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過溫湯
鳳輦騰宸駕,驪籞次干游。
坎德疏溫液,山隈派暖流。
寒氛空外擁,蒸氣沼中浮。
林凋帷影散,云斂蓋陰收。
霜郊暢玄覽,參差落景遒。
鳳輦騰宸駕,驪籞次干游。
坎德疏溫液,山隈派暖流。
寒氛空外擁,蒸氣沼中浮。
林凋帷影散,云斂蓋陰收。
霜郊暢玄覽,參差落景遒。
皇帝乘坐鳳輦出行,來到驪山的行宮。大地之德使溫泉水疏通,山彎處流淌著溫暖的泉水。寒冷的氣息在外面聚集,溫泉的蒸汽在池中升騰。樹林凋零,車帷的影子消散,云朵收斂,車蓋的陰影收起。在霜后的郊野盡情遠望,錯落的夕陽景色顯得急促。
鳳輦:皇帝的車駕。宸駕:帝王的車駕。
驪籞:驪山的行宮。次:停留。干游:帝王出游。
坎德:指地德,古人認為水屬坎卦,這里指溫泉出自地下。疏:疏通。
山隈:山彎。派:分流。
寒氛:寒冷的氣息。
沼:池塘,這里指溫泉池。
帷影:車帷的影子。
蓋陰:車蓋的陰影。
玄覽:遠望。
落景:夕陽。遒:迫近、急促。
此詩是詩人奉皇帝之命而作。唐代皇帝常前往驪山溫泉宮避寒、沐浴。詩人在皇帝出游溫泉時,為了迎合皇帝心意,創作此詩來歌頌皇帝的出行和溫泉的神奇。
這首應制詩主旨是歌頌皇帝出游,突出特點是描繪細膩、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它是唐代應制詩的代表之一,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學的風格和特點。
百和香中本無我,光透塵勞一一法。
佛法本從空處起,炳然字義照太空。
以此一香應發心,東方出日西方雨。
我今稽首伐阇羅,是真離欲阿羅漢。
越客歸舟向洞庭,心隨一雁入空冥。
煙開沅水雙流合,帆轉衡山九面青。
魂返江楓哀楚些,曲終瑤瑟怨湘靈。
振衣已出塵埃外,漁父何因笑獨醒。
奕世多陰德,傳家得寧馨。
人閒熊有夢,天上昴無星。
喜洽犀錢座,光生玉樹庭。
鐘情笑盧老,白發望添丁。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三復老子言,可知立身術。
譬彼草木微,春華秋始實。
氣候茍不完,累累安可必。
寄語功名人,進取休太疾。
早榮亦早枯,易得還易失。
默識乘除機,處滿須防溢。
英雄割據值時艱,魚水歡逢應運難。
一姓何嘗不再啟,三分究竟屬偏安。
公孫躍馬徒窺井,漢祖興龍舊有壇。
底事創垂功未半,吞吳遺恨付長嘆。
可知物亦惡茸阘,雄飛蛺蝶雌伏蛤。
丈夫處世何歸依,不為雌伏為雄飛。
抱甕區區溉旱苗,
忍饑終勝似操瓢。
飲堯井水耕堯野,
偶作樵歌亦譽堯。
長安寶騎競繁華,日夜經過七貴家。
見說名園春正滿,招攜同看牡丹花。
匹馬垂楊度玉鞍,獨攜寶劍照霜寒。
道旁年少休相問,不是專諸不借看。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萬細行滅塵勞。
愛護有情如眼目,胡奴來供濾水囊。
手持白拂起清風,奉持所聞佛直指。
小根魔子欲橫戈,弓折箭盡皆消霣。
古剎鶯花迷洞口,上方鐘磬出林間。千峰好月人同醉,半榻白云僧與閑。自合煙霞供逸性,欲從爐鼎駐朱顏。羅浮昨夜思玄夢,翠羽霓裳列兩班。
島嶼孤標傳海外,東南奇勝迥人間。樓臺隔水深深映,猿鶴依人故故閑。梵劫已空云老相,江山曾識大蘇顏。遷臣過客遙相感,儒雅風流自一班。
春潮欲上水松陰,
春夢迷離不可尋。
人去堂空簾不卷,
碧闌干外晝沉沉。
頻年鞍馬歷荒陬,唐代羈縻是此州。
瑤洞千蟠攀嶺怯,鬼門一線入天愁。
朝昏吹角呼林鹿,婦女張弓射野牛。
卻望伏波銅柱在,飛鳶跕跕海西頭。
酒換燈花載草堂,醉鄉不覺倚新妝。
舞筵燦爛知傾國,歌館輕盈羨繞梁。
不用斗杓傾子夜,何妨云雨妒朝陽。
湘妃無恨懷沙意,欲向尊前學楚狂。
驚奔萬馬屯,豈料此身存。
長日唯三飯,閒時或一樽。
泉深添井索,果熟閉園門。
老病更炎熱,收心此避喧。
白屋正慚無孺子,黃堂豈是少陳蕃。莞然上下忘其勢,留取高風萬古看。
以貴下賤大得民,一郡藹然周化盛。芻言敢獻到黃堂,不忍心行不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