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居百丈天覺方注楞嚴以書見邀作此寄之二首
風定晴云欲墮崩,林梢樓閣旋添增。一生高世清閑侶,千尺當門紫翠層。對客不妨拴壞衲,倦禪時作靠枯藤。暮年古格叢林在,重撥塵龕大智燈。
三世如來尊頂法,覆藏深密碧螺寒。通身是眼自不見,擘面出頭窺更難。四義僅能分肉髻,八還終恐隔花冠。爭如劈佛丹霞手,揭露從教覿體看。
風定晴云欲墮崩,林梢樓閣旋添增。一生高世清閑侶,千尺當門紫翠層。對客不妨拴壞衲,倦禪時作靠枯藤。暮年古格叢林在,重撥塵龕大智燈。
三世如來尊頂法,覆藏深密碧螺寒。通身是眼自不見,擘面出頭窺更難。四義僅能分肉髻,八還終恐隔花冠。爭如劈佛丹霞手,揭露從教覿體看。
其一:風停后晴云仿佛要墜落崩塌,林梢間的樓閣正層層增添。一生相交的都是超世清閑的伴侶,門前聳立著千尺高的紫翠山巒。待客時不妨系著破舊的僧衣,禪修疲倦時便靠著枯藤歇息。晚年古寺叢林依舊存在,我要重新?lián)芰练瘕愔兄腔鄣拿鳠簟F涠喝廊鐏碜钭鹳F的頂髻佛法,像深碧的螺殼般幽秘深藏。遍身是眼卻無法自見真容,迎面顯現(xiàn)更難窺見本質(zhì)。四義之說只能區(qū)分肉髻表象,八還之論終恐隔于花冠外相。怎比得上丹霞禪師劈佛的手段,直接揭露讓人參看佛法本體。
楞嚴:指《楞嚴經(jīng)》,佛教重要經(jīng)典,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
高世:超世,超越世俗。
壞衲:破舊的僧衣,衲為僧衣代稱。
古格叢林:指古老的佛教寺院群落,叢林為眾僧聚居的寺院。
三世如來:佛教稱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的一切佛。
肉髻:佛頭頂隆起的肉團,為三十二相之一,象征尊貴。
八還:出自《楞嚴經(jīng)》卷二,指見、聞、嗅、嘗、覺、知等六種根性與明、暗等二種塵境的‘歸還’之理。
丹霞手:指唐代丹霞天然禪師劈燒木佛取暖的典故,喻指破除執(zhí)著、直見本性的禪宗手段。
此詩為作者居百丈山時,天覺法師正注釋《楞嚴經(jīng)》并致信邀請,作者以此二首詩回應(yīng)。創(chuàng)作背景與宋代佛教界重視經(jīng)典注疏、禪僧交游論道的風氣相關(guān),反映了作者與天覺法師在禪修與佛理研討上的深厚情誼。
兩首詩緊扣‘注楞嚴’與‘見邀’的背景,其一描繪山居禪境與晚年向佛之心,其二深入探討《楞嚴經(jīng)》義理,主張破除文字執(zhí)著、直見佛性。全詩融合禪居實景與佛理思辨,體現(xiàn)了禪宗‘直指人心’的核心思想,是禪詩中理趣與意境并重的佳作。
中興天子議攻車,嘆息諸公屈壯圖。
行殿不開塵鎖合,至今風雨暗金鋪。
玉鉤簾外前朝柳,斗鴨闌邊小艷葩。
莫道君王不曾問,好收銀鑰護宮花。
漫把公孫比,卑棲水一涯。
文章著科斗,身世侶魚蝦。
絕跡思奔月,虛名辱式車。
草間休鼓吹,庶免飽長蛇。
春色俄將暮,春游愛夕陰。雨中花似沐,煙外樹如沈。共有懷賢恨,兼悲歧路心。酒闌多慷慨,吟眺一沾襟。
披云遙策杖,木末小亭幽。松柏蕭森處,前賢遺廟留。忠魂傷十族,蘋藻肅千秋。瞻拜休增感,云山起暮愁。
桃萼烘霞,楊枝舞雪,春到猶辜歡約。東風里、嬌鶯嫩草,尚縈繞、舊日池閣。
悵年來、信杳音沉,浪說道、雙燕錦書堪托。想金谷重扃,銅臺深鎖,誰弄床頭弦索。
病里幾番思量著。這春病懨懨,為伊情薄。憑誰惜、腰肢瘦損,空自嘆、心情寂寞。
更無端、徙倚高樓,見如畫江山,游人相謔。向野水橋邊,夕陽亭畔,競設(shè)尋花杯勺。
管細弦幺簇畫船,
河亭風幔斗芳鮮。
消魂一曲秦淮水,
才見垂楊便可憐。
詩如天籟發(fā)清商,
雋永清新興未央。
情系云天心在水,
詩鄉(xiāng)深處即仙鄉(xiāng)。
不勞彈指,
豈涉思惟。
現(xiàn)成門戶,
到者方知。
江上初歸客,秋風泣路岐。
無從問季主,且欲學鴟彝。
生計游應(yīng)減,風塵老自知。
雄心當未耗,莫訝鬢邊絲。
飛泉落翠巘,爽籟生寒空。
谷風靜噓納,乘秋結(jié)高蹤。
出門仰飛瀑,下折縈東峰。
樵路棧蒼壁,曲窣深云松。
選勝不越此,方聞補霜鐘。
沉吟止溪潦,欲涉無由從。
寶峰隔西澗,天半窺蒙茸。
潭水碧崖下,潔冽涵霜冬。
晴晦時不測,或已蟠蛟龍。
曲澗與怪穴,名甕何重重。
溪雷恣憑怒,仰噴冰芙蓉。
何須慕華頂,已足滌煩胸。
誰似先生興不休,雨中獨往劍潭游。
荷蘭人啟爭棋局,艋舺蕃疑采寶舟。
有志能延明日月,無功誰著晉陽秋。
思今吊古情何極,點滴聲聲更益愁。
屏風巖畔,又梅花如雪,年光欲換。宦跡天涯渾轉(zhuǎn)絮,行到蠻溪狪廠。諸葛臺荒,伏波山峻,往事千秋遠。碧簪青帶,韓公舊句曾選。
卻憶烏鵲橋頭,鱄江上,泛宅天隨慣。小閣壚香熏柏子,景物吳趨清艷。金縷衣輕,玉簫聲緩,是處堪腸斷。神山風引,何時重倚欄檻。
北風凜冽寒侵骨,凍合明湖冰半尺。況復(fù)漫空吹柳絮,千山飛鳥藏無跡。
今朝雪霽同云開,喚舟漸有游人來。銀橋橫鎖不可進,篙師奮勇呼若雷。
高擎巨梃露兩肘,漸見層冰缺湖口。洶如金鐵相挈撞。未識水仙震驚否。
兔起鶻落勢不平,手揮白雨力匪輕。豁然恍似城郭破,但見利鍔如椎成。
舟行順勢倍曲折,船頭又阻重冰白。急呼舟子更持槌,如巨岳崩如帛裂。
岸邊冰堅類石橫,千杵不動仍硁硁。嚴威冷冱有若此,慨然念彼號寒聲。
遙看老梅正僵臥,登岸還尋酒家坐。卻憶重光大雪年,人著芒鞋踏冰過。
老火欺人客路長,
艤舟取次浴溫湯。
犬鳴三峽夜逾靜,
月上四更天始涼。
不憚三巴遠,高名萬乘知。
子規(guī)聲斷處,山木雨來時。
囊有涪州易,園無魯相葵。
王褒諸弟子,應(yīng)習《鹿鳴》詩。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