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次韻 其三
乍暖先催柳,余寒尚蟄鶯。
淮壖嚴斥堠,江國偃戎兵。
得句重尋律,銜杯舊有情。
經營賴耆哲,閑客且閑行。
乍暖先催柳,余寒尚蟄鶯。
淮壖嚴斥堠,江國偃戎兵。
得句重尋律,銜杯舊有情。
經營賴耆哲,閑客且閑行。
天氣乍暖最先催促柳樹發芽,殘余的寒意還讓黃鶯蟄伏。淮河岸邊戒備森嚴,江南地區停止了戰爭。我想出詩句后重新斟酌格律,舉杯飲酒仍有舊日情懷。國家治理依靠賢明長者,我這閑客就隨意漫步吧。
乍暖:天氣剛剛轉暖。
蟄:蟄伏,動物冬眠。
淮壖(ruán):淮河岸邊。壖,河邊的空地。
斥堠(hòu):偵察敵情的土堡,這里指戒備。
江國:江南地區。
偃戎兵:停止戰爭。偃,停止。
耆(qí)哲:年高而賢明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淮壖嚴斥堠,江國偃戎兵”推測,當時可能處于和平與戰爭的微妙時期,淮河一帶戒備森嚴,但江南地區暫時停止了戰爭。詩人或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早春景象和當時的局勢,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社會狀況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詩人心境。
太祖太宗兄授弟,兩派天源稱善繼。
真宗嗣位及仁宗,以子傳孫皆圣裔。
英宗有詔嗣濮王,次及神宗哲宗世。
徽宗行道付欽宗,高宗南渡中興帝。
孝宗之末嗣秀王,揖遜而朝誠鮮儼。
宦涂欲海久沉冥,自念虛為一世人。
不向精微窮性理,多于蹇淺敝精神。
休論今古無窮事,且乞江湖自在身。
富貴功名付兒輩,一邱一壑任吾真。
趙君胸中何瑰奇,白日照耀珊瑚枝。
新詩哦成七字句,孤桐贈我千金資。
人間皓齒蛾眉斧,箏笛紛紛君未許。
自言工作古離騷,十指黃鐘挾大呂。
芙蓉清江薜荔塘,靈均一去乘鸞凰。
君試一彈來故鄉,荷衣蕙帶芳椒堂。
往時嵇阮二三子,能以遺音還正始。
誰令窈窕從戶窺,曾聞長卿心好之。
低頭兒女調音節,此器豈因渠輩設。
勸君往和薰風弦,明光珮玉聲璆然。
此時高山與流水,應有鐘期知妙旨。
只今欲解無弦嘲,聽取長松萬壑風蕭騷。
未能立得自家身,何暇將身更為人。
借使有求能盡與,也知方笑已生嗔。
器才滿后須招損,鏡太明時易受塵。
終日閉門無客至,近來魚鳥卻相親。
入仕不為宰,無異面墻壁。
如何今世人,指作富貴厄。
區區為身謀,反謂第一策。
皇皇百里民,誰為訪休戚。
問俗驅王事,齋宮耐可期。
寒花明絳節,孤月映摩尼。
縹渺浮虛廓,蒼茫弄晚曦。
三山如可接,莫遣漢臣歸。
糲食粗衣飽暖時,從他鼻涕自垂頤。
萬金藥豈世無有,九折臂余人始知。
過雨沾香辭落蔕,隨風飛絮趁游絲。
我無妙語酬春事,慚愧新歌值鳳吹。
書窗夜生白,城角曉增悲。
未奏蔡州捷,且歌梁苑詩。
餐氈懷雁使,無酒羨羔兒。
農事勤憂國,明年喜可知。
江南雪片一冬深,欺壓梅花瘦不禁。
入地遺蝗應掃跡,連阡宿麥始抽心。
幻成玉界清無滓,踏碎瑤階跡可尋。
剩喜扁舟來訪我,何妨乘興共清斟。
兒曹談笑覓封侯,自喜婆娑老此丘。
棋鬭機關嫌狡獪,鶴貪吞啖損風流。
強留客飲渾忘倦,已辦官租百不憂。
我識簞瓢真樂處,詩書執禮易春秋。
鼌董青冥上,夔龍紫極邊。
五龍方夾日,九虎已當天。
夷險丹心直,安危白發卷。
吊湘人不去,何用解膠弦。
乾坤浩蕩渺無涯,龍鳳縱橫落萬家。
似與宓妃矜態度,未應姑射并容華。
排簷巧綴纖纖玉,著樹齊開種種花。
料得瓊瑤天不惜,等閑狼籍委泥沙。
自笑癡兒得許忙,閉門便覺日舒長。
作詩擬學江西派,起疾多求海上方。
老去光陰空嘆息,病逢時節轉凄涼。
可憐只影無聊頼,兒女三人各一方。
江東使者行部歸,信帆一只槳四枝。
昨夜水深泥三尺,系在誰家屋外籬。
我欲遣人問消息,個樣船多人不識。
卻有一事差可征,隔船聽得哦詩聲。
任地從天景孰真,何須向北定三辰。
天涯未遇蜃樓市,仙嶠偏多采藥人。
分手傳資每歧路,知心講道更情親。
離亭信宿梅花驛,只恐霏霏雨雪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