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心田詠史三首 其一 漢昭烈
英雄割據值時艱,魚水歡逢應運難。
一姓何嘗不再啟,三分究竟屬偏安。
公孫躍馬徒窺井,漢祖興龍舊有壇。
底事創垂功未半,吞吳遺恨付長嘆。
英雄割據值時艱,魚水歡逢應運難。
一姓何嘗不再啟,三分究竟屬偏安。
公孫躍馬徒窺井,漢祖興龍舊有壇。
底事創垂功未半,吞吳遺恨付長嘆。
英雄割據天下正值時勢艱難,劉備與諸葛亮如魚得水般相遇,順應時運也實屬不易。一個姓氏的王朝何嘗不能再度興起,然而蜀漢最終還是偏安于三分天下的局面。公孫述躍馬稱帝不過是妄圖窺伺帝位,漢高祖劉邦曾在舊壇興起。為何劉備開創基業的功業未竟,吞并東吳的遺恨只能讓人長嘆。
英雄割據:指劉備割據一方建立蜀漢政權。
魚水歡逢:指劉備與諸葛亮相遇,如魚得水。
一姓:指劉姓。
三分:指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公孫躍馬:公孫述曾在蜀地稱帝,躍馬指其稱帝之舉。
窺井:有覬覦帝位之意。
漢祖興龍:指漢高祖劉邦興起。
壇:古時祭祀、會盟等用的高臺,這里指劉邦興起之地。
創垂:開創基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作者可能是在回顧歷史、感慨英雄事跡時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動蕩,人們對歷史上英雄人物的命運和國家的興衰格外關注,作者借詠嘆漢昭烈帝劉備的事跡,抒發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此詩主旨是詠嘆漢昭烈帝劉備的功業未竟。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借古抒懷。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感悟和對英雄的惋惜之情。
好音良晤幾蹉跎,不意高齋此夜過。叢竹徑幽霜氣薄,疏梅香冷月痕多。尋芳往事樽前語,脫草新詩燭下歌。二十年來枯寂甚,已無殘夢到松蘿。
俯仰追前事,令人恨里隆。青衿還喪氣,赤燧有何功。單騎顏偏壯,群謀見略同。至今安土著,鳥盡合藏弓。
龍門疏鑿禹時功,江漢滔滔亦匯東。萬古山河今異域,百年禮樂舊同風。忽思鱸鲙慚張翰,將學丹砂就葛洪。秪恨兵戈猶在目,秋來衰鬢對飛蓬。
橫江風景吾昔游,一見橫江消我愁。門對橫江心似水,我歌浩浩萬江秋。
初月靜黃昏。窈窕當門。孤光相映美人心。一縷柔情輕點綴,恰似微云。云散不留痕。無語深顰。風懷撩動忍思君。今夜先愁明夜永,何待清晨。
高步仙臺喜對君,煙花迢遞入楓宸。城云近帶晴霏濕,苑樹遙連霽色新。游客正傷千里目,歸鴻先報五陵春。江湖回首鈞天夢,猶有當時獻賦人。
枝已無南北,冬深一一開。歲寒如可再,春暖不妨催。冷艷晴逾出,幽香暮更來。小禽銜片片,多半委蒼苔。
魚文匕首不離身,馬踏長安市里塵。重過楊家舊亭子,深悲侯氏老門人。朱欄易主花無色,青眼逢君酒可親。同是中郎琴畔客,一般憔悴各沾巾。
八達高坡百尺強,徑連大漠去荒荒。輿幢盡日山油碧,戍堡終年霧噀黃。
缺月曉猶上,晨光秋色微。疏林風自掃,廢驛雀頻飛。微霜沾客鬢,亂葉點山衣。今夕旗亭酒,誰與對落暉。
云頭雨足楚姓腰,特地奇峰出漢霄。微路暗通行石腠,把茅牢結憑松寮。灶邊泉號孤僧井,屋角田供一歲瓢。個是老夫歸宿處,時人驚棄幸相招。
自笑年來白發公,丹砂不肯借顏紅。分無海上三山藥,來訪人間百歲翁。黃瀆何曾涴明月,青天元不礙冥鴻。何時相約丹元子,便欲因之乘曉風。
歸養荷天恩,孔訓聞自少。不敏請事斯,如聞提耳詔。
紅紫今無幾,寒暄尚未齊。春愁人更瘦,午醉日還西。課仆除新草,呼兒檢舊題。空庭可徐步,藜杖故相攜。
避春人去水流香。那忍憶年光。微月點蒼茫。剩此段、情緣未忘。當時初許,雨簾燈院,鴛履悄虛廊。今夜敞蘭窗。但一枕、東風夢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