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翠松
老翠蟠空一樣高,月分寒影落庭皋。哦詩猛把闌干拍,宿鶴驚飛露濕袍。
老翠蟠空一樣高,月分寒影落庭皋。哦詩猛把闌干拍,宿鶴驚飛露濕袍。
繪就羅浮絕世妝。客里流光。扇里春光。一枝橫處月昏黃。逗入詩腸。沁入離腸。
摺疊玲瓏袖底藏。贈到他鄉。攜到家鄉。愿君珍重惜馀芳。展向蓬窗。記向蕓窗。
為謀雪恥筑金臺,曠古科名一日開。鮑叔諫君不忘莒,燕王招士始從隗。中興建永期功首,朋黨熙豐隱禍胎。三十年華須努力,橫流方見濟川才。
三旬兩度覲天閶,仁壽階前玉露涼。楊柳晴煙龍沛澤,梧桐朝日鳳鳴岡。愧聞天語精神健,浪說殊方姓氏詳。鞭執彭劉先自勉,十年風雨事文章。
冥搜竊嘆眼俱高,
我欲還家備百牢。
三十三人齊上去,
舉杯帆外送洪濤。
白云護山村,紅葉隱茅屋。
門前跨板橋,戶后羅修竹。
牛閑系道旁,磨癢向古木。
是時秋風高,霜重粳稻熟。
老農顏色喜,早晚食新谷。
惟苦欠文墨,舉動成鄙俗。
今年幸有秋,送子入里塾。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花事艷豐臺,秋菊踰春芍。一騎尋秋昔未來,孤負陶家約。
荏苒看花期,晚節思高躅。若是西臺作記人,一盞寒泉酌。
水行意如仙,蒼波去浩渺。
朗然空色中,物我同了了。
湖外復有湖,斷續疏林繞。
風帆隔浦多,漁舍回洲小。
微云交日光,澹澹浮虛杳。
時見枯蘆間,決起數沙鳥。
老黃龍頷下明珠,
勝首座懸空撲碎。
黃檗山吐霧興云,
遍地走南山鱉鼻。
曾伴仙人泣露盤,
渭城波遠墨池寬。
器經沐浴皆前澤,
席接威儀亦古歡。
海岳易庵名并重,
丹鉛點筆氣猶寒。
青山知己今埋骨,
清淚蟾蜍滴未乾。
劍舄遙聞謁九重
還勞使節秣陵東
長江旌旆風云杪
一代綱常奏草中
雪掛九峰天共白
日生三泖海俱紅
滄洲不久紓籌策
早晚天書自漢宮
佛頭山下雨隨風,
倒海翻江一餉中。
徙倚欄干便晴霽,
湖光渺渺夕陽紅。
郊原雨足靜蓬扉,
許放山林老布衣。
地隔市城過客少,
塵封筆硯答書稀。
棋當斂局知高下,
鳥慣窺檐說是非。
消受竹籬根處穩,
去年春盡尚遲歸。
曲檻通丹室,長松鎖翠煙。樓臺凌絕巘,鐘磬發諸天。瑞莢生堯日,緋桃入漢年。君王有明德,萬壽應高玄。
看佩移宵燭,聞鐘候曉雞。鼓嚴千隊肅,嵩祝萬聲齊。鳳吹隨金仗,龍宮隱玉題。回看天北極,香案五云西。
金鼎重薰甲煎。錦帳雙垂銀蒜。床下小蟲鳴。作秋聲。
斗室深沉寒漏。一穗殘燈如豆。風竹掃閑庭。細聽聽。
平生竹隱翁,胸次著千古。揮毫劇翻瀾,碑版照秦楚。十年屈僚佐,留使望天府。今年道山顛,士論乃深許。
歌詞薦清廟,盛典更藻斧。忽持南陽節,聲動漢江浦。清班寄麟臺,雄職暫符虎。遙知佳政傳,召杜安足數。
往者南陽耕,相望鹿門翁。時來拜床下,雞黍相與同。安知田舍中,離鳳友伏龍。我疑兩州間,地美物亦豐。
故應釣游處,清泉蔭高松。人英何代無,儻有前賢風。弓旌恐難致,羔雁或可通。
潭潭內史府,侃侃東西錄。當年得一士,眾視驚刮目。何殊致洪造,初不羨博育。林侯忽東歸,懷寶媚幽獨。
趙侯小騰騫,文采冠群玉。要之進退間,了不異蘭菊。因公懷若人,皎皎嘆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