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襲美比部
李家供奉筆如杠,
夢里相隨騎每雙。
我向青溪開竹館,
君歸丹水放蘭艭。
呼來鴻鵠將棲岳,
采得芙蓉自涉江。
四百峰頭秋可到,
封書須寄白云窗。
李家供奉筆如杠,
夢里相隨騎每雙。
我向青溪開竹館,
君歸丹水放蘭艭。
呼來鴻鵠將棲岳,
采得芙蓉自涉江。
四百峰頭秋可到,
封書須寄白云窗。
李家供奉的文筆剛勁如粗大的木杠,夢中常與你相伴騎馬同游。我在青溪畔開辟了竹館,你回到丹水駕起木蘭舟。呼喚來鴻鵠將棲息在山岳,采得芙蓉獨自渡過江河。四百峰頭的秋色即將到來,寄信時請一定送到那白云繚繞的窗前。
供奉:此處指李襲美所任官職或對其尊稱;杠:粗大的木棒,形容筆力雄健。
蘭艭(láng):木蘭木造的小船,代指輕快的舟船。
鴻鵠:天鵝,常喻高潔之士;芙蓉:荷花,象征清雅品格。
四百峰頭:或指某名山群峰(如江西廬山等有‘四百峰’之說),代指秋景勝地。
白云窗:隱指友人居所高逸,或寄信時的清雅之境。
此詩為作者寄贈友人李襲美之作。二人分處青溪與丹水,作者辟竹館而居,李襲美則放舟丹水。詩中通過描述各自生活場景,表達對友人的牽掛及秋日寄信的約定,或作于二人暫別、各自隱居時。
全詩以細膩筆觸描繪與友人分處兩地的生活片段,借夢中共游、秋景寄信等細節,展現深厚友情。詩境清雅,情感真摯,是贈友詩中含蓄傳情的佳作。
青山五畝園,隨意茅三間。竹樹發佳趣,好鳥鳴關關。物情固自樂,聊得開我顏。長歌答天風,以永今夕閒。
赤日行天氣欲焚,樹根群蟻正紛紛。道人心在羲皇上,睡殺青松一枕云。
酂侯傳國魏謨封,七葉貂蟬四世公。我賦郭家三孝子,萬年人紀列清風。
弈棋世事幾推遷,苦憶長安翰墨筵。太華仍存太古月,大臺不改大罷天。奇山終失捫天手,小店深慚買酒錢。風雨長途一萬里,蹉跎孤負祖生鞭。
最愛將軍別墅間,一軒萬柳翠相環。風翻密葉驚春浪,煙鎖重陰訝曉山。賞節彎弓曾獨射,贈人分袂亦同攀。登高若見閑松竹,還為移栽虎豹關。
煙水微茫漾遠愁,采菱歌斷夕陽收。鷺鶿不省紅衣老,猶戀銀塘十里秋。
荔枝綠后緋還紫,金帶圍腰事亦常。天遣名花作奇讖,一門數世盛文章。
三山道是遠連天,亭上看來只近檐。可惜當初低少許,三山幸有一峰尖。
禁漏穿花夜已央,宮槐籠曉色蒼蒼。殷勤一點東華日,先到紅鸞扇影光。隔夜端門分板位,平明簪笏列鹓行。紫云低覆千官拜,潤入金爐百和香。羯鼓聲高吹管清,九天合作鳳鸞鳴。侍儀贊喝三成后,磬折齊呼萬壽聲。花映巖廊近紫宸,宮官行酒過三巡。共攜滿袖香煙出,散作都城十日春。對品班分玉筍行,一時望拜殿西廂。百官燕出宮闈靜,疏雨濛濛濕建章。
壯游峨峨,戲謔逍遙。出走豪杰,居秘嬌嬈。榮如舜華,載旦載宵。慷忽以慨,馳驅遠敖。白馬朱纓,玉勒金鑣。繁弱魚服,鮮卑寶韜。昂昂大道,去如風飄。問君何為,舍佚即勞。誓雪國恥,以舒郁陶。死重于山,生輕于毛。西當滅賊,東欲破遼。孟賁抱鼓,慶忌從軺。歸來享客,易牙在庖。東海為酒,泰山馀殽。嬌嬈出房,臨鏡夭夭。將子尋仙,結發垂髫。妾為王母,君為子喬。
日密畏前境,淵明欣故園。那知飯不賜,所喜菊猶存。亦有床座好,但無車馬喧。誰為吾侍者,稚子候柴門。
仁風廣被,春日載熙。天人共仰,顯幽靡遺。豈惟華竺,覃及島夷。因齋以頌,于禮攸宜。
采桑玉堂陰,分蠶長安郭。一勞累百枚,再分連數箔。寧知富貴地,此物能沃若。平生?畝憂,黽勉懷力作。嗟彼衣錦兒,空言養蠶樂。吳機詠濯濯,周葉歌莫莫。遺我通家人,同心故相托。愛之敢輕棄,弱女方就學。
曲水流觴處,群賢修禊來。參差遺瓦釜,寂寞舊亭臺。吾輩知何命,斯人去不回。死生亦大矣,且寄白云杯。
削成尖玉涌玻瓈,疑似昆侖瀚海西。寶氣伏藏丹壑暗,佩聲縹緲彩云低。長材自許充瑚璉,高爵終期賜璧圭。夜月秋深瑤帙啟,浮光耿耿燭星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