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聞平峒寇
峒寇都平了,官軍奏凱歌。
千山通道路,一雨洗干戈。
天地和風轉,江湖春水多。
蜀中無近報,西賊定如何。
峒寇都平了,官軍奏凱歌。
千山通道路,一雨洗干戈。
天地和風轉,江湖春水多。
蜀中無近報,西賊定如何。
峒寇都被平定了,官軍高奏凱歌。千山之間道路暢通,一場雨洗凈了戰爭的痕跡。天地間和風吹轉,江湖里春水漲多。蜀地沒有最近的消息,西邊的賊寇究竟怎樣了。
峒寇:舊時對西南少數民族起義者的蔑稱。
干戈:指戰爭。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應是在當時有峒寇作亂被官軍平定之后。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多地叛亂的情況,詩人在聽聞峒寇被平消息后有感而發。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峒寇平定的欣喜,同時關注其他地區的局勢。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詩人的家國情懷。
淮南昔繁麗,富庶天下稱。管弦十萬戶,夜夜聞喧騰。
不徒竹西寺,歌吹相豪矜。一朝烽火急,廛市為溝塍。
風月無歡場,睥睨皆射堋。荒荒野月白,照地如寒冰。
自從畫江守,歲歲輸金繒。蕭條閭井間,水旱又頻仍。
我來經故里,日暮此一登。隋唐倐己往,遺跡幾廢興。
江山極蒼莽,望之涕沾膺。
五月江天未徂暑,日日江云釀江雨。眼驚雪浪打秋濤,卷地風來雨如許。
窮人賦屋才一椽,茅茨零落仰見天。風棲不定夜未曉,旅食過午庖無煙。
家無鞠窮病在腹,兩股重膇成蹣跚。麥雖黃落雨未止,云欲漫亂風還顛。
詩成有淚收不得,人生如此亦可憐。君不見章臺走馬張京兆,彈壓功成在談笑。
不將鉤距作神明,自此長安無惡少。邇來持莭鎮七州,令行幕府如清秋。
尚書地已八座貴,況復功方三輔優。應笑南來雙病鳥,千里依人作昏曉。
鄧林有木暗如山,誰與安巢著林杪。
新詩幾欲賦幽姿,才淺真慚禿角犀。
未可便教金粟盡,直須看到玉蟾低。
風吹香去天誰管,花趁人來我自攜。
不對此郎時一醉,空令墓上掲征西。
蓬萊殿角薰風涼,法宮無事垂衣裳。
人間樂奏萬斯曲,枝上日轉咸池桑。
天皇初開紫府燕,御前催賜黃金觴。
誰乘風云依日月,臣有力牧君軒黃。
望云仰見天不遠,簪花莫厭鬢如霜。
五風十雨自中國,語從重譯傳名王。
年年五月熟荔子,又見北使朝連昌。
圣君當寧占寶歷,太史執筆書殊祥。
云間雙闕日五色,下被四表同堯光。
風姿矯矯華省郎,珩璜結佩鳴水蒼。
但將兩耳聽韶濩,付與孺子歌滄浪。
傳杯遙想水殿冷,畫鼓咽咽清晝長。
簷卜花開鷲嶺西,何如江國見纖肌。
自矜六出非凡格,獨占三冬最晚時。
刻玉漫勞夸智巧,鏤冰那復耐風吹。
短墻深院凄涼甚,竹外攲斜一兩枝。
將相勛名紀太常,旌旄聊駐水云鄉。
栽培草木平泉里,放浪琴書綠野堂。
身健未應親幾杖,公歸正欲望軒裳。
東山謝傅風流在,盛事齊稱左海傍。
萬壑鋪平練,千巖鎖翠微。
車能翻縞帶,塵不化緇衣。
撼樹桄榔滿,張圖蛺蝶飛。
敲門傳詩卷,此曲郢中稀。
乍暖先催柳,余寒尚蟄鶯。
淮壖嚴斥堠,江國偃戎兵。
得句重尋律,銜杯舊有情。
經營賴耆哲,閑客且閑行。
遁跡東游滄海邊,全家到處寄郵傳。
江淮李監人多厭,甲乙商墟利則遷。
遣興千鐘猶有酒,思歸一馬尚無田。
買山擬作誅茅計,難學巢由不用錢。
詩人比興隱而彰,三百余篇妙義藏。
已識鴟鸮為巧婦,仍知杕杜是甘棠。
書生未省離城闕,物理何從見否臧。
閉戶先生學不厭,更同許郭辨毫芒。
圣學淵源貫九邱,雍容元祀得遲留。
明庭未款宸心肅,云馭先回曉月浮。
三禮秩宗歸大圣,一言悟主付千秋。
已通爟火親祠事,更有何人敢告猷。
相國風流元有種,徐卿裙屐固應稀。
青衫好著君猶未,黃髪無多我合歸。
清夢曉聽湖上雨,暮年猶借水邊扉。
南來未是安巢鳥,擬趁西風著處飛。
綠髪朱顏日枯槁,心向梅花兩傾倒。
誰知更有少陵翁,江上情多被花惱。
三年家住孤山下,玉樹瀕湖得春早。
山高有月韻最勝,水近無風香亦好。
凌霜我欲念花寒,對酒花應憐客老。
孤芳一別今幾時,更恐山林跡如掃。
羅浮欲入夢成空,遺恨此生常草草。
醉挽芳條欲問誰,滿挹清樽酹碧昊。
淮邦井邑苦蕭條,尚可觀魚訪古濠。
志士攬衣辭舊隱,余民拭目看垂櫜。
清傳闔境持杯水,器賞名賢解佩刀。
無復髙陽舊閭里,為尋故宅薙蓬蒿。
知君心本在滄洲,故掲寒齋作釣舟。
已遣江湖頻入夢,便呼鷗鳥與同游。
浮驂未可追前事,畫舫猶堪擬勝流。
笠澤有家歸未得,斷腸蘆葉荻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