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遠堂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客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囘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天險東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為陽。
孤山不動嬰潮怒,客艇飛來說路長。
檻外煙云如出沒,坐中頃刻變炎涼。
裴囘頓覺塵纓絆,一曲滄浪酬月光。
東南的天險以長江為界限,支流分出來的暨水北面是陽地。孤山靜靜不動,卻遭遇潮水洶涌怒吼,客船飛速駛來訴說路途漫長。欄桿外的煙云時隱時現,座位中一會兒就變換了熱冷。徘徊間頓時覺得被塵世羈絆,用一曲《滄浪歌》來酬謝月光。
限:界限。
支分:支流分開。暨水:水名。陽:山南水北為陽。
嬰:遭受。
檻:欄桿。
裴囘:即徘徊。塵纓:塵世的束縛。
滄浪:《滄浪歌》,有超脫塵世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浮遠堂時,面對長江等自然景觀,聯想到塵世的紛擾,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表達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表達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離奇輪囷歲月長,猶見當年讀書意。
憶昔元美主文盟,一捧珠盤同受記。
七子五子廣且續,不放他人一頭地。
踽踽窮巷一老生,倔強不肯從世議。
破帽青衫拜孝陵,科名藝苑皆失位。
叔考院本供排場,伯良《紅閨》詠麗事。
弟子亦可長黃池,不救師門之憔悴。
豈知文章有定價,未及百年見真偽。
光芒夜半驚鬼神,即無中郎豈肯墜。
余嘗山行入深谷,如此青藤亦累累。
此藤茍不遇文長,籬落糞土誰人視。
斯世乃忍棄文長,文長不忍一藤棄。
吾友勝吉加護持,還見文章如昔比。
峻樹連云棧,層梯結構牢。
伏流芒屨濕,亂石馬蹄高。
黃葉飄金埒,青痕界雪濤。
身凌眾峰頂,登頓不辭勞。
一枕春婆夢,如君亦可悲。
人間無著處,天上有歸期。
光岳失英氣,江湖欠好詩。
莫愁身后事,跨灶有諸兒。
清賞追河朔,名園得郭西。
登臺蒼靄合,徙席綠陰齊。
地僻喧俱寂,花深徑欲迷。
塵勞如暫息,應此托幽棲。
霜天漠漠淡于波,月色連天一片和。
幽樹瘦疑秋士立,遠山平似曉煙抱。
夢殘猶苦雞聲喚,愁重難勝馬力駝。
十載征衫青未脫,祇余燕市酒痕多。
王城城西金火流,金星火星相聚謀。
火自燒火金燒金,乾坤日月星辰沉。
金枯火絕混沌死,獸蹄鳥跡盜賊起。
驀地擁出金芙蓉,芙蓉花上灌頂紅。
四方四角角棱棱,四方方界如畫屏。
一級七級高幾丈,氣勢排空不可量。
東西南北坐至仁,至仁約略千馀人。
莊嚴七寶金袈裟,黃金照我如日華。
大光明里人稽首,生人智慧大能久。
當時皇帝奔上天,至今碑記大漢年。
眼觀海水盈復竭,饑烏不啄西山鐵。
江流激激過侯灘,
更上山頭看打盤。
百歲老人親擊鼓,
城中憂樂不相干。
尚書海外訪碑回,六代江山幕府開。
畫舫煙波攤卷軸,名園賓客盛樽罍。
籌邊馀事知多暇,集古親編定費才。
可惜不留吳石在,學宮吟賞日頻來。
白楊楓葉俱零亂。舊恨大家難遣。記得年時小宴。京洛浮沉倦。
供愁又阻紅綾宴。落魄頻呼鸚盞。舌在猶須轉戰。何處吹簫管。
開爐無可做,大家團團坐。
坐久卻成勞,撥動爐中火。
火星忽迸散,內外俱照破。
一聲寒雁叫長空,云中道人正高臥。
驀忽翻身吐氣來,且吃胡餅十數個。
食飽多傷心,切忌向凈地上屙。
珠妝玉裹。秋窗肯被胭脂涴。西風一任橫塘過。時世妝成,笑煞櫻桃破。
莫道晚開輕自誤,爭春羞作嬌無那。歲寒刪盡閒花朵。獨自娟娟,位置晶簾妥。
曉來悲接夜來歡,安不人驚夢不還。
已御翔鸞天上去,委形空寄古樓山。
寶奩人去月空寒,百歲榮華忽蓋棺。
萬葉遺經香一篆,日華簾下與誰看。
北堂旁立兩青衫,六十春風愜笑談。
追遠亭前思不見,怨隨霜露滿山南。
興廢由來只靠天,
三郎往事亦堪憐。
湘江直下浯溪上,
翕霍于今五百年。
畢竟群龍以斗亡,其中劍齒特倡狂。
拚來白骨真無首,玄血從看化石黃。
天上能游地上行,當初山海若為情。
祿豐此日求遺卵,絕族倘能使再生。
湘湘未識羞,
獨坐抱箜篌。
貪學耆婆舞,
抬身拜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