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訪曾幼卿通判攜歌舞者同游鳳山仆有歌舞不容人不醉樽前方見董嬌嬈之句今歲到鳳山又辟西隅筑堤種柳新作數亭且欲建藏書閣后堂佳麗皆屏去之矣仆嘉其志又有數語并錄之 其二
別駕常懷物外心,黃金屢費買山林。
后堂不肯著歌舞,高閣唯思貯古今。
幾處亭臺新結束,一春風雨阻登臨。
野夫昨日閑乘興,著屐尋詩到柳陰。
別駕常懷物外心,黃金屢費買山林。
后堂不肯著歌舞,高閣唯思貯古今。
幾處亭臺新結束,一春風雨阻登臨。
野夫昨日閑乘興,著屐尋詩到柳陰。
曾通判心中常懷著超脫塵世的想法,多次花費錢財購置山林。他后堂不安排歌舞娛樂,只想著在高閣中收藏古今書籍。好幾處亭臺剛剛修整完畢,一整個春天卻因風雨而阻礙了登臨。我昨日閑來興致起,穿著木屐到柳陰下尋覓詩句。
別駕:官名,這里指曾幼卿通判。
物外心:超脫塵世的心境。
著:安置,安排。
結束:修整,裝點。
野夫:作者自稱,謙詞。
著屐:穿著木屐
作者去年與曾幼卿通判攜歌舞者同游鳳山,今年曾幼卿辟西隅筑堤種柳、建亭閣且屏去后堂佳麗。作者嘉許其志向,寫下此詩。創作時間應在今年作者再次到鳳山之后,當時曾幼卿致力于營造高雅的文化環境,體現出其超脫世俗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曾幼卿通判超脫塵世、喜愛藏書的高雅志趣。其特點是通過具體事例和環境描寫來展現人物品質,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能體現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對高雅生活的追求。
十行頻下問邊陲,偵虜今勞幾萬師。
左地雖羈諸校尉,烏孫猶苦兩昆彌。
頗勤聚米談兵事,正及飛芻實塞時。
金印緋衣殊錫久,不知何以答恩私。
四敘若鱗次,君子感變遷。昨日夏熱酷,今夕秋月鮮。
涼飆振天末,草樹失故妍。元鳥逝不返,蒼鷹厲高鶱。
茍無豳風人,何以卒歲年。
古井春無泉,槁木夏無枝。仲尼嘆糞土,詩人詠德基。
中夕起坐嘆,嘆息將奚為。去者日己遠,來者安可期。
不見令名士,監古乃得師。
敝幃殉老馬,恩義貴有終。三良從下世,黃鳥哀國風。
蟻穴墮太山,蛆流毒桓公。棄置萬夫望,憂來不能窮。
浩歌當永夕,沉思夜將中。
碧蘆滿眼送清秋,
瀟灑憐君似退休。
一夜高風搖翠玉,
五湖歸夢落漁舟。
素羽輕翻,淡然無暑,棱棱當暑偏清。梨云門掩,甘自讓娉婷。問道葵榴爭艷,應愁說、茉莉佳名。裁蕉葉、停毫倚石,香韻賦難成。
散花人不遠,拈花微笑,合掌雙擎。似纖纖指示,海筏迷津。為何鴛鴦繡出,金針法、度與誰曾。長相伴、紗窗清影,月上晚涼生。
一月東風曉尚寒,鬧禽深處過禪關。
微茫澹靄村前樹,斷續殘云雨后山。
麥秀已勻農事起,水波才綠釣人閑。
官輿又是江南夢,愧煞春犁畎畝間。
天寒絡緯悲向壁,
秋高風露聲入懷。
舊板橋邊處士家,
三間老屋自欹斜。
野風忽送香過澗,
開遍墻陰卐字花。
世情輕道義,交際復誰真。
碩德思前輩,論心篤后塵。
乾坤三大業,今古百年人。
此意孤懸久,逢君倍覺親。
入夏情懷轉不中,多愁多病愈乖慵??镌娫摬┙K難繼,蔣徑幽閒頗愿從。賴得古文消日月,更無佳友話心胸。吾宗幸有邊經笥,卻得時時一叩鐘。
比來維日捧詩筒,久廢吟哦覺懶慵。韻險不容更屬和,意勤須索強隨從。深思往往花盈睫,得句常常汗浹胸。萬事始知關習否,賡酬本合類撞鐘。
園林非綠野,賓客盛蘭亭。鶴馭迎仙氣,芝房染德馨。聞歌思水調,憶別愧山靈。何日拋塵鞅,逍遙共百齡。
鶴雛新長又生芝,好事傳聞定幾時。曲水坐間流詠富,小山叢里恨歸遲。清宵見月頻回首,永日停云獨舉卮。愿托微芳染馀潤,春風長滿謝家池。
長因南北嘆參辰,豈謂兒童抗主賓。地向紫芝篇里重,人看白發鏡中新。寒林松柏心空在,清廟圭璋體自純。何日西湖能載酒,為公重慶北堂春。
換骨靈苗待九蒸,重聞高詠報祥徵。凡材豈有青冥想,仙掌虛煩玉露凝。云谷放歌從此近,竹林調舞記吾曾。畫圖莫著桃花并,恐誤漁郎入武陵。
蓬門何意長蘭芝,吉夢春來似有期。鄉里衣冠多善頌,詞林珠玉盛傳詩。階前迥與群芳別,畫里爭看五色奇。為謝東風好披拂,此根終合在銅池。
曾入玄光洞里天,卻來亭下兆延年。林園幸接三吳秀,孫子慚非二謝賢。人愛朵云歌郁郁,鶴驚叢露舞蹁蹁。薰漸更有諸公在,誰羨同舟李郭仙。
臨池可手攬,
何似湘水中。
冥冥望北渚,
木末有芙蓉。
寂寞荒村久駐旌,天涯歲杪若為情。
山無美木豈初性,臺有黃金惟舊名。
病骨不禁詩癖苦,幽居端令客魂清。
何當了事歸公府,共把新篇子細評。
芳華婉娩,蓮步生塵羅襪刬。
墜下花鈿,粉蝶隨香過玉肩。
疏風襲袖,桐葉成陰花余后。
吹夢迢迢,綠過門前第二橋。
攜子攀援偶,臨虛眺望通。
遠巾陰見日,高樹靜聞風。
玉黍連村熟,金粳壓陌同。
兒乎知飽飯,可不叫門東。
群仙歷萬劫,三山乘六鰲。琪樹連瑤草,珠宮貝闕高。
歸來玉華子,新制六銖袍。雨洗碧色鮮,風來清香遠。
田田既堪悅,亭亭若可飯。幽期當南軒,微波坐成晚。
月出青山外,浮云為掃開。缺圓緣底事,弦望孰相催。
有言俱不省,流影照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