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其八
百和香中本無我,光透塵勞一一法。
佛法本從空處起,炳然字義照太空。
以此一香應發心,東方出日西方雨。
我今稽首伐阇羅,是真離欲阿羅漢。
百和香中本無我,光透塵勞一一法。
佛法本從空處起,炳然字義照太空。
以此一香應發心,東方出日西方雨。
我今稽首伐阇羅,是真離欲阿羅漢。
在百和香的世界里本就沒有自我,光芒穿透塵世煩惱而照亮每一事物。佛法本是從空無中產生,那鮮明的字義照亮了整個太空。憑借這一炷香應當發起向佛之心,就像東方日出而西方降雨般自然。我現在向伐阇羅尊者稽首禮拜,他是真正遠離欲望的阿羅漢。
百和香:多種香料混合而成的香。
塵勞:指塵世的煩惱。
法:佛教術語,指一切事物和現象。
發心:佛教用語,指發起求道成佛的心愿。
稽首: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伐阇羅:佛教中的一位羅漢。
阿羅漢: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意為殺賊、應供、不生,即殺盡煩惱之賊,應受人天供養,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輪回之苦。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難以確切知曉此詩創作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深入研習佛法、對佛法有深刻感悟之時。當時佛教文化盛行,詩人可能受到濃厚的佛教氛圍影響,在修行或禮佛過程中,有感于阿羅漢的境界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佛法教義,表達對阿羅漢的敬仰。其突出特點是將抽象的佛法概念通過具體意象和自然現象展現,使佛法變得形象可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對研究佛教文化和禪意詩歌有一定價值。
往事前塵付逝波,
何須清淚滴銀河。
仙家瑤草原無種,
不似桃花結子多。
一棚傀儡木雕成,
半是神形半鬼形。
歌鼓歇時天未曉,
尚馀寒月掛疏欞。
壯邑分湯沐,才人勞簿書。
名山皆載筆,化雨日隨車。
夢入君章鳥,庭懸秋浦魚。
公門無請謁,不敢曳長裾。
羞對傾城,問兩鬢霜華,添又多少。且作歡娛,同續尋芳圖稿。
連日雨驟風狂,剩看取半妝猶好。更撲面柳絮蒙蒙,春被杜鵑啼老。
滄桑瞥眼人間小,鎮銷魂、苑花宮草。重來只有園丁識,當日朋歡半了。
休憶夢里霓裳,富貴應難長保。步玉闌干畔,吟未盡,啼還笑。
小溪深樹鹿呦呦,
野鶴無聲蕙帳幽。
風月滿亭供笑語,
依然不減醉翁游。
畫檐岑寂。送寥空倦眼,亂鴉飛急。護凍云、戲玉猶慳,任剪取鳳翎,不成拋擲。睡起癡龍,但小試、殘年風色。照銀燈點點,絮粉淚痕,何處相識。
幽尋灞橋路隔。對薰爐篆縷,清夢難覓。做幾番、酒醒天寒,喚山寺夜鐘,水樓長笛。萬里蒼茫,倩誰問、飛瓊消息。折梅花、故人故里,寄愁未得。
天門夕照暗黃昏,腸斷西風恨自吞。花落忽驚千里夢,月明空印五更痕。歲鄰單閼烹雌別,景未桑榆落日冤?;昶蔷裨诤翁?,天門夕照暗黃昏。
地戶寒云鎖萬山,剝來天地淚空潸。焦桐入夢魂應斷,上苑看花人未還。路上稍書天上喜,膝前抱玉眼前閒。八千里路南連北,地戶寒云鎖萬山。
三宮杳靄夢魂勞,怕聽鵑聲夜半號。月照心愁深似海,風吹怨恨快如刀。仙游洞府三千里,老恨青天九萬高。卻恐久忘花外路,三宮杳靄夢魂勞。
五峰縹緲霧嵐深,花落春寒水木陰。天柱外頭云漠漠,祝融中里夜沉沉。百年斷自三更夢,千古留來一點心??v有臨風真道士,五峰縹緲霧嵐深。
昆崙夜雨動凄涼,一陣西風百感傷。婦婦性情歸夢寐,卿卿聲語付心腸。三千城外瑤池遠,十二欄前翠水長。何日云間扶鳳夙,昆崙夜雨動凄涼。
天臺歲暮重堪悲,花落花開兩路離。月照淚痕粘鳳枕,風生情義動鴛闈。碧紗紅樹荒涼處,白石蒼苔寂寞時。此恨不知何日了,天臺歲暮重堪悲。
玉女春歸路正長,東風吹斷此韶光。匣封塵鞅菱波冷,月破弦棱桂影傷。云鎖青溪空九曲,花粘白沼恨三娘。久為人世從今別,玉女春歸路正長。
鐵橋云絕暮鵑號,人世塵緣空郁陶。射策高占京里寓,學言稚子膝前囂。春歸玉露凋瑤草,秋到仙風落碧桃。翻想前頭真似夢,鐵橋云冷暮鵑號。
蓬島仙游萬里間,悠悠何處不知還。麻姑洞徹春天遠,王母樓前夜月閒。云鵲飄飄山影斷,夜鶯恰恰雨聲潺。東風謝卻桃花面,蓬島仙游萬里間。
閬苑花飛可愴神,仙家誰為不長春。碧桃帶雨愁如故,玉樹含煙悵自新。三萬六千雖有算,百年雙老幾何人。那堪夙愿都無是,閬苑花飛可愴神。
十五游方今五十,羞將白發對春風。故園泉石情長在,近日江湖趣不同。鶯友怕寒拋柳巷,蜂臣探暖到花叢。芳菲時節偏多感,無奈歸心逐塞鴻。
十五游方今五十,磨穿鐵硯又重磨。江南自寄雙魚去,橋上誰乘駟馬過。春入桑麻驚老眼,冷思天地發長歌。山林亦是吾君賜,日望官軍蕩白河。
十五游方今五十,客亭楊柳感人多。江山是處逢春好,風月關情奈老何。冒雨花開新接樹,銜泥燕補舊營窠。故園昨夜思歸切,聽得棹船人唱歌。
十五游方今五十,每嫌屈蠖苦求伸。許由不肯為天子,文叔猶能念故人。幾處池塘初解凍,一時桃杏又爭春。五湖煙景雖然好,萱砌難忘白發親。
十五游方今五十,幾番坎止又流行。生來不作千年調,死亦何須五鼎烹。周室黍離狼虎國,堯天花藹鳳凰城??瓷接缟街旭R,卻怪一春無好晴。
飆云掣電絕商量,
赤焰奇姿夜有光。
共愛青絲挽垂柳,
莫教容易獻昭王。
桂華鏡轉,蓬翠波留,秋思孤迥。罨畫屏風,座密四圍綠靜。遙夜足天寬,漫虛占、花間對影。想連環萬戶暗里,賞心樂事誰領。
漸淡淡、憑高清興。雙鬢山河,無限風景。夢跡依稀,舊曲與誰同聽。一笑挾飛仙,看光貯、吟壺共永。怕浮云,又遮斷、雁聲度嶺。
海角孤云白,澄空萬頃波。
江聲回夜月,帆影上秋河。
岸出魚龍伏,船鳴雁鶩過。
明朝看山色,知是富春多。
洗妝僛舞傍清尊。霏雨澹黃昏。
殷勤與花為地,燒燭助微溫。
松半嶺,竹當門。意如村。
明朝酒醒,桃李漫山,心事誰論。
勇自河西,銜枚疾指。
來從酒泉,轉戰天水。
矯矯虎臣,一乃心力。
摧堅挫鋒,蕩彼蟊賊。
兵車百萬,洶洶雷震。
橫會方州,為行為陣。
黔首本骨肉,天地本比鄰。
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
圣者胞與言,夫豈夸大陳。
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
宗周若蠢蠢,嫠緯燒為塵。
所以慨慷士,不得不悲辛。
看花憶黃河,對月思西秦。
貴官勿三思,以我為杞人。
閶闔天門開九重,金莖肅蕭搖霜風。
吳江木落龍庭空,雞鳴起舞何匆匆。
胡塵高翳山□東,邊聲夜入烏號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