聃。
薦士今誰有古風
不論疏戚與窮通
憐渠報國河南尹
愧我無私第五公
居常理家教,怪爾遠詩書。
對面起嗔恚,恩情乖本初。
朅來遠離別,音耗閒居諸。
豈無公家飯,念爾靡來胥。
童孫及稚子,漸已分龍豬。
茍能應門戶,豈必乘軒車。
天意難預識,多憂徒自拘。
采衣但在目,至樂固無馀。
千秋觀前雨濕衣,
石帆山下叩漁扉。
鷓鴣苦道行不得,
杜鵑更勸不如歸。
見面雖年少,
聞名似白頭。
玄談窮釋旨,
清思掩詩流。
果落痕生砌,
松高影上樓。
壇場在三殿,
應召入焚修。
薰風鎖重棘,襆被去何勇。
私我幾日閒,此意千金重。
楚南時節異,正月似深春。傍砌萱苗長,臨池草色新。江山晴景媚,庭院煖風頻。坐惜梅花落,題詩憶遠人。
頗訝沅州地,新正景不同。遠山青草瘴,深院落梅風。角角尋巢鳥,喧喧采蕊蜂。春衣初試裌,和氣滿簾櫳。
楚地春來早,群花次第開。輕黃舒柳線,重碧染莓苔。永日香凝篆,和風酒滿杯。端居叨寵渥,何以答涓埃。
未立秋前秋已到。到立秋時,秋比春寒峭。天若多情天亦老。一年祇覺晴天少。
雨滴梧桐枝上鳥。一葉一聲,葉落無人掃。池上紅蓮如筆小。鴛鴦慣打相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