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姑
忽然能不食,飲水度中年。
此事知難偽,令人信有仙。
形容無血色,衣服有香煙。
聽說瑤池路,猶如在目前。
忽然能不食,飲水度中年。
此事知難偽,令人信有仙。
形容無血色,衣服有香煙。
聽說瑤池路,猶如在目前。
忽然間她就能不再進食,只靠飲水度過中年時光。這件事知道難以作偽,讓人相信真的有仙人存在。她面容沒有血色,衣服上仿佛帶著香煙的氣息。聽聞那通往瑤池的道路,好像就在眼前一般。
不食:指不進食谷物等食物。
偽:虛假。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所居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在古代,人們對神仙之事多有向往和好奇,社會上也流傳著諸多關于修仙、仙人的傳說。詩人可能是聽聞了有能不食而生存之人的事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仙人的一種想象和向往。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仙人存在的相信和對仙境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通過對“不食”之人的描寫來展現仙人可能存在的跡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較小,但反映了當時社會一部分人對神仙文化的態度。
天威煌煌,山龍采章。
庭實旅百,上公奉觴。
拱揖群后,端委垂裳。
永錫難老,萬壽無疆。
神之功兮,四海所宗。
占五帝兮,莫與比崇。
倏往來兮,旌騎容容。
恭明祀兮,萬世無窮。
道德淵源,斯文之宗。
功名糠粃,素王之風。
碩兮斯牲,芬兮斯酒。
綏我無疆,與天為久。
九苞薦瑞,戴德膺仁。
藻翰爰奮,靈音載振。
非時不見,有道則臻。
降岐匪匹,儀舜為鄰。
物之備矣,以交于神。
時惟炎精,不忘顧歆。
經緯之文,璆琳之質。
燦然相輝,其儀秩秩。
我土綿綿,孰匪疆理。
惟時幽都,匪曰隃只。
滌哉艮月,朔風其同。
曷阻曷深,其亦來降。
四岳之裔,涼彼武王。
發揚蹈厲,周室用昌。
追封廟食,簡冊增芳。
升幣以奠,磬筦鏘鏘。
粢盛既豐,牲牢既充。
展茲熙事,溫溫其恭。
惟明欣欣,燔炙芬芬。
保乎天子,繁祉薦臻。
滄溟之德,東南具依。
熬波出素,國計攸資。
石臼卻敵,濟我王師。
神其享錫,益畀燕綏。
祗若封祀,神宗配天。
禮樂明備,奠獻精虔。
景靈來格,休祥藹然。
于昭垂慶,億萬斯年。
博厚流形,秉陰成德。
柔順利正,直方維則。
明祇格思,素汾之側。
祗載吉蠲,宸心翼翼。
云車風馬,靈其來游。
天門軼蕩,神其莫留。
遺慶陰陰,祉發祥流。
康我有宋,與天匹休。
赫赫媼神,稼穡是司。
方是藉斂,報本攸宜。
嘉壇建祀,玉帛陳儀。
明靈昭格,以介蕃厘。
功被寰宇,?蟲之靈。
有神司之,以生以成。
典禮有初,祀事講明。
孔蓋翠旌,降集于庭。
仰止靈岳,鎮于朔方。
增崇懿號,度越彝章。
祗薦嘉樂,式陳令芳。
永資純佑,國祚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