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其二
雪覆喬林同一色,清光上下含虛碧。采樵人立渡頭寒,極目圓蟾為誰白。
雪覆喬林同一色,清光上下含虛碧。采樵人立渡頭寒,極目圓蟾為誰白。
宦游非所安,舉足常徊徨。
官事似馬曹,自謂真漫郎。
猶慚上官前,簪裳久低昂。
歸輒痛掃溉,草木有幽香。
但令眼中青,不問眉間黃。
何期逢故侯,一見心清涼。
揚袂指鄉國,矯翼西南翔。
危言氣崢嶸,高懷涕淋浪。
更憐凡草木,欲置桃李場。
作詩借光輝,此意寧可忘。
北闕云為堞,東明玉作宮。
猗蘭迎曉日,仙掌倚晴空。
笙律隨鳴鳳,朝儀趁彩虹。
黃麾初入仗,青桂自成叢。
冠屨分前后,圖書考異同。
商盤如目擊,羲畫自心通。
慈燕來三殿,驩謠在九功。
長秋傳夜飲,京兆報年豐。
奕奕還嘉祐,綿綿想建隆。
庶僚何所祝,再拜續維熊。
打折達磨西來腳,莫令有誤本來人。當處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癡漢,海里口干渴愛津。如今大有心顛倒,夢寐胡諍學道人。
且向自心中體究,于斯如實更證明。須觀古德皆如是,萬莫瞞心自發輕。
誑謗定招無間業,未全本覺且依經。修行未了身依口,莫學提綱沒量人。
對病用醫須有意,指權歸實救迷情。迷悟不同誰解意,三乘猶尚未全明。
不契一乘為外道,經生持戒不知。徒勞南北與東西,滿口文章不合義。
不曾親近正知見,色見聲聞弄識神。髑髏幾度皮消殞,林下追尋沒一人。
妄把玄詮為事會,五千救網變成塵。看經須用錢財雇,佛事全憑鐃鈸音。
馂餡餅皮紗布絹,豬羊犬馬折經金。僧俗一同輪苦趣,辜負牟尼古佛心。
致使類多賢行少,仁慈鮮矣足孤貧。榮華富貴千無一,菩薩神仙不降生。
如麻似粟人頭面,殺盜貪嗔勝畜心。不管剎那沉劫海,且徒眼下樂精神。
背善惡臨無解處,燒香合掌告觀音。大慈大悲來救苦,須臾命斷嘆悲深。
一生不布纖毫善,悔懼雙交沒主人。方知今死難思悔,黑業無邊我自成。
寄語世間今未死,光陰莫負早回心。何況出家親悟者,喃喃直指古同今。
所以辦心供作務,將勤補拙助元靈。相逢來往無心見,大事未成戒行深。
只欲心空如及第,回頭救接未歸人。始合老師弘大愿,先難后易嘆吟吟。
十字街頭不見客,孤峰頂上目群生。助柴活計元如是,不負當時這老僧。
天地秘絕景,雅屬幽人居。卜筑俯清流,曠然心目舒。
豈惟水澄碧,山色佳有余。涼風左右來,竹柏相扶疎。
亭中何所有,縹囊萬卷書。亭外何所有,青蒲映紅蕖。
客來何所為,高論唐虞初。文字共發越,琴槊一以娛。
冬寒飽霜蟹,秋思多鱸魚。良田自種秫,酒甕春浮蛆。
無事時痛飲,有時還荷鋤。試問田家樂,田家此樂無。
蜿蜒龍顧山,霄漢在人境。
古亭壓虛無,云氣倒天景。
天澄碧芙蕖,一葉一亭影。
凝然千葉上,有客動深省。
去時胡不到瓜時,上日多應柳絮飛。
臥轍只緣滕壤少,懷章須要越人肥。
三千儀禮非綿??,五十行春尚彩衣。
莫愛傳經似齊魯,石渠長是待公歸。
鸮鳴夜沉沉,蛩語露泥泥。
飛云帶月來,投我襟袖里。
心自徹太虛,痱颣忽一洗。
世念儻盡消,萬法亦聊爾。
未應雙井即塵埃,似此衣冠得幾回。
國子先生還并駕,洪都新府卻重開。
再三為問滕王閣,第一須登孺子臺。
定向此中修翫事,江邊不道故人來。
溫臺萬丘壑,走遍成重胝。佳山落床頭,咫尺反不知。
我聞野老說,山乃神所移。蓬萊本三峰,一峰今失之。
上干云霓秀,下壓鰲背欹。夜半見海日,紫暈開咸池。
魑魅看老木,狂鼯向人啼。危亭無遺棟,絕壁無舊題。
夫子勇我過,竦身敢獨躋。我病不能從,夢寐常追隨。
秋風海上來,霜清鱸正肥。行尋越溪鞅,肅此塵外鞿。
欹眠聽詩韓喜侯,鋒難與爭劍鑄歐。
鈴齋淺陋無處著,掛在縹緲之飛樓。
茲樓久欠詩酒味,天遣我輩來遐陬。
塵埃聊用文字洗,瓦礫遂獲瓊瑤酬。
賓朋未賞合開燕,老病欲登宜杖鳩。
清風酌別記霅水,制勝領客思夔州。
一江明月楚東醉,全家終日蓬萊游。
南來不謂有此境,四顧亦足窮吾眸。
朝看日出閩海嶠,夜望斗插泉山頭。
端如虢郡風月送,不比巴岳乾坤浮。
登臨懷古甫白適,賦詠聯珠產鞏年。
私心竊慕范文正,后天下樂先其憂。
韓公來自九重天,再見潮陽吏部賢。
唾手渠渠蜚夏屋,揮毫混混寫源泉。
丹霄有月逢三五,圣世生才協半千。
太守落成應有語,立朝名節看儒先。
出為嶺嶠澄清使,歸作甘泉侍從臣。
百擔有書行李重,千金無產橐中貧。
經旬把臂言猶在,昨日題詩墨尚新。
清曉訪君呼不起,寢門一慟淚沾巾。
三界唯心唯佛解,萬法唯識更誰知。
迷悟本無權立化,恰如黃葉止兒啼。
涅槃生死猶如夢,十圣三賢是阿誰。
有物先天無相貌,言詮不及體阿彌。
祇這阿彌是汝心,不勞逐相外邊尋。
三僧祇劫隨時立,心心心即是如今。
看梅常擬到參橫,最愛微霜墮太清。
輕棹幽探煩結約,繁花亂點要晴明。
直須香里同扶杖,莫問尊前幾舉觥。
誰向詩盟最先歃,定知一座自公傾。
疇昔哦詩憶耒陽,茲因捧檄過祠堂。
一生忠義孤吟里,千載凄涼古道旁。
自是風霜侵病骨,非干牛酒涴詩腸。
明朝解纜秋江上,問訊先生一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