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坐聞鵝鳴
深居耳識迥,斂此神氣精。
窗簷隔林塘,杳杳鵝鸛鳴。
數聲徹我聽,益養閑適情。
更覺瓶中梅,于人有余馨。
深居耳識迥,斂此神氣精。
窗簷隔林塘,杳杳鵝鸛鳴。
數聲徹我聽,益養閑適情。
更覺瓶中梅,于人有余馨。
深居家中聽覺敏銳,收斂精神專注沉靜。窗檐隔開了樹林池塘,遠遠傳來鵝鸛的叫聲。幾聲鳴叫傳入我耳中,更增添了我閑適的心情。更覺得瓶中的梅花,給人散發著無盡的溫馨。
深居:隱居、居住在偏遠安靜之處。
耳識:聽覺。
迥:遠,這里指敏銳。
斂:收斂。
神氣精:精神。
杳杳:形容聲音悠遠。
馨:香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能看出詩人處于隱居或閑適的生活狀態,可能在安靜的居所中,享受著寧靜生活時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喜愛和享受。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聽覺感受和身邊的小景營造出寧靜氛圍。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微之美的捕捉。
麗句如佳人,
天然出名靚。
發艷梨渦嬌,
吹芳蘭氣靜。
玉鏡一泓春,
照見桃花影。
別業遙連上苑邊
承恩避暑興怡然
蘭舟曉泛清波里
荷蓋擎珠顆顆圓
紫巖黟歙略相同
小字緘題寄子公
縱使分沾能到我
質粗肉緩不堪攻
秋。
觸怵離心著處愁。
風來也,
獨是下簾鉤。
昔我艱虞日,于君邂逅歡。
相看羨玉樹,遂擬托金蘭。
歲月分攜久,江湖聚晤難。
喜聞嘉政滿,薦剡出臺端。
入覲初相見,升除遽不留。
還尋江左路,問買浙西舟。
桑梓歸應蚤,莼鱸到及秋。
佇聞寬恤治,為解別離愁。
彼郁者蘭,
生于幽涯,
其葉菲菲。
君子爰處,
爰處爰嬉。
靡適弗宜,
忘其渴饑。
寇亂何時息,人才此日艱。
干戈悲老至,江海愧身間。
北極尊長拱,東溟勢盡環。
兇渠須自縛,萬一貸苗頑。
海水翻空滾底流
魚龍蝦蟹信沉浮
可憐金色頭陀子
直至如今笑未休
雙壺分送赤泥封,
辟惡須令氣吐虹。
何用江心鑄明鏡,
清樽照面似青銅。
耿耿忠魂何日歸,
遙瞻昔嶺淚空揮。
丹心映日人如在,
不羨當年丁令威。
高人心易足,
三表乞身閑。
與世長疏索,
唯僧得往還。
直聲留闕下,
生事在林間。
時復逢清景,
乘車看遠山。
荒村短笛□□□,□□□□□□□。□□□□□□□,□□□□□□□。
淡淡晴光倒浸川,去年風景似今年。何人疋馬郊行急,茅屋家家待舉煙。
惱人春思欲蔥芊,野寺愁看碧玉椽。社散不知誰是醉,幾回搔首晚風前。
處處柴門小小坡,暗香風里馬蹄過。閒人檢點春消息,細數雨飛花幾多。
才見游人著葛巾,一場好景一番新。賣花聲過街頭急,忙殺洛陽橋上春。
生別在遠道,思之令人老。
白發倘相逢,猶足慰懷抱。
死別向泉臺,墓門何日開。
豈無眼前人,思君痛難裁。
風定晴云欲墮崩,林梢樓閣旋添增。一生高世清閑侶,千尺當門紫翠層。對客不妨拴壞衲,倦禪時作靠枯藤。暮年古格叢林在,重撥塵龕大智燈。
三世如來尊頂法,覆藏深密碧螺寒。通身是眼自不見,擘面出頭窺更難。四義僅能分肉髻,八還終恐隔花冠。爭如劈佛丹霞手,揭露從教覿體看。
秋意雖寥落,詩情尚發皇。
江山隨月缺,草木逐風狂。
暫作傭書計,寧忘按劍傷。
故人今健在,莫負少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