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還值旱懷舊游寄楊文仲二首 其一
憶扶湘竹杖,共扣趙州關。
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載還。
卻從天上下,似出鏡中間。
笑問楊夫子,何時再得閑。
憶扶湘竹杖,共扣趙州關。
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載還。
卻從天上下,似出鏡中間。
笑問楊夫子,何時再得閑。
回憶起曾經拄著湘竹杖,一同去叩訪趙州關。那山景雖好卻不容我停留,如今流水載著時光歸來。我像是從天上下來,又好似從鏡中走出。笑著問楊夫子,什么時候能再得閑暇。
湘竹杖:用湘竹制成的手杖。
趙州關:可能是一處有名的關隘或景點。
載:帶著,承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云居山遭遇旱災,觸景生情,回憶起與楊文仲的舊日同游經歷,從而寫下此詩以寄懷。
這首詩主旨是懷舊寄友,通過回憶往昔同游之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重聚的期盼。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先天生,后天久。
道有真詮,諦聽當時受。
恰是迷天迷望斗。
只恐微軀,薄幸隨枯朽。
曉光催角。聽宿鳥未驚,鄰雞先覺。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
淚痕帶霜微凝,酒力沖寒猶弱。嘆倦客、悄不禁,重染風塵京洛。
追念,人別后,心事萬重,難覓孤鴻托。翠幌嬌深,曲屏香暖,爭念歲寒飄泊。
怨月恨花煩惱,不是不曾經著。這情味,望一成消減,新來還惡。
漠漠春陰人似霧,那用繡簾垂。
不道持杯是阿誰。須拚倒金罍。
人世渾知天上月,離合比盈虧。
冒雨須來帶雨歸。神女解相隨。
花殘卻是春留戀。幾日馀香吹酒面。
濕煙不隔柳條青,小雨池塘初有燕。
波光縱使明如練。可奈落紅紛似霰。
解將心事訴東風,只有啼鶯千種囀。
約素小腰身。不奈傷春。疏梅影下晚妝新。裊裊娉娉何樣似,一縷輕云。
歌巧動朱唇。字字嬌嗔。桃花深處一通津。悵望瑤臺清夜月,還送歸輪。
花外紅樓,當時青鬢顏如玉。淡煙殘燭。醉入花間宿。
白發相逢,猶唱當時曲。當時曲。斷弦難續。且盡杯中醁。
皇州新景媚晴春。春晴媚景新。
萬家明月醉風清。清風醉月明。
人游樂,樂游人。游人樂太平。
御樓神圣喜都民。民都喜圣神。
可惜香紅。又一番驟雨,幾陣狂風。霎時留不往,便夜來和月,飛過簾櫳。離愁未了,酒病相仍,便堪此恨中。片片隨、流水斜陽去,各自西東。
又還是、九十春光,誤雙飛蝶,并采游峰。人生能幾許,細算來何物,得似情濃。沈腰暗減,潘鬢先秋,寸心不易供。望暮云、千里沈沈障翠峰。
海外無寒花發早。一枝不忍簪風帽。歸插凈瓶花轉好。維摩老。年來卻被花枝惱。
忽憶故鄉花滿道。狂歌痛飲俱年少。桃塢花開如野燒,都醉倒。花深往往眠芳草。
淡月精神,疏梅風韻。粉香融臉胭脂潤。袖痕猶帶玉虬煙,六朝窄樣裁宮錦。
眉黛分愁,眼波傳信。酒闌畫燭交紅影。有期無定卻瞋人,索強我早諳伊性。
素光練靜,照青山隱隱,修眉橫綠。??鵲樓高天似水,碧瓦寒生銀粟。萬丈輝光,奔云涌霧,飛過盧鴻屋。更無塵翳,皓然冷浸梧竹。
因念鶴發仙翁,當時曾共賞,紫巖飛瀑。對影三人聊痛飲,一洗閑愁千斛。斗轉參移,翻然歸去,萬里騎黃鵠。一川霜曉,叫云吹斷橫玉。
雁字成行,角聲悲送。無端又作長安夢。青衫小帽這回來,安仁兩鬢秋霜重。
孤館殘燈,小樓鐘動。馬踢踏破前村凍。平生牽系為浮名,名垂萬古知何用。
千疊云山萬里流。坐中碧落與鰲頭。真意見嬉吾已領。煙景。不辭捧詔久汀洲。
老去一官真是漫。溪岸。獨馀此興未能收。留與吳兒傳勝事。長記。赤欄橋上攬清秋。
樓上寒深,江邊雪滿,楚臺煙靄空蒙。一天飛絮,零亂點孤篷。似我華顛雪領,渾無定、漂泊孤蹤。空凄黯,江天又晚,風袖倚蒙茸。
吾廬,猶記得,波橫素練,玉做寒峰。更短坡煙竹,聲碎玲瓏。擬問山陰舊路,家何在、水遠山重。漁蓑冷,扁舟夢斷,燈暗小窗中。
莫問新歡與舊愁。淺顰微笑總風流。眼波橫注楚江秋。
十字街頭家住處,心腸四散幾時休。攬風招月是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