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別離 其一
生別在遠道,思之令人老。
白發倘相逢,猶足慰懷抱。
死別向泉臺,墓門何日開。
豈無眼前人,思君痛難裁。
生別在遠道,思之令人老。
白發倘相逢,猶足慰懷抱。
死別向泉臺,墓門何日開。
豈無眼前人,思君痛難裁。
生離之別是因為相隔遙遠的路途,思念對方讓人容顏衰老。若能在白發蒼蒼時相逢,還能安慰彼此的心懷。死別則是去往陰間,墳墓的門何時才能打開?眼前并非沒有其他親人,可思念你之痛難以抑制。
遠道:遙遠的路途。
泉臺:指陰間、墳墓,古代認為人死后靈魂歸于泉下。
裁:抑制、控制。
倘:如果、或許。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經歷親友離世后,通過對生離與死別的對比思考,抒發面對死亡永訣時內心的哀痛與無力。
全詩以‘生別’‘死別’對舉,聚焦生死離別的核心矛盾,突出死別‘墓門何日開’的永訣之痛。語言平實卻情感濃烈,深刻展現了人類面對死亡時的普遍悲愴。
花落波間生纈紋,
香飄風外似爐薰。
六郎顏色應慚汝,
八子風流定似君。
道上幾青眼,偕行只弟兄。
何圖共欣賞,及此慰平生。
險語滄溟破,高歌金石聲。
明朝相送處,渾欲不勝情。
老樹懸崖葉半秋,
草亭三面枕寒流。
釣船歸去斜陽盡,
惟有青山對白鷗。
漢室瑜糜香,魏臺石螺色。
東海玄夷使,翰林子墨客。
此時落手金不渝,無事臨池水應黑。
阿圭阿谷久無光,處士千秋擅古方。
不博一枰獅子注,且留十襲豹皮囊。
回頭笑指窗前女,今日雙蛾畫較長。
百謫孟公達,
三絀柳下直。
今君向于湖,
頗帶遷逐色。
府公酷好賢,
要試心鐵石。
此學祇現前,
嗟傷定何益。
露地白牛起問端,
隨緣叱叱齒牙寒。
不知飲啄是何物,
吃吃直教滄海乾。
嶺路迢迢接翠微
捫蘿直上近斜暉
誰言頑石無知物
乘得風云也奮飛
杏花墻外一枝橫,半面宮妝出曉晴。看盡春風不回首,寶兒元自太憨生。
露華浥浥汎晴光,睡足東風倚綠窗。試遣紅妝映銀燭,湘桃爭合伴仙郎。
裊裊纖條映酒船,綠嬌紅小不勝憐。長年自笑情緣在,猶要春風慰眼前。
暖日園林可散愁,每逢花處盡遲留。青旗知是誰家酒?一片春風出樹頭。
紛紛紅紫不勝稠,爭得春光競出頭。卻是梨花高一著,隨宜梳洗盡風流。
露浥清華粉自添,隔溪遙見玉簾苫。眼看桃李飄零盡,更揀繁枝插帽檐。
楚客離魂不易招,野春平碧水迢迢。垂楊也被多情惱,瘦損春風十萬條。
紅妝翠蓋惜風流,春動香生不自由。莫向蕓齋厭閒冷,小詩供作錦纏頭。
劉氏三娘雙姊妹。生小繁華,家住雞鳴埭。梵字闌干花影碎,妝樓恰與春波對。兩小后堂曾博簺。阿母簾前,此日教重會。傳語翾風空至再,蟬釵只靠秋千背。
簾外桐花閑弄影。不便相辭,悄語傳聲請。猶自眉峰煙不定,避人奩內添宮餅。
說道今宵天色冷。且自留停,莫撼猧兒醒。珠斗斕斑斜又整,人間第一消魂景。
犀蒜銀釘紅玉槅。小小簾櫳,不與金堂接。斗草又慵彈阮怯,邀郎今夜拋金葉。
百子枝花香粉浥。蘭是樁家,好把豪犀厭。小負紅潮生兩頰,紿郎博進惟榆莢。
涼夜金街天似洗。打疊銀篝,薰透吳綾被。作劇消愁何計是,鬢絲扶定相思子。
對漾紅繩低復起。明月光中,亂捲瀟湘水。匿笑佳人聲不止,檀奴小絆花陰里。
梔子簾前斟鵲腦。隔著屏山,愛聽銀箏好。唱盡紅鹽人不曉,依稀記是蕭郎稿。
偷得新聲三兩調。悄學春鶯,唇綻櫻桃小。銀蒜輕搖郎到了,和羞吹滅蘭缸早。
亞字闌干花一朵。每到花朝,春夢偏難妥。女伴相攜爭婀娜,迷藏小捉妝樓左。
鬢棗微松蟬翼亸。怕有人窺,輕合黃金鎖。戲罷偎人苔砌坐,日移交網花陰簸。
拂曉相逢花弄口。如此天寒,何事清晨走。小院綠熊鋪褥厚,玉梅花下交三九。
招入繡屏閑寫久。斜送橫波,郎莫衣單否。袖里任郎沾寶獸,雕龍手壓描鸞手。
一帶紅墻剛六幅。忽聽簫聲,欲斷還將續。知是東鄰吹鳳竹,邀來教弄相思曲。
風起落花紅簌簌。香睡猩絨,小印瑯玕束。故說玉人吹未熟,明朝重到黃金屋。
年少雙文能勸酒。笑折花枝,今夜為郎壽。紅燭厭厭籠翠鈕,飲深忘卻春宵久。
若下烏程春釀厚。卻笑佳人,腰似三眠柳。明日綠紗窗外走,手搖屈戍妝成否。
滿院姊歸啼惻惻。隔著中門,悵望游絲織。訊至方知娘小極,潛來小揭蜻蜓翼。
怕響金梯行不得。半晌徘徊,才到菱花側。立久微聞輕嘆息,春陰簾外天如墨。
易水蕭蕭客不還,
送行應具白衣冠。
沉疴藥石全無力,
旅館風霜不任寒。
豈料臨歧成永訣,
徒勞執手勸加餐。
倉皇后事荒城里,
誰道王喬玉作棺?
又到今年矣。甚流光、暗中吹過,東風似水。脫了青衫還戲彩,春在壽萱花里。聽爆竹聲聲不止。笑捧一卮為母壽,倩屠蘇、凈把愁腸洗。飲此者,大歡喜。
梅花算個真知己。任終朝斷風殘雪,閉門而已。阿父天涯攜弟妹,悵望二千余里。想寂寞應無異此。骨肉無端分五處,猛思量、舊恨重提起。倦且坐,烏皮幾。
一枝夭矯摩云操,三尺光芒報國心。
易水歌殘聲杳杳,□□月落夜沉沉。
防人不善自為謀,對吏方知口起羞。本為追胥寬逮系,何期僚屬致增尤。溺灰竟欲焚安國,書牘誰將念絳侯。惟有丹誠貫金石,風波飄蕩任沈浮。
搆虛為實盡枝辭,直道公心自不欺。眾口鑠金雖可畏,三人成虎我猶疑。忠邪所賴圓穹鑒,通塞須憑大衍推。況是圣神方燭理,深冤終有辨明時。
吏議推窮舊話言,畏途迢遞冒風瀾。兩詞罷對文移絕,一室常眠枕席寒。郁郁久居人共嘆,皇皇求義我知難。誰將羑里匡陳事,便作閒堂紫極看。
平日論心友與親,白頭臨事斗如新。裸衣難喻疑金客,束缊應無乞火人。三省行藏知有命,十年流落困無津。物情世態經諳練,不假虛詞問大鈞。
飛語初騰觸細文,廷中交構更紛紜。綱條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御史皆稱素長者,府徒半識故將軍。卻憐比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
縱出由來古有誅,徇私無實荷寬紓。已知公冶本非罪,免似鄒陽更上書。刀筆任從文俗議,風霜方識憲臺居。自慚衰拙將何用,學術無堪政事疏。
名絓臺章冒典刑,圣仁無濫許原情。尹京雖愧四方則,廷尉亦非天下平。三已自知無慍色,一廛歸去愿為氓。君恩天地何由報,九死鴻毛比尚輕。
推治無期任猛寬,苛留累月尚盤桓。風霜幾日經摧挫,案牘逾旬未省觀。失勢我如魚在網,操權吏甚虎而冠。南班小吏猶知禮,朝夕時來一問安。
秋杪拘留冬欲闌,一旬參對累旬閒。適逢御史俱釐務,更值中朝久絕班。壁觀無言休問祖,坐忘遺照且晞顏。是非榮辱知難必,反覆須臾覺夢間。
罷尹一年重置對,去家千里涉寒溫。青云交友難傾蓋,白發慈親正倚門。目斷濠梁橫涕泗,夢回京口役形魂。寬恩若未投諸裔,好奉安輿葺故園。
千葉鶴翎紅,仙姿自不同。
名傳李唐后,根托帝壇中。
霞佩分王母,金盤送玉童。
異香留不得,長是逐天風。
閩粵溪山處處經,
長松夾道奏簫笙。
只應行客忘勞役,
千里清陰管送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