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尉東閣西亭 其二
石板橋東閣,軒窗如此華。
碧虛澄水鑒,紅影侵霜花。
似串歌云駐,如泥醉帽斜。
但驚風露冷,飄落怕還家。
石板橋東閣,軒窗如此華。
碧虛澄水鑒,紅影侵霜花。
似串歌云駐,如泥醉帽斜。
但驚風露冷,飄落怕還家。
石板橋東邊的樓閣,窗戶如此華麗。碧空如洗,水面像鏡子般澄澈,紅色的光影映照在經(jīng)霜的花朵上。歌聲如串珠般美妙,引得行云停留,人沉醉得帽子都歪斜如泥。只是驚覺風露寒涼,害怕回去,擔心美好就此消逝。
軒窗:指窗戶。
碧虛:碧空,藍色的天空。
水鑒:像鏡子一樣的水面。
歌云駐:形容歌聲美妙,使行云都停留下來。
醉帽斜:形容人醉酒后帽子歪斜的樣子。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拜訪吳尉時,于東閣西亭參加宴飲等活動,被眼前的美景和歡樂氛圍所感染,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東閣西亭的華麗景致和宴飲的歡樂,主旨在于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喜愛與留戀。其特點是寫景細膩、語言華美,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
一角河山寄逆流,飄零霜鬢歷艱憂。
南朝官爵卑瑤草,亂世英雄識道周。
帳下黃塵孤子淚,馬前碧血老臣頭。
題屏不負同恩遇,一殉揚州一信州。
問夜何嘗歇,殷勤六十年。
歲華催短鬢,寸晷惜擔肩。
豐歉無推數(shù),平成在事先。
人安為國瑞,谷熟是民天。
慚撫陶甄治,思將法令蠲。
云濃春氣早,風靜漏聲傳。
南陌銀花遍,東郊繡壤連。
管弦喧里巷,燈火接山川。
不為私情擾,寧耽寶饌延。
祗期民俗厚,敢詡治功全。
禮讓傳家教,詩書戒往愆。
翠煙籠畎畝,泛泛潤桑田。
長相憶,心上數(shù)歸鞍。
一角荒城三點塔,
半帆秋水四圍山。
劃滿碧闌干。
來時宮柳綠初勻
坐見紅芳幾番新
蜂蜜滿房花結子
還家何處覓殘春
山中有云難寄君,
庭下鳴蛙殊聒人。
他時尋我江湖上,
不是玄真即季真。
李家供奉筆如杠,
夢里相隨騎每雙。
我向青溪開竹館,
君歸丹水放蘭艭。
呼來鴻鵠將棲岳,
采得芙蓉自涉江。
四百峰頭秋可到,
封書須寄白云窗。
全璧公之歸,有識為嗟咨。
外祠三拜命,歷歲艾且耆。
乘流與遇坎,道在他何知。
汪汪波萬頃,未許兒輩窺。
世亂還家未有期,
汝于何處望京師。
韋郎舊恨今新恨,
細學南音寄我詩。
和氣成甘雨,沾濡意轉深。一犁通地脈,萬物識天心。花柳滋春意,山川起夕陰。農(nóng)夫咸喜悅,點滴直千金。
花外錦鳩啼,催來雨一犁。眼前生意足,頭上暖云低。紅透花枝重,青涵草色齊。明朝出城郭,走馬踏春泥。
二月春華滿鳳城,萬家楊柳共愁生。烽高紫塞愁都護,詔下甘泉議北征。昨日羈縻胡市馬,西風蕭瑟漢臣纓。瓊衣玉札殊恩澤,早把勛勞荅圣明。
薊門芳草滿長衢,是處黃金不可無。西入羽書三輔急,北方龍氣七陵孤。天王按劍思臨塞,大將觀兵豈備胡。報主憂時今更切,敢將心事問江湖。
聞道元戎出帝畿,即看遠道耀軍威。漢金百萬朝通使,胡騎三千夜解圍。塞上烽煙何日定,山中麋鹿計全非。由來天意高難問,徒自燕云滯客衣。
天際寒云望不真,
不成峰影不魚鱗。
故山豈是無心出,
尚有登臺載筆人。
瑟瑟簌簌,濛濛澹澹,斜陽畫出秋影。自鶯聲啼老,渾不是鏡中眉暈。愁春夢醒。剩咽露涼蟬,抱枝凄緊。憑誰認。風流張緒,當年姿韻。
重醒。嘗記年時,向灞橋驛岸,殷勤折贈。章臺人去遠,料近日楚腰消損。西風光景。看憔悴如斯,那禁離恨。長堤外,晚雨如煙,歸鴉成陣。
死不食周家粟,生不履周家土。卓哉孤竹兩弟兄,嶄然一餓高千古。
為忠臣,為孝子。為仁人,為義士。
可惜齊景公,千駟無人齒。牛山隕涕樂生悲,身死心死名亦死。
送君報最登朝路。初整曹裝處。又因杯酒見馀情。涼雨靈山閣上、月初晴。
醺然領客襟懷底。消得闌干倚。風流別乘我依歸。清譽冰溪棠蔭、綠漪漪。
三載相思嘆異途
夢中見面醒模糊
傷心欲哭無從淚
吊死慰生眼已枯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