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作
書生稟賦紙樣薄,平日扶衰惟粥藥。一日飲濕小嚙肥,河魚數日煩醫治。
佳辰府公約把酒,嚴斥廚丁預節口。借問主賓酬酢余,還許公榮袖手無。
厚味臘毒古不予,如作病何仍古詰。生世例非金石堅,支離如我更可憐。
饞噇動使諸病入,冷坐亦復百憂集。彭殤瘠肥本自齊,此理祇許蒙莊知。
筯下萬錢無足取,廚薦三韭徒自苦。法士語飲應且憎,何如臥客懷中醉不譍。
婪酣任人嗤谷伯,何如辟谷高人師黃石。陳遵張竦枘鑿夫何為,彼此未可相是非。
七十老翁誰能促戚縛此戒,醉死病殂吾命在。
書生稟賦紙樣薄,平日扶衰惟粥藥。一日飲濕小嚙肥,河魚數日煩醫治。
佳辰府公約把酒,嚴斥廚丁預節口。借問主賓酬酢余,還許公榮袖手無。
厚味臘毒古不予,如作病何仍古詰。生世例非金石堅,支離如我更可憐。
饞噇動使諸病入,冷坐亦復百憂集。彭殤瘠肥本自齊,此理祇許蒙莊知。
筯下萬錢無足取,廚薦三韭徒自苦。法士語飲應且憎,何如臥客懷中醉不譍。
婪酣任人嗤谷伯,何如辟谷高人師黃石。陳遵張竦枘鑿夫何為,彼此未可相是非。
七十老翁誰能促戚縛此戒,醉死病殂吾命在。
書生體質像紙一樣單薄,平日只能靠粥和藥來調養身體。有一天沾了濕氣又吃了點肉,就連續幾天鬧肚子要請醫生治療。美好的日子里府公約我去喝酒,還嚴厲告誡廚師節制我的飲食。我想問在主賓敬酒應酬之余,能不能允許我像公榮那樣袖手旁觀不喝酒呢?味道濃厚的食物有害健康古人早有說法,古人也會質問這樣做會生病怎么辦。人活在世上本來就不像金石那樣堅固,像我這樣衰弱多病的人更可憐。貪吃會讓各種疾病找上門,獨自坐著也會憂愁不斷。長壽和短命、瘦弱和肥胖本質上是一樣的,這個道理只有莊子明白。一頓飯花費萬錢沒什么可取之處,只吃三種韭菜也只是自討苦吃。有德行的人對飲酒或許會厭惡,哪比得上醉倒在人懷中不回應的臥客呢。任由別人嘲笑像谷伯那樣貪婪酣飲,哪比得上像辟谷高人師從黃石公呢。陳遵和張竦行事不同又何必呢,彼此也不能相互指責對錯。七十歲的老翁誰能讓我受這戒酒的約束,是醉死還是病亡都聽天由命了。
稟賦:人的體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質。
扶衰:調養衰弱的身體。
飲濕:沾染濕氣。小嚙肥:稍微吃點肉。
河魚:指腹瀉。
佳辰:美好的日子。府公: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酬?。褐骺突ハ嗑淳疲褐附浑H應酬。
公榮:指劉公榮,晉人,飲酒不論貴賤,有人譏諷他,他說“勝公榮者不可不與飲,不如公榮者亦不可不與飲,是公榮輩者又不可不與飲”。
厚味臘毒:味道濃厚的食物有害健康。臘,同“昔”,長久。
彭殤:彭祖和殤子,彭祖長壽,殤子短命,這里指長壽和短命。
蒙莊:指莊子,莊子名周,曾為蒙漆園吏。
筯下萬錢:形容飲食奢侈。
廚薦三韭:指生活清苦,只吃三種韭菜。
法士:有德行的人。
谷伯:春秋時谷國國君,貪婪無厭。
辟谷:不食五谷,方士道家當做修煉成仙的方法。黃石:指黃石公,傳說張良曾得黃石公傳授《太公兵法》。
陳遵、張竦:西漢人,陳遵嗜酒好客,張竦生活節儉。枘鑿:比喻兩不相容。
促戚:局促、拘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晚年,身體衰弱多病。當時可能是府公邀請詩人飲酒,而詩人因自身身體狀況和對飲食健康的思考,引發了對人生諸多問題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飲食、健康與人生態度展開。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感悟和灑脫的性格。
行年七十有六,隨世名言則然。
應酬袞袞萬狀,變化離坎坤干。
人情曲折參錯,動靜多寡后先。
孰有孰虛孰實,無高無下無邊。
清明靡所不照,一語不可措焉。
先圣為是發憤忘食,某也何敢空度歲年。
桑麻迤邐入高原,級級差差水落田。
樹色自分深淺綠,山光都在淡濃煙。
竹輿漸近鐘鳴處,詩句來從鳥語邊。
又是一番新樣致,如何寫得十分全。
朝來衙集事還生,不覺文書幾上盈。
顧我塵埃敗佳思,羨君心跡得雙清。
也知靜色撩詩興,無奈蕪辭愧俊英。
得句已推三昧手,論交當拜十年兄。
疇昔登賢書,夫子持文衡。每見輒忽別,問端不能更。
一從齒周行,后先佐司成。未幾奉辟書,復接臺中評。
詞色陶春和,風味浥秋清。人生事好乖,歲晚意始傾。
云何千里去,一節湘中行。留行我無說,脫去公方榮。
人言轉輸重,我視錙銖輕。望之拾遺愿,公豈少此情。
向來否泰疏,上亦知忠誠。公身有內外,公意無虧盈。
雁來書可慰,細數新豐程。
大哉孔圣之言,哀樂相生不可見,傾耳聽之不可聞。
不見乃真見,不聞乃真聞。
子夏雖曰敢不承,實莫之承終于昏,誤認有子為師道。
曾子覺雖小,而悟孔圣之皜皜。
濯之暴之覺之虧,即濯即暴無不妙。
子思孟子亦近之,惜乎小覺而大非,其言多害道。
二子名聲滿天下,指其非者何其少,滋惑后學何時了。
安得朝家專主孔圣言,盡削異說明大道。
比一二十年覺者寖寖多,幾二百人其天乎。
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無非教。
君子不必相與言,雖在畎畝之中,默然即圣無他巧。
大哉孔圣之至言,罔極之德何以報。
老來多病盍歸休,祇為江山得少留。
萬頃澄波環勝境,千峰倒影漾中流。
十年兩作西湖長,一日同為北牖游。
預約他時官事了,與君重醉百花洲。
憶昔少年日,抗志期青云。
宦游三十載,所歷多艱勤。
四持湖海節,再餉江淮軍。
全家得飽暖,何以報吾君。
九衢燈火萬家春,嶺外風光自可人。
剩喜豐登好時節,會須打撲困精神。
嬉游要屬風流帥,衰懶何堪老病身。
勉意追陪非得已,由來憂樂本吾民。
早擅云間譽,唯公伯仲賢。
諫篇余祖烈,經學自家傳。
出處無余恨,哀榮得兩全。
善人今已矣,埋玉向新阡。
又持一節向東州,自怪平生欠此游。
勝地百年開鴈蕩,漏天千古瀉龍湫。
云生半岫輕隨足,泉落空巖急打頭。
卻恨昔賢無轍跡,謝公嶺上更遲留。
舟人指點長風沙,寂寞煙村三數家。
寒日熒熒照楓葉,霜風槭槭飛蘆花。
江頭景物自不惡,買魚沽酒時獨酌。
扁舟日日弄煙波,此生空羨漁家樂。
慨惜三朝老,忠勤一代師。
冕裳親奉日,鼎鼐手調時。
揖遜承三節,安危系一辭。
世平今似水,卻嘆哲人萎。
子猷猶愛竹,愛竹意已疎。著腳踏危機,肉相元未除。
要識竹情性,顧我求其初。是中儻虛明,處處我與居。
公侯胸中竹,不受富貴鋤。平生對此君,意足不愿余。
炎天憩斯亭,灑灑涼風諸。涼風不可招,招得還躊躇。
悠然忽相會,我適還似渠。明朝有公事,此意當何如。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客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囘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我愛荊溪擬卜居,萬家人物在蓬壺。
湖光瀲滟新磨鏡,山色蔥蘢罨畫圖。
顧渚茶甘風袂爽,石亭梅老月輪孤。
功名已矣君休問,一舸從教寄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