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雷港有作 其二
雷港沙堆浦,春江浪拍空。一時潮信雨,三月石尤風。飛退無來鹢,歸遲有去鴻。故鄉朋舊在,何日酒尊同。
雷港沙堆浦,春江浪拍空。一時潮信雨,三月石尤風。飛退無來鹢,歸遲有去鴻。故鄉朋舊在,何日酒尊同。
偶住西湖六度春,旅懷悵觸在今辰。一年怕說是除夕,卅載何曾離老親。獨酌屠蘇滋味薄,頻聞爆竹歲華新。遙知塔擁雙峰里,壓歲分錢少一人。
妻孥勸酒不停杯,分歲迎年自主裁。席設一堂團聚樣,儀成遙拜笑顏陪。推情此際謀誠拙,追念前塵我尚孩。間聽小孫初學語,娘娘明日好歸來。
歸來必得阿兄隨,否則仍懷異地思。萱草果能蠲忿恨,雁行何敢獨差池。歲原無晚他時硯,白不能除兩鬢絲。安得誅茅偕隱去,名山終養我奚疑。
生憎世俗太粗疏,未得真情賦遂初。祿養豈能全志養,分居總不若同居。情歡野老偏隆古,孝盡顓愚勝讀書。同是思親逢節候,天涯多少倚門閭。
倚遍闌干興未闌,無端狼藉笑杯盤。荊妻依戀庭帷遠,游子歸來風雪寒。壯盛韶華空寂寞,迢遙家室話團欒。春暉從此年年好,何計偕承菽水歡。
溪門寂寞無人到
只有清風獨自來
渭城一唱一魂消,
昨夜秋風吹鵲橋。
最是江楓惜離別,
不堪片片舞行鑣。
傳說桃源時避秦,千年一到武陵人。雞犬鮮逢山外物,桑麻未識世間春。兵燹徵徭是何事,問津逝者葛天民。源里遺民紛紛說,秦時苛政如火熱。六國子孫多系累,天下儒生半坑殺。男兒負劍到長城,婦女紉針入南越。我聞斯語猶未終,秦民怒發沖冠中。秦時綱紀雖近暴,慘慘猶存華夏風。百年禮樂未崩壞,三代車書尚遵同。以暴衡暴祇百一,秦罪已是邱山崇。豈似我今□化外,非法橫施來自鄶。刀鋸日日供犧牲,鞭撲朝朝催課最。無絲、無苗亦稅科,有丁、有戶皆頭會。俎豆古風棄弁髦,衣服新制留蠻襘。神山千里盡淪胥,文物一朝隨蕪穢。窮奇食人口有牙,蚩尤為獸翅生背。相逢不作同等看,胡髡越裸丑周冠。顛倒天行無歷紀,邱虛郡縣有戈干。饑餓夷、齊失薇蕨,艱難黃綺在商山。秦時容得桃源在,桃源經今亦遷改。忽荒凈土與仙津,阨窄五洲兼四海。秦人今更去遙遙,惆悵漁郎不相待!
千里從師細講評,
橫渠昔亦謁高平。
自從受得中庸了,
止說西銘不說兵。
策杖來尋舊釣磯。
山影參差。
云影俳佪。
春闌綠暗又紅稀。
竹自猗猗。
柳自依依。
四月山深叫子規。
一徑棠梨。
一架荼蘼。
鼠姑花好惜來遲。
送卻春歸。
負卻花時。
曙色蘭陰照錦袍,飛檣遙下越門濤。高秋棘院掄文夜,萬樹天香入彩毫。
明遠高樓百尺懸,寒光遙夜動龍泉。由來寶劍司空識,紫氣行看北斗連。
紫綬緋袍煥陸離,畫堂燈火徹簾時。湖頭十里秋風色,兩袖天葩上玉墀。
巀嶪雙高上紫氛,迢遙三竺架青云。雄飛好趁仙鳧翼,一顧能空萬馬群。
處處黃云足稻粱,家家秋色賀登場。東南竹箭三千尺,更逐伶倫到上陽。
易水悲歌動天地,荊卿入秦為燕使。
秦王尊禮設九賓,殿間顧笑旁無人。
于期之頭奉上殿,血光直射秦王面。
取持《督亢》色倉皇,咄哉年少秦舞陽!
圖窮不覺見匕首,秦王睨之環柱走。
荊卿不得刺秦王,無且在殿提藥囊。
為謀不成實天意,祖龍膽落荊卿死。
一死可以報太子,君不見沙丘之椎亦如此。
即教論畫亦名家,
墨氣蒸成五色霞。
展卷如逢仙世界,
令人長見四時花。
彼姝復此粲,人面外堪看。
鸚鵡雖能語,芙蓉豈耐寒。
舌甜元可畏,背毀更多端。
昵昵徒為耳,云龍許控摶。
奉命臨南越,含哀返薊門。雙旌發穗水,千騎指相原。布地初成果,論因知有源。途中應計日,遙禮法王尊。
孝治興朝重,覃恩守制還。哀音聯北雁,遺愛見南蠻。愿深樓至后,心許懶殘閒。渺渺江云暮,停舟何處灣。
節鉞王臣貴,靈山囑自今。斷腸縈子舍,翹首望祇林。云影藏龍淺,天花積雨深。他年重奉詔,應記入山心。
丞相祠堂沔陽滸,
檜柏森森鐵干古。
行人指點定軍山,
月黑天陰聞戰鼓。
三分炎祚鼎終存,
萬馬中原氣已吞。
五丈原頭將星落,
此間終古藏忠魂。
泱漭寒流向東去,
霜郊豁見平蕪路。
南通劍閣北褒斜,
想見當年運籌處。
我來下馬拜荒丘,
三代而還第一流。
綿竹戰馀瞻尚死,
一門忠烈壯千秋。
老翁賣卜古城隅,
兼寫宜蠶保麥符。
日日得錢惟買酒,
不愁醉倒有兒扶。
寄居宛似漂淪葉,陳跡團團踏鴻雪。眼明喜見笠屐圖,為公上壽心快絕。公昔磨蠍坐命宮,海外歸來備摧折。富貴真成春夢婆,贏得千秋名不滅。燈前禮畢各展志,鋒發妍譚如電掣。欲作新詩恐公笑,退寫畫圖輝眼纈。坐中彼此皆傾蓋,曾慕錦囊多玉屑。鱸魚膰肉共歡娛,頹倒玉山醉飄瞥。今朝暢敘樂無涯,且附群公呈巷說。試為即景拜蘇圖,執筆深宵寒似鐵。
行裝怕儉思紛紜,衫袖啼痕替爾薰。
休恃嬌憐由阿母,便持心事語同群。
環釵細碎親收拾,香茗徐需好寄聞。
牢記向他筵席上,莫夸知己解詩文。
但許重來不恨遲,閨房儀注已詳知。
君家自慣迎桃葉,妾嫁何辭待牧之。
雜坐不歡逃客酒,閑時無事背郎詩。
風暖欲脫心雖久,拼為同心耐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