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陰十首 后土廟降神用《靖安》。
博厚流形,秉陰成德。
柔順利正,直方維則。
明祇格思,素汾之側。
祗載吉蠲,宸心翼翼。
博厚流形,秉陰成德。
柔順利正,直方維則。
明祇格思,素汾之側。
祗載吉蠲,宸心翼翼。
大地廣博深厚化育萬物,秉持陰柔成就美德。柔順而利于守正,正直端方是準則。神明降臨于此,在汾水之畔。恭敬地獻上潔凈祭品,帝王心懷敬畏。
博厚流形:大地廣博深厚,化育萬物。
秉陰成德:秉持陰柔之性成就美德。
柔順利正:柔順且利于守正。
直方維則:正直端方是準則。
明祇:神明。格思:降臨。
素汾:汾水。
祗載:恭敬地秉持。吉蠲:潔凈的祭品。
宸心:帝王之心。翼翼:恭敬的樣子。
汾陰后土祠是古代帝王祭祀后土的重要場所。此詩可能創作于帝王前往汾陰后土廟祭祀之時,當時社會重視祭祀禮儀,帝王通過祭祀后土來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創作時懷著對神明的敬畏與虔誠。
這首詩是祭祀后土廟的樂歌,主旨在于表達對后土神明的崇敬與祭祀的莊重。其特點是語言典雅、意境莊嚴,在古代祭祀文學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反映了當時的祭祀文化和禮儀制度。
一生多恨瘦纖纖,染盡春華綠試圓。
十二樓臺寒怕雨,九重宮殿煖愁煙。
城邊放客尋花路,溪畔留人載酒船。
莫向壩陵橋上望,白云流水舊山川。
樓上無窮景,樓前正落暉。
開軒跨寥廓,覽物極纖微。
云破孤峰出,潮平兩槳飛。
東溟看月上,西渡認僧歸。
木落吳天遠,江寒越舶稀。
魚龍鄰海窟,雞犬隔淮圻。
草色迷千古,波聲蕩四圍。
廢興懷霸業,融結想天機。
浩浩群流會,沉沉百怪依。
登臨真偉觀,回首重歔欷。
金谷栽培異,春皇養育殊。
一枝輕聳翠,雙萼密承朱。
根是鴛鴦化,生來姊妹俱。
同行雖有伴,并寢總無夫。
共鑒勻妝臉,偷霞點絳膚。
東鄰與西子,謝女共羅敷。
解佩還曾否,為云總解無。
情深難獨步,力弱易相扶。
卓氏彌傷寡,長門愈恨孤。
鬬夸紅粉面,齊著繡羅襦。
盡好藏金屋,誰堪作舞姝。
郎須待劉阮,家想住秦吳。
翠幙渾遮步,雕闌并向隅。
黃金難買笑,為爾倒金壺。
月庭有影終難辨,雪徑無香不易分。
江上肌膚新出浴,嶺頭環珮忽藏云。
少他幾幅青羅袂,解與何人繡段裙。
我愛此花真一色,將詩急報范參軍。
黃金宮闕紫瑤關,鹓鷺思陪玉筍班。
仙仗好教鳧舄去,客槎卻在斗牛閑。
有為義對霜濤涌,無敵詩同鐵陣閑。
誰報京師群弟子,先生吏隠鬢毛斑。
誰言造物無偏處,獨遣春光住此中。
葉里深藏云外碧,枝頭常借日邊紅。
曾陪桃李開時雨,仍伴梧桐落后風。
費盡主人歌與酒,不教閑卻賣花翁。
采花車騎似游龍,未入桃園先閬風。
衫上十分新染翠,衣閑一點半開紅。
身如驥子無雙俊,人報鼇山第幾宮。
便是醉仙何處去,上林園在五云中。
莫道山陽官苦辛,大夫未是不閑人。
晝來琴上披尋曲,夜入花閑點檢春。
拖袂帶歸香滿袖,回燈引去蝶隨身。
高才自有風流格,吟作吳謠事最新。
洞庭湖口君須過,為我回頭吊屈平。
楚國誰曾憐直道,湘江依舊寄冤聲。
反騷義命賢揚子,作賦譏傷陋賈生。
若是獨醒無不可,荷蓑猶可釣而耕。
能建功名是俊豪,區區時輩乃兒曹。
班超投筆寧無志,樊噲橫行謝見褒。
兵法每羞孫臏詐,將才惟愛武侯高。
他年不負東平約,待假偏師入不毛。
午日移陰后,行人罷燕時。
路從西郭去,船值北風吹。
夢里猶回首,心中欲附詩。
從來義如此,兩意自相知。
簿領脫來如一夢,身名全后喜寧居。
生來自信無非義,世上何緣作謗書。
所養有源數大水,其賢可樂比嘉魚。
愿公八十為更老,玉幣三招乃就車。
閉門老子臥游山,心去穿云身自閑。
平地散仙曾有號,坐曹為吏亦何顏。
吟詩著屐都無齒,探月開門更不關。
酒后愛逢花后發,花枝好向醉中攀。
李令歸來歲月深,池人得子貴其情。
定知縣事依前簡,還記官曹復舊清。
如問以思謀所貴,能嚴而恕罰斯輕。
芙蓉水上人相憶,因寄梅花附此聲。
我誦千濤噴雪詩,急提筆去寫僧扉。
碧蘆陰處評文坐,黃菊花時載酒隨。
老丈為兒親送藥,衰翁頼子少呼醫。
最是秦中葬枯骨,不須銘墓只鐫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