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子夜四時歌 其三
蕭蕭庭下柳,曾學舞腰支。秋風吹暮夜,半落小蛾眉。人生自無定,空嘆葉辭枝。
蕭蕭庭下柳,曾學舞腰支。秋風吹暮夜,半落小蛾眉。人生自無定,空嘆葉辭枝。
讀書懷古恨難逢,不謂斯時乃有公。
心自對談名利外,士知增價品題中。
一樽此地論文樂,三逕何年結社同。
待得塵蹤去留決,別將消息寄東風。
擺落釣衡地,追尋汗漫期。
馬閑無用處,鷗玩不驚時。
人樸山林古,天全日月遲。
可無劉白伴,時獻午橋詩。
鯤鵬至大兮,形載于莊周逍遙之篇。
蟋蟀至小兮,名托于周公七月之雅。
一則變化徙天池,一則悲鳴入床下。
周公作詩陳艱難,瑣屑如與婦子言。
天經地緯發真藻,特驅小物歸毫端。
鵬大無倫世無有,揮斥八極隘宇宙。
世人有眼不見鵬,直頼莊周為不朽。
當年蟋蟀吟秋時,秦家宮殿隋家墀。
鵬飛雖占九萬里,得地穩密誰如伊。
大鵬擊水翔寥漠,蟋蟀逢春死籬落。
二蟲得失何厚薄,天晴日午槐花落。
吁嗟此鑒,惟銅之精。磨之治之,瑩乎其明。其明維何,洞燭毫發。非由外至,實自中發。
我有良友,天支之英。雄鎮江淮,為時長城。我寶此鑒,持以贈之。此鑒此心,昭晰無疑。
鑒揭于斯,中涵萬象。物自不逃,初非鑒往。人心至神,無體無方。有如斯鑒,應而不藏。
鑒以塵昏,心以欲翳。欲全其明,盍去其累。經武折沖,厥任匪輕。勿貪小利,勿徇虛名。
律身惟謹,上功必實。欺心不萌,精忠貫日。選擇僚佐,為己強助。眾明翼之,厥光彌著。
昔者武侯,發教群下。孜孜求益,不自滿假。陸抗摧敵,東還樂鄉。貌無矜色,謙沖如常。
兩賢之心,惟其罔蔽。千載凜然,猶有生氣。惟君天資,無歉古人。愿如斯鑒,光景常新。
勝簪不肯黑,浮頰故能紅。
心寄塵埃外,春歸杖履中。
徑松青謖謖,庭草碧茸茸。
無術系白日,年光如轉蓬。
有約攜壺九日游,扶筇選勝豁雙眸。
天空晴送群峰翠,野曠寒生落木愁。
濁酒故饒狂士態,黃花羞插老人頭。
憑高不管風吹帽,坐破屏山一色秋。
東山樹,何青青。鐔津水,何泠泠。茂樹可蔭,流水可聽。
眉山夫子能解事,卻于水邊樹下構危亭。洪波浴日金錯落,瘴云不雨煙蒙溟。
風塵澒洞去天遠,草木蓊鬰知地靈。監州為愛黃華節,攜我登臨邀眾客。
假令有酒多似藤江水,豈能洗我胸中之鬰抑。
甘侯昆玉文武全,傾蓋交游五情熱。故人亦有許判官,清政平生心似鐵。
文采風流喻幕賓,曾陪驄馬清南越。劉君元是薇省郎,治民有道多籌策。
令簿懷才亦不群,芳名皆在斯文列。儒林龔魏兩茂學,逸氣直與青云接。
孟嘉落帽是何年,岸幘西風感前哲。天荒地老事茫茫,白發無情滿頭雪。
醒時飲,醉時歌。尊前要使衰顏酡,不飲奈此清興何。
人生聚會能有幾,江海親舊今無多。
舟行觀山無定姿,篷底兀坐真兒癡。層崖復嶺正雜遝,平岡橫阜俄逶遲。晴嵐參天固競秀,深崖挺石尤多奇。遙岑浮眉綠點點,飛瀑懸劍鋒差差。
飽聞巫山妙天下,今誦公詩如見之。蓬仙來應人間世,妙齡便有聲名隨。日談經術輔主圣,久領國計嗤駑疲。共推經邦濟川楫,暫建分陜元戎旗。百城聽命仰賜履,三邊制勝如籌帷。
長江高唐神女峽,萬里昆侖分一枝。峰巒森立入霄漢,塔廟選勝居高低。響山猨啼聲若嘯,迎棹鴉舞來如嬉。金母分畀神靈職,孰云朝暮陽臺為。
瑯函蘂笈發天秘,贊禹治水唐虞時。英辭一洗千載陋,寫之琬琰宜在茲。人思傳本快先睹,蔡邕石經車馬馳。
北暢威名被沙漠,西奠夷落連黔施。帝遣云??鎮南極,祠宮姑寓江之湄。湘君時過鼓瑤瑟,宓妃豈復揚蛾眉。金關已侔坐少廣,丹經孰授逾期頤。
野人塵容粗知學,素守亦復涅不緇。朅來乘軺職飛挽,兩見祈谷歌噫嘻。疲氓崎嶇上轉粟,舊業荒落南窺嶷。勞生屢已度劍棧,清游頗念登峨嵋。
從今嵩高雅頌手,那數韓子南山詩。
如今何處是橫塘,在府城南淮兩旁。
魏蜀兩都皆不似,蓬萊三島足相方。
烏衣巷口排金屋,朱雀橋邊立粉墻。
有底繁華難說似,何妨把作畫圖張。
神仙風骨本巍峩,日角珠庭氣更和。
絳縣丹顏長不老,灞城銅狄會重磨。
風高鶴算三千遠,天闊鵬程九萬多。
弱水蓬萊歸未晚,道山瀛館看先過。
閑向西山頂上游,碧天高掛晚云收。
雨余花氣濃如酒,風鼓松聲冷似秋。
險句每驚神鬼泣,雅懷不貯古今愁。
恍疑身在蓬萊境,笑指前溪當弱流。
簪纓輝映紹興間,身后清貧陋巷顏。
猶有云仍在西浙,遠思霜露拜南山。
祖風三世未應息,天道百年今好還。
欲去欲留松下路,藤花染淚路斕斑。
昔愛山樵書,今踏山樵路。
江邊春事動,梅柳皆可賦。
犖確石徑微,白浪灑衣履。
臨淵魚龍驚,捫崖猿鳥懼。
古刻難細讀,斷缺蒼蘚護。
歲月豈易考,書法但增慕。
摩挲復三嘆,欲去還小住。
習氣未掃除,齒發恨遲暮。
華亭鶴自歸,長江只東注。
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煙霧。
憶扶湘竹杖,共扣趙州關。
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載還。
卻從天上下,似出鏡中間。
笑問楊夫子,何時再得閑。
無邪公文天所贊,汩汩詞源倒河漢。
一篇新出紙為貴,萬國爭傳金可換。
晚節投荒無芥蔕,畢景著書自娛玩。
天之所寶雷電取,渠不愛惜風雨散。
兩河漕僚真好事,五筦遺文盡堆案。
似聞傾蓋劇推許,親以削牘定真贗。
分傳餉我枉銀鉤,貧室驟驚滿珠貫。
無坫共推玉界尺,爭求當置鐵門限。
世人不識蔡伯喈,欲問圖書覓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