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本意
嫣紅姹紫。朅來年少諸裙屐。醉鄉廣莫贏千里。花草繽紛別有天和地。
原知落魄云泥異。儒巾不溺也須棄。從渠嬌臉欺憔悴。自昔羊公那及銅臺妓。
嫣紅姹紫。朅來年少諸裙屐。醉鄉廣莫贏千里。花草繽紛別有天和地。
原知落魄云泥異。儒巾不溺也須棄。從渠嬌臉欺憔悴。自昔羊公那及銅臺妓。
花色鮮艷嬌美,一群衣著華麗的少年來到這里。醉鄉廣闊超過千里,花草繽紛仿佛另有一番天地。本就知道落魄與高位如云泥之別,儒生長衫即使未被淹沒也該舍棄。任由那嬌美的容顏嘲笑我的憔悴,自古以來,羊祜那樣的賢臣又怎比得上銅雀臺的歌妓?
嫣紅姹紫:形容花色嬌艷,色彩絢麗。
朅(qiè)來:來到、歸來。
裙屐(jī):裙指下裳,屐為木鞋,代指衣著華麗的貴家子弟。
廣莫:廣闊無邊。
云泥異:云在天,泥在地,比喻地位、境遇相差懸殊。
儒巾:古代儒生所戴頭巾,代指書生身份。
從渠:任由他(她)。渠,代詞,他或她。
羊公:指西晉名臣羊祜,以清廉有政績著稱。
銅臺妓:銅雀臺的歌妓,代指歡場中放達的女子。
此詞當為作者感慨人生際遇、抒發放達情懷之作。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或為作者于人生失意、看破世俗功名時所作,借“醉鄉”隱喻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全詞通過醉鄉幻境與現實落魄的對比,表達對世俗束縛的掙脫與自我放達的追求。上片以絢麗之景寫醉鄉之樂,下片以決絕之語表棄儒從放的態度,語言直白而意蘊深沉,展現了獨特的人生哲思。
斗雞贏得海東青,臂向東街覓弟兄。白馬翩翩相逐去,灞陵原上曉云平。
零落人間豈偶然,英雄末路亦神仙。洞云水月但相伴,茅屋蒲團好獨眠。滄海成塵歸往日,落花如雨送流年。三千世界空空色,到此行吟倦箸鞭。
圣主親征百辟從,躬提黃鉞振皇風。卻嗟螳臂那當轍,萬甲桓桓畫虎熊。
失腳南來又兩年,故山猿鶴祇凄然。瀟湘不是無佳景,終覺壺中別有天。已分馀生老一丘,尚因微祿少遲留。夢魂不待山資足,先入江南問釣舟。萬壑千巖我一家,別來空自鎖煙霞。閑云不放行人望,故向東南角上遮。
寒泉出幽谷,上有長松林。我行林谷間,毛發增蕭森。脫纓不忍濯,竟日臨清深。清深堪娛嬉,感彼潢污池。當其在山時,泓澄亦如斯。皓質本易涅,素心亦難持。誰能幽谷里,相對弄珠璣。
名剎高開滄海邊,豐碑新建赤烏年。悲涼斷刻三江底,想像雄文六代前。潮落雁沙看古篆,月明翾渚吊枯禪。中興賴有周郎記,回首吳陵慘草煙。
天葩織就錦云機,五十年來鬢未絲。花館停驂多好客,柏臺冠豸有佳兒。菊松晚節陶尊泛,芹藻春香馬帳垂。老我尚耽丘壑趣,丹青好寄雁來時。
州城全是故吳宮,香徑難尋古蘚中。云水計程千里遠,軒車送別九衢空。鶴聲高下聽無盡,潮色朝昏望不同。太守吟詩人自理,小齋閑臥白蘋風。
翁。壺中。無不容。天地鴻濛。其樂也融融。一室燒丹灶紅。見松下青衣羽童。是何年竹枝化為龍。碧桃花下無日不春風。我欲訪山陰舊隱與參同。
高潔無心釣萬鐘,煙霞深處寄行蹤。義方成效門初表,家學能傳誥已封。霜重墨池凋碧草,云昏筆冢翳蒼松。穹碑樹德當周道,多少行人為改容。
持節休誇海上蘇,前身便是牧羊奴。應嫌朱紱當年夢,故作黃冠一笑娛。遺跡與公歸物外,清風為我襲庭隅。憑誰喚起王摩詰,畫作東坡戴笠圖。
晨起看東方,一縷寒光曙。陣陣白云飛,都向西山去。渾如奉征詔,疾似六龍馭。剩有雨霏微,點滴云深處。挾冊寫晴嵐,拾翠我容與。
常共鷦鷯守一枝,忽隨搏擊過天池。當君仗劍西游日,是我登樓北望時。華岳天青云葉斷,蔥河風黑雪花垂。白身萬里參戎幕,馬上題詩最憶誰。
西湖雖老為人容,不必花時十里紅。卷取郭熙真水墨,枯荷折葦小霜風。
腰下青蛇鞘里鳴,一身長為報讎輕。今朝莫共空街語,京兆新聞廣漢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