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向參議
丞相遺家法,云仍多耐官。
著鞭期一躍,失路困千盤。
竟死諸侯客,保留神武冠。
梟鸞終異志,松柏遂孤蟠。
前輩今無幾,臨風特屢嘆。
臧孫宜有后,龐老遺之安。
丞相遺家法,云仍多耐官。
著鞭期一躍,失路困千盤。
竟死諸侯客,保留神武冠。
梟鸞終異志,松柏遂孤蟠。
前輩今無幾,臨風特屢嘆。
臧孫宜有后,龐老遺之安。
丞相留下了良好的家法,后代多能勝任官職。本期望能揚鞭躍馬有所作為,卻在仕途不順中被困于重重困境。最終以諸侯門客的身份離世,保留著辭官的決心。小人與君子志向終究不同,如松柏般孤高盤曲。前輩如今所剩無幾,我臨風多次嘆息。像臧孫那樣賢德的人應該有好的后代,龐老也能留下安寧。
云仍:遠孫,泛指后代。
著鞭:用“著鞭”典故,指努力向前。
失路:比喻仕途不順。
諸侯客:指在諸侯門下做門客。
神武冠:本為皇帝所戴,后指辭官。
梟鸞:梟為惡鳥,鸞為瑞鳥,比喻小人與君子。
臧孫:春秋時魯國大夫臧文仲,以賢德著稱。
龐老:可能指龐德公,東漢末年隱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挽向參議”可知是為悼念向參議而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復雜,仕途艱難,詩人有感于向參議的遭遇以及前輩的逐漸離世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向參議,突出了其仕途不順卻堅守自我的特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賢德之人的敬重和對世事的感慨。
家居簡余事,猶讀內景經。
浮塵掃欲盡,火棗行當成。
清晨委群動,永夜依寒更。
低帷閟重屋,微月流中庭。
依松白露上,歷坎幽泉鳴。
功從猛士得,不取兒女情。
試問西寺僧,云何古佛意。
別無安心法,但復餠師餽。
外物來無從,往亦無所至。
佛法見在前,我亦從此逝。
莫為之先,冥不謂鄙。
一夫前行,百夫具履。
以為不信,出視同軌。
期爾十年,風變而美。
定中龍眠膝,定起柳生肘。心無出入異,三昧亦何有。
晴窗午陰轉,坐睡一何久。頹然擁褐身,剝啄叩門手。
褰帷顧我笑,疑我困宿酒。不知吾喪我,冰消不遺壽。
空虛無一物,彼物自枯朽。夢中得靈藥,此藥從誰受。
侵尋入四支,欲洗自無垢。從今百不欠,只欠歸田叟。
我遷海康郡,猶在寰海中。送君渡海南,風帆若張弓。
笑揖彼岸人,回首平生空。平生定何有,此去未可窮。
惜無好勇夫,從此乘桴翁。幽子疑龍蝦,牙須竟誰雄。
閉門亦勿見,一嗅同香風。晨朝飽粥飯,洗缽隨僧鐘。
有問何時歸,茲焉若將終。居家出家人,豈復懷兒童。
老聃真吾師,出入初猶龍。籠樊顧甚密,俯首姑爾容。
眾人指我笑,韁鎖無此工。一瞬千佛土,相期兜率宮。
三吳冠蓋并驅馳,名德如公亦已稀。
胥口沈珠唐相事,會稽懷綬漢臣歸。
光華晝繡家山近,浩蕩秋風畫鹢飛。
十萬疲民待仁政,未應祗為膾鱸肥。
長渠西來擬天漢,千里清陰綠楊岸。高墉杰屋如屯云,碧瓦參差插天半。
小樓三尺偷晨光,山低堆積白與黃。千艘一卸須臾了,江湖極目來帆檣。
國家稅法擬前古,還以養人非自富。連云習射皆貔貅,月稟太倉急風雨。
歳深敝積如鼠穴,檢視之官緣此設。我初受牒頗激昂,匹馬朝朝踏殘月。
千籌簇簇來如林,袍??兀坐清槐陰。秋毫増損必拘送,莫怨小官持法深。
吾槩視此平如水,運量四海亦如此。今朝且佐大司農,他時敢獻明天子。
官居無時節,簿領去復回。脅息文網中,壯心安在哉。
積雪滿西峰,中天白皚皚。簾幄晝生寒,復見詩筒來。
煩襟得洗瀹,耳目亡氛埃。紀德無可陳,詩情如七哀。
昔聞參軍逸,今見太守才。況有循吏政,養民如嬰孩。
窮山虎豹伏,曠野桑麻開。邂逅春色滿,百卉東風催。
吾鄉足山水,使宅佳池臺。篇章日愈多,無惜分瓊瑰。
秋日同文館,虛廊日幾回。
浮花出林杪,古樾蔽城隈。
遠笛悲仍壯,幽禽去又來。
微吟還自喜,共和有清才。
聲名詞藻競骎骎,不負平生許與心。
嗚鳳自須諧玉磬,野麋祗合戀云林。
清新每喜羊何和,冥默初聞雅頌音。
不是南冠厭拘縶,楚人元愛楚風吟。
試吏有能名,升臺擅直聲。
雄飛極九載,修路止三城。
壯志方凌厲,遺書忽嘆驚。
老人殊可念,白首泣新塋。
三昧游深慈,結宇依蒼崖。
猛虎伏嵬閣,拔箭非忘骸。
窮獸雖覆車,危雀猶投懷。
況我見已忘,而彼猶其儕。
俊游常恨邈山河,邂逅文闈喜屢過。
朱簿分明俱鼎立,墨圖伻位看星羅。
人開戶牖還相近,朝進英材信可歌。
雙鑰重闗非不密,只應無奈夢魂何。
西鄰分半井,十口無渴憂。
歲旱百泉竭,日供八家求。
艱難念生理,沾足愧寒流。
比聞山田婦,出汲爭群牛。
苦寒搜病骨,絲纊莫能御。析薪燎枯竹,勃鬰煙充宇。
西山古松櫟,材大招斤斧。根槎委溪谷,龍伏熊虎踞。
挑抉靡遺余,陶穴付一炬。積火變深黳,牙角猶憤怒。
老翁擁破氈,正晝出無屨。百錢不滿籃,一坐幸至莫。
御爐歲增貢,圓直中常度。閭閻不敢售,根節姑付汝。
升平百年后,地力已難富。知夸不知嗇,俯首欲誰訴。
百物今盡然,豈為一炭故。我老或不及,預為子孫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