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贈鄭賁
結交意不薄,匪席言莫違。
世義隨波久,人生知己稀。
先鳴誓相達,未遇還相依。
一望金門詔,三看黃鳥飛。
暝投同旅食,朝出易儒衣。
嵇向林廬接,攜手行將歸。
結交意不薄,匪席言莫違。
世義隨波久,人生知己稀。
先鳴誓相達,未遇還相依。
一望金門詔,三看黃鳥飛。
暝投同旅食,朝出易儒衣。
嵇向林廬接,攜手行將歸。
我們結交情誼深厚,要像誓言所說不離不棄。世間道義隨波逐流已久,人生中知己實在稀少。我發誓先得顯貴定相助,未遇良機就相互依靠。一次次盼著朝廷詔書,又多次見黃鳥飛過。夜晚一起投宿共餐,早晨換衣外出。如同嵇康和向秀,我們毗鄰而居,攜手即將歸隱。
匪席:出自《詩經》“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表示意志堅定。
先鳴:先得顯貴。
金門詔:指朝廷詔書。
黃鳥:可能象征時光流逝或美好事物。
嵇向:指嵇康和向秀,二人是好友,此處比喻自己和鄭賁。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世風日下,道義不存。詩人與鄭賁相遇,二人志同道合,在追求仕途過程中相互扶持,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友情和仕途期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
嫣紅姹紫。朅來年少諸裙屐。醉鄉廣莫贏千里?;ú堇_紛別有天和地。
原知落魄云泥異。儒巾不溺也須棄。從渠嬌臉欺憔悴。自昔羊公那及銅臺妓。
太丘家世故,總角便知名。
觀象傳三易,杖鳩作五更。
衣冠從里俗,月旦滿鄉評。
圣世求惇史,天涯屬王盟。
吾鄉推著姓,膠序久娉婷。
說劍傾秦國,守箕重漢庭。
頭顱今未白,薜荔老猶青。
喜接煙霞邇,年年仰歲星。
君家饒玉樹,踰七魯諸生。
伏櫪風前嘯,橫經雪里情。
松陰含晚照,梧色滋新晴。
五采鳳毛在,何須待渭清。
年少鉆研博,功名數每奇。
龍章雖久渥,鯉訓更加貽。
白發吟淇澳,丹心寄杖藜。
三朋同作壽,百歲未為期。
平生負伊呂,此去混樵漁。
吾道非耶是,行云卷且舒。
芳蘭淹腐井,款段服金車。
勿嘆升沉隔,莊周一夢蘧。
來作朝陽羽,歸應縱壑鱗。
蛾眉偏見妒,夜月漫生嗔。
安石登山劇,子云載酒頻。
北窗高臥后,談笑論天民。
流水知音,輕裘共敝,相逢才換星霜。多少風亭棋酒,畫閣絲簧。纖指聲猶馀響,紅粉淚已成行。悵綠波浦上,芳草堤邊,又整歸航。
新移檻竹,手種庭花,未容爛熳飛觴。歸去也、重趨丹禁,密侍清光。醉帽斜縈御柳,朝衣濃惹天香。帝城春好,多應不念,水郭漁鄉。
握手論心十載馀,緬懷離索積居諸。
清宵共話香銷篆,白日開尊酒滿壺。
靄靄停云生遠岫,依依翠竹護前除。
相看欲別還惆悵,好把新詩寄雁魚。
年只十齡馀,幽花色亦如。憐伊明慧甚,獨遣理琴書。
以疾性逾潔,時時拂臥床。猶然覓芳卉,斜插髻云旁。
每識予悲嘆,溫言慰寂寥。深期共朝暮,何事彩云飄。
一支涼笛,驀吹來芳徑。鶴夢惺忪雪衣冷。正梨云乍暖、翠羽無聲,清絕處,誰把冰魂喚醒。
玉人嬌睡起,半臂寒生,入指春風暗香凝。奩月曲如鉤、移上瑤臺,早繡出、滿身花影。算仙境、分明似羅浮,待小摘瓊英,晚妝菱鏡。
野水渺無際,
斜陽對客愁。
蘆中有窮士,
此處泊孤舟。
太璞散已久,鴻甄疑未均。
惟有砥礪志,搜剝得其純。
勿以圭璋質,頑石置勿陳。
君攬國香蕊,每與荊棘鄰。
荊棘豈不刺,反以揚素塵。
美人林里趁鴉兒,
銀甲花間不覺遺。
連忙借問嬌鸚鵡,
鳥鳥銜將與阿誰?
不分詩顛著病魔,
一杯姜酒汗滂沱。
須臾下筆風雷吼,
寫盡清溪曲曲波。
碧空銀漢鎖天津,
萬里西風獨惘神。
愿訴愁心付明月,
殷勤寄與倚欄人。
東望長淮接濟流,舳艫轉餉亙神州。才猷君過祭征虜,意氣吾憐馬少游。畫幕天回千里色,牙旗風飐九河秋。中原但遣貔貅靜,莫問將軍老不侯。
自古名流亦道流,誰當舉步隘齊州?;茨吓f是神仙住,潁曲曾傳鳳鳥游??9戎布婇L雨,他山桂樹早知秋。相期不負丹霞約,未論班生萬里侯。
憂天一淚直滂沱,
寂寂中原獨枕戈。
恣眄重溟故如此,
試開函谷敢誰何。
陶輪世界歸高掌,
霓舞靈仙醉大羅。
萬里身行但有哭,
商山莫唱《紫芝歌》。
新晴雨后山凝紫
日暮征帆片片斜
波浪何時投筆去
長天秋水數歸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