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鄭丈四首 其一
道義秦城重,聲名冀馬空。
河汾談圣制,鄒魯振儒風。
有學堪經(jīng)世,無官可效忠。
浮云公豈計,吾道自憐窮。
道義秦城重,聲名冀馬空。
河汾談圣制,鄒魯振儒風。
有學堪經(jīng)世,無官可效忠。
浮云公豈計,吾道自憐窮。
您的道義像秦城般厚重,聲名遠蓋過冀北的良馬。您在河汾之地暢談圣人的制度,在鄒魯之地弘揚儒家的風氣。您有學問足以經(jīng)世濟民,卻沒有官職來效忠國家。您怎會計較如浮云般的名利,我只是憐惜大道的困窘。
秦城:泛指秦地的城邑,這里用來形容道義的厚重。
冀馬:冀北所產(chǎn)的馬,泛指良馬,此處說聲名讓冀馬顯得空有其名,突出聲名之盛。
河汾:指隋末大儒王通講學的河汾之間,這里借指談論學問的地方。圣制:圣人的制度、學說。
鄒魯:春秋時鄒國和魯國,是儒家文化的發(fā)源地,這里指弘揚儒家風氣的地方。
經(jīng)世:治理世事。
浮云:比喻不值得關心的名利。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有才之士不得重用的情況。詩人與鄭丈相識,鄭丈道德學問出眾卻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為,詩人在鄭丈去世后,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惋惜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鄭丈,突出其道德學問和懷才不遇的境遇。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人才境遇的關注。
一笑相逢憶昔年
梁間塵榻為君懸
半醒半醉花前酒
輕暖輕寒雨后天
往事細談渾似夢
浮生胥晤豈無緣
青云更擬同攜手
剩借春風送客船
一朵梅花直一詩,
詩須清似此花枝。
能詩人去花無主,
圖得重來未落時。
東風吹人白日低,江南花落煙草齊。
誰家女兒出城郭,弓彎忘卻沾春泥。
麥苗風急春衫薄,暮寒蕭瑟云鬟低。
山花含愁照歸路,異日行人唱大堤。
曾聞魚藻頌皇都
見說杭城殿閣蕪
卻想王孫揮筆處
也應回首念西湖
江空木落肅霜天,
月影隨人也上船。
半夜?jié)曮@鶴夢,
翻身篷底不成眠。
默默青禽瞰玉妃,
泠云寒月淡相宜。
香魂不到青宮里,
那得輕揚粉蝶知。
江村隈隩水逶迤
白首長吟憶渼陂
籠鳥疏窗溫漢語
林烏密葉揀南枝
狐驚構火鳴呼數(shù)
犬直傳更戍守移
莫笑牧兒思曲蓋
夢闌腰帶有魚垂
道在希夷不易尋,
忘言息慮便知深。
黃金白玉將何用,
爭比靈源一寸心。
近市櫻桃買不難,
紅珠嚼碎瓠犀寒。
東風昨送長安夢,
中使親看賜從官。
歲熟禾論?,人歸夜擊鐘。
金澄沙底水,龍臥井邊峰。
香火常存社,漁鹽每奪農(nóng)。
年來縑帛賤,砧杵萬家舂。
春云落紙不歸天,
就把霜刀剪四邊。
欲送草堂還縮手,
少陵慣見浣花箋。
覺之微妙,未痕朕兆。
徹造化之源,據(jù)生殺之要。
至虛而獨存,當明而隱照。
筑筑磕磕兮鼻孔累垂,
哆哆和和兮舌頭狤獠。
王母瑤池宴集場
蟠桃熟后又稱觴
戲披萊彩身猶健
頌獻椒盤日正長
弱婿聯(lián)翩登仕版
文孫羅列振書香
莫嫌阿弟貪杯酌
百忍堂前醉欲狂
沖寒來訪喜生和,破恨新詩不必多。太皞初還好消息,從今日飲更無何。
瓊英潛解叩靈臺,一見先令雙眼開。欲識情緣未忘處,不辭珠履步蒼苔。
云山寂寂水回回,幽境非緣世俗開。桃李無言且如此,自然人逐暗香來。
江天吹雪不勝繁,南北東西晚更昏。料得時人散車馬,清吟應亦有英魂。
陳根未作去年花,天宇空明雁影斜。忽上溪橋見顏色,不施朱粉似東家。
排闥端令天地開,萬花從此四時催。政如匠石椎輪后,始有光華大輅來。
東風柝柝動冰泥,素萼迎春滿故枝。早晚團空熟青實,人間消渴待真醫(yī)。
蜜蜂蝴蝶未狂飛,螻蟻仍難上凍枝。惟有青松一千丈,相看曾共歲寒時。
綽約冰肌故自輕,玉衣玉食更鮮明。無心來此與君遇,莫起他時兒女情。
玉樹森森太傅家,玲瓏徐動曉風斜。可憐刻楮空機事,一葉三年猶未花。
選辰崇饗,飾禮嚴敬。靡愛牲牢,兼馨粢盛。
明明烈祖,龍光遠映。肇我王風,形斯舞詠。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