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資福院平綠軒二首 其二
白發流年迅,青春盡日閑。
煙消漁舍出,風約櫓聲還。
往事空搔首,微官祇強顏。
漂零那對此,歸夢繞云山。
白發流年迅,青春盡日閑。
煙消漁舍出,風約櫓聲還。
往事空搔首,微官祇強顏。
漂零那對此,歸夢繞云山。
白發漸生,歲月流逝飛快,大好青春卻整日閑散。煙霧消散,漁舍顯現出來,風好像約束著櫓聲傳了回來?;貞浲轮荒芡饺粨项^,做著小官只能勉強裝出笑臉。如此漂泊零落的我怎堪面對此景,歸鄉的夢縈繞著那云山。
流年:指如水般流逝的光陰、年華。
約:約束,這里形容風好像控制著櫓聲。
搔首:以手搔頭,焦急或有所思貌。
微官:小官。
祇:只。
強顏:勉強做出笑容。
漂零:漂泊,流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微官祇強顏’可推測,詩人可能在官場不得志,仕途不順。在這樣的心境下,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觸發了他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歸鄉的渴望,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對時光、仕途的感慨和歸鄉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在仕途不順時的普遍心境。
此泉地何偏,
陸羽曾未閱。
坻沙光散射,
竇乳甘潛泄。
靈山不可見,
嘉草何由啜。
但有夢中人,
相隨掬明月。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圣人道大能亦博,
學者所得皆秋毫。
雖傳古未有孔子,
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
欲撓一草搖蟠桃。
顏回已自不可測,
至死鉆仰忘身勞。
跋陀羅師能幻物,幻穢為浄持幻佛。
佛幻諸天以戲之,幢幡香果助設施。
茫然悔欲除所幻,還為幻佛力所持。
佛天與汝本無間,汝今何恭昔何慢。
十方三世本來空,受記豈非遭佛幻。
壯哉非羆亦非?,目光夾鏡當坐隅。
橫行妥尾不畏逐,顧盼欲去仍躊躇。
卒然我見心為動,熟視稍稍摩其須。
固知畫者巧為此,此物安肯來庭除。
想當槃礴欲畫時,睥睨眾史如庸奴。
神閑意定始一掃,功與造化論錙銖。
悲風颯颯吹黃蘆,上有寒雀驚相呼。
槎牙死樹鳴老烏,向之俛噣如哺雛。
山墻野壁黃昏后,馮婦遙看亦下車。
徐熙丹青蓋江左,
杏枝偃蹇花婀娜。
一見真謂值芳時,
安知有人槃礴臝。
同朝眾史共排媢,
亦欲學之無自可。
錦囊深貯幾春風,
借問此木何時果。
雖非祿厚與官尊,多幸名都遂出藩。
訪舊遍游江北路,提封連接海西門。
六年往復頭先白,四郡推遷席不溫。
衰病早宜歸畎畝,君恩未報自難言。
莽莽寒郊晝起塵,翩翩戎騎小圍分。
引弓上下人鳴鏑,羅草縱橫獸軼群。
畫馬今無胡待詔,射雕猶懼李將軍。
山川自是從禽地,一眼平蕪接暮云。
莫嫌張三惡,莫愛李四好。既往念即晚,未來思又早。見之亦何有,欻然如電掃。惡既是磨滅,好亦難長保。若令好與惡,可積如財寶。自始而至今,有幾許煩惱。
寒林昏鴉相與還,下有跂石蒼孱顏。曾于古圖見仿佛,已怪刀筆非人間。君家石屏誰為寫,古圖所傳無似者。鴉飛歷亂止且鳴,林葉慘慘風煙生。
高齋日午坐中見,意似落日空上行。君詩雄盛付君手,云此非人乃天巧。嗟哉渾沌死,乾坤至,造作萬物丑妍巨細各有理。問此誰主何其精,恢奇譎詭多可喜。人于其間乃復雕镵刻畫出智力,欲與造化追相傾。拙者婆娑尚欲奮,工者固已窮夸矜。吾觀鬼神獨與人意異,雖有至巧無所爭。所以虢山間,埋沒此寶千萬歲,不為見者驚。
吾又以此知妙偉之作不在百世后,造始乃與元氣并。畫工粉墨非不好,歲久剝爛空留名。能從太古到今日,獨此不朽由天成。世人尚奇輕貨力,山珍海怪采掇今欲索。此屏后出為君得,胡賈欲價著不識。吾知金帛不足論,當與君詩兩相直。
昔人寧飲建業水,共道不食武昌魚。
公來建業每自如,亦復不厭武昌居。
武昌山川今可想,綠水逶迤煙莽蒼。
白鷗晴飛隨兩槳,岸薺茸茸映魚網。
投老留連陌上塵,思公一語何由往。
姓系山東胄,
鄉閭建業城。
有家歸吉士,
從子尹留京。
望郡疏封美,
黃堂侍膳榮。
終焉貴與壽,
無一慊平生。
晨興望南山,不見南山根。
草樹露顛頂,樛枝空復繁。
銅瓶取井水,已至尚余溫。
天風一吹拂,的皪成玙璠。
上古杳默無人聲,日月不忒山川平。人與鳥獸相隨行,祖孫一死十百生。
萬物不給乃相兵,伏羲畫法作后程。漁蟲獵獸寬群爭,勢不得已當經營。
非以示世為聰明,方分類別物有名。夸賢尚功列恥榮,蠱偽日巧雕元精。
至言一出眾輒驚,上智閉匿不敢成。因時就俗救刖黥,惜哉彼狂以文鳴。
強取色樂要聾盲,震蕩沈濁終無清。詼詭徒亂圣人氓,豈若泯默死蠶耕。
干戈六代戰血埋,雙闕尚指山崔嵬。當時君臣但兒戲,把酒空勸長星杯。
臨春美女閉黃壤,玉枝自蕊繁如堆。后庭新聲散樵牧,興廢倏忽何其哀。
咸陽龍移九州坼,遺種變化呼風雷。蕭條中原碭無水,崛強又此憑江淮。
廣陵衣冠掃地去,穿筑隴畝為池臺。吳儂傾家助經始,尺土不借秦人簁。
珠犀磊落萬艘入,金璧照耀千門開。建隆天飛跨兩海,南發交廣東溫臺。
中間嶪嶪地無幾,欲久割據誠難哉。靈旗指麾盡貔虎,談笑力可南山排。
樓船蔽川莫敢動,扶伏但有謀臣來。百年滄洲自潮汐,事往不與波爭回。
黃云荒城失苑路,白草廢畤空壇垓。使君新篇韻險絕,登眺感悼隨嘲咍。
嗟予愁憊氣已竭,對壘每欲相劘挨。揮毫更想能一戰,數窘乃見詩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