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令
翠帶隨風飐,一色羅衣新染。初秋相會勝尋常,綠槐鋪影,共把金尊瀲。如今恰被春光占。轉恨心情減。霏微闌外煙雨。青條滿綴猩紅點。澤暗蘄州簟。箏簫一床塵掩。佳人此別鎖朱扉,東風側側,未露夭桃臉。相思十倍閒愁釅。永把雙眉斂。心若共春花放,除非換做秋花艷。
翠帶隨風飐,一色羅衣新染。初秋相會勝尋常,綠槐鋪影,共把金尊瀲。如今恰被春光占。轉恨心情減。霏微闌外煙雨。青條滿綴猩紅點。澤暗蘄州簟。箏簫一床塵掩。佳人此別鎖朱扉,東風側側,未露夭桃臉。相思十倍閒愁釅。永把雙眉斂。心若共春花放,除非換做秋花艷。
郊廛不隔馬牛風,枌梓環陰跬步通。
湖帶江襟邦畛接,雨簾云棟物華同。
未須豫計荒三徑,幸有需章達四聰。
尚想東湖海棠閙,祇今未改舊時紅。
新晴山色浄襟裾,世上塵埃一點無。
飛瀑驚奔爭澒洞,層崖屹立鎮崟嶇。
亂流平處沙可數,頑石叢中草不枯。
醉后偶來觀物變,要知到處是工夫。
日斜遠浦閟朱光,煙抹前山濕翠粧。
自有著身丘壑分,故應遣我水云鄉。
便于世上夸鐘鼎,何似田間飽稻粱。
手把黃花相問訊,秋風不改舊時香。
大令好書洛神賦,后人猶襲邯鄲步。
夫君草圣洞千古,筆下縱橫敏風雨。
凌波杳杳去無所,半幅尚能追媚嫵。
幾年唐印閱振武,誰其別之視書譜。
德威堂中有漢相,袞繡晝扶靈壽杖。
龐眉鮐背猶克壯,手展炎圖開治象。
虹蜺椽筆光萬丈,落紙珠璣爭獻狀。
凜然手澤端可仰,三復崧高慰瞻想。
銅柯凝異質,鐵網隊層淵。
海霧夜涵潤,山霞朝欲然。
綠鬟尚欹枕,烏帽稱鳴鞭。
勿為毛錐子,日興靡萬錢。
晉有逸民,樂天不憂。
唐有遺臣,嗜古好修。
或夷惠之擬倫,或斯冰之與儔。
炯松姿而筠操,又鐵畫而銀鉤。
集二妙之全美,接千載之風流。
載酒拂石,尋壑經丘。
吾將抱此而為栗里之游。
拔地停空翠削成,與凡草木不同榮。
無心到彼難教曲,有節防身只自清。
本是孤根穿草壤,誰令弱杪上云程。
礙簷敲瓦宜芟去,好伴寒松澗壑聲。
此君素以直節名,延風揖月標韻清。
何人心匠出天巧,縷析毫分勻且輕。
居然束縛復其始,即墨紆朱封管城。
世門官爵豈必計,且幸一家同汗青。
瞬息四百里,經行三十年。
此時真縮地,當日信梯天。
岸過人回首,山浮浪駕肩。
望塵何足羨,御寇正泠然。
理粲萬象,孰妙孰徼。卓彼南山,目游心討。
露氣澄澈,浄不容掃。瑟瑟風松,剪剪煙筿。
甘夢未覺,一聲晨鳥。恐隨賓送,歲月空老。
整冠危坐,抱膝自笑。天際飛鴻,健翮矯矯。
一念既徹,何遠不到。我卷我書,豈其弗考。
萬動紛起,萬慮冥澡。斯物之格,斯理之奧。
隨寓隨得,靡間昏曉。云麓固夷,石壁非峭。
目在而察,炯炯獨燎。有臨泰華,或視以渺。
山豈不崇,乃見之小。扁亭者誰,有揭斯表。
澤國何村不著橋,中橋跬步即云霄。
青簾望市雷鳴腹,黃帽推船水沒腰。
六月彤云搖旱火,一潮清浪卷晴飚。
平生未慣舟行陸,鐵石心腸也合消。
平子作賦,六一著錄。
前乎一千年,既傳于草堂之手。
后乎四百載,仍托以稗官之目。
衡制永述,修題珂續。
數日秋風早,單衣補未圓。
長貧身事缺,多病主人憐。
賣藥僧歸寺,看山客借船。
推窗正煙雨,坐看白鷗眠。
夢溪筆談載公之論書曰:書之神韻雖得于心,書之法度必資于學。分制有法,均停相若,三四合體,上下齊腳,多寡不牽,乃異世作。
今視其帖,信乎其嗜之專而見之卓也。
雖然,藝在當家,習亦有源,存中瞻前,文通比肩。顧翰墨文章之不殊,而俱未若公之知言。
知言伊何,以神合天。古人之良,意在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