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瞻謫居三適 午窗坐睡
定中龍眠膝,定起柳生肘。心無出入異,三昧亦何有。
晴窗午陰轉,坐睡一何久。頹然擁褐身,剝啄叩門手。
褰帷顧我笑,疑我困宿酒。不知吾喪我,冰消不遺壽。
空虛無一物,彼物自枯朽。夢中得靈藥,此藥從誰受。
侵尋入四支,欲洗自無垢。從今百不欠,只欠歸田叟。
定中龍眠膝,定起柳生肘。心無出入異,三昧亦何有。
晴窗午陰轉,坐睡一何久。頹然擁褐身,剝啄叩門手。
褰帷顧我笑,疑我困宿酒。不知吾喪我,冰消不遺壽。
空虛無一物,彼物自枯朽。夢中得靈藥,此藥從誰受。
侵尋入四支,欲洗自無垢。從今百不欠,只欠歸田叟。
禪定中像龍眠于膝上般安穩,定起時仿佛胳膊長出了柳瘤。心沒有出入的差異,又哪有什么三昧境界。晴朗的窗戶下中午的陰影轉動,坐著睡覺竟如此長久。我慵懶地裹著粗布衣衫,有人敲門。我撩起帷幕看著他笑,他懷疑我是昨夜醉酒未醒。卻不知我已達到無我之境,煩惱如冰消融不留下痕跡。內心空虛無一物,外物自然就會枯朽。夢中得到了靈藥,這藥是從誰那里得來的呢。藥力漸漸傳遍四肢,想要洗滌自身卻本就沒有污垢。從今以后什么都不缺,只缺成為歸田的老人。
定中:禪定之中。龍眠膝:形容禪定時安穩的狀態。
柳生肘:典出《莊子·至樂》,指胳膊上長出肉瘤,這里表示身體的一種自然狀態。
三昧:佛教用語,指正定,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
剝啄:象聲詞,敲門聲。
褰帷:撩起帷幕。
吾喪我:出自《莊子·齊物論》,指忘卻自身,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侵尋:漸進。四支:即四肢。
此詩是次韻子瞻之作,蘇軾被貶謫期間創作了相關作品表達心境。本詩作者可能是在蘇軾被貶的背景下,受其影響,結合自身感悟而作,反映出當時文人在困境中尋求精神解脫的狀態。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禪定境界的體悟和對歸田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將哲理融入日常場景描寫,以禪理入詩。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宋代詩歌注重哲理表達的特點,展現了文人在困境中自我調適的精神追求。
陸賈城邊舊識君,重逢已是法王身。名山我亦行將遍,國土歸來得幾人。
沆莽團紅上曉原,露英風葉隔塵喧。天邊一寄冥鴻意,越乙荊鳧判自翻。榔栗婆娑晝影圓,披襟凝眺此翛然。鸝留便作林間伴,正是麰黃椹紫天。千里梁陳一眺分,古愁今恨枉相聞。早須跋馬收清思,莫看沈西日暮云。終年羈束厭華紳,暫到林墟似出塵。盡是機心可忘處,爭教魚鳥不留人。
流星無定。日西夕、飄梧逐影。已供飲、良宵清露,甚繞荒園廢井。恨萍蹤、魂夢初回,前庭霽月偏如鏡。記野店無煙,征途乞火,雨濕孤燐紅冷。笑腐草,傳言誤,君不見、熱腸光迸。風翻見幾點,迎秋心苦,美人憐我輕羅贈。遍尋芳徑。又依依、伏照危堤,敗葉堆難整。囊空罷讀,遙怨更殘耿耿。
何人江上來,面目清如水。遙遙向石門,尋我萬山里。巖前青林舒,衣上白云起。讀書破萬卷,相對難為似。豈不釋世紛,淵明曾一仕。但存霜雪心,遲爾十年耳。張燈酌流泉,寒燄入杯泚。杯影與壁光,畢竟何者是。言窮神自會,他時須記此。
玉墀林立佩珊珊,圣主遲回注筆難。廊廟徽猷歸駿望,乾坤春色上龍顏。傳飛羽翰徵書急,船放江津去思閑。民敝不須多事事,溶溶卿月照寒潭。
事去臺空世屢更,桐江山水尚含情。絲綸本是無心物,釣得人間萬古名。
紫鳳簫吹白玉京,遙欣緱駕降仙瀛。河山氣擁菁茅社,日月光懸磐石明。春暖岸花迎羽衛,雨晴江草冒華英。神明帝胄同休歷,佇迓璇衡麗正平。
解綬歸來歲屢遷,頌聲長自滿三川。牛刀故憶武城宰,鳧舄難忘葉縣仙。百里花光馀制錦,一堂琴韻徹烹鮮。政成渤海猶文法,學本江門只自然。虛擬聽鶯徵拜闕,旋看攜學賦歸田。循良孰與廉三異,父老徒聞費一錢。畏路初回九折坂,扁舟長傍五湖煙。淵明遺世覺今是,潘岳閒居善自全。心事平生端不愧,口碑載道久逾堅。羽儀憶昨歸三紀,眉壽于今且百年。俎豆宮墻依上圣,春秋秩祀繼群賢。由來去后思方切,赫赫何名好為傳。
入眼風光似世情,金裳玉質轉分明。額黃十二誰分似,疑是仙人成智瓊。
殘虹慘淡已黃昏,江上煙波獨愴魂。京口樹濃藏雨氣,海門風急長潮痕。西來暮色連三楚,北望浮云隔九閽。正值旗亭須買醉,憂時懷土不堪論。
歲寒風雨合江樓,燈火樓頭數夕留。新命誤蒙吾己老,舊書多在子須收。星辰萬里趣關塞,環佩三朝侍冕旒。抱得寸心終許國,未應猿鶴怨林邱。
清云布陰,翠虬縈條。宛宛雙綬,交系于匏。至和融□,毓奇斯植。表瑞靈苑,式昭帝德。
東梁山。西梁山。占斷長江相對閑。古今雙鬢斑。天漫漫。水漫漫。人事如潮多往還。淺顰深恨間。
前歌未停后迭呼,歌詞激烈聲嗚嗚。天下可能無健者,不挽天河洗八區。
潘輿隨五采,三釜古今榮。蘭玉盈階砌,追攀千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