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佛子嶺
岡回嶺轉翠相重,覓語酬山未了工。卻恐前生是摩結,此身今落花圖中。
岡回嶺轉翠相重,覓語酬山未了工。卻恐前生是摩結,此身今落花圖中。
山云之東東復東,一蓑寂歷鳴霜風。
儻來軒冕外物外,別有宇宙中扃中。
春容已自柳梢碧,人面未必桃花紅。
六十看看遽如許,世間白發何曾公。
擊碎珊瑚小作珠,鑄成金彈密相扶。
羅襦襟解春蔥手,風露氣涼冰玉膚。
并世身名楊氏子,舊家門戶北村盧。
知音未必能知味,曾遣青衫淚濕無。
曉蹕初催上壽班,東風連夜致人間。
九重春醉金鸞殿,萬歲聲幽碧玉環。
大地山河年谷熟,太平日月羽書閑。
明朝第一番花吉,并與瓊幡下虎關。
看書之眼看山腳,二事俱妨可奈渠。
藥自不能專忌蟹,酒吾甚愛未浮蛆。
處人間世每如此,微造物游誰與居。
衰病老來常態耳,莫教左右手孤予。
拄入風煙更一層,瘦藤對倚玉崚嶒。
左花右竹自昭穆,春鶴秋猿相友朋。
五畝園為終老計,半間云住在家僧。
蹲鴟生嬭菰如臂,莫道山翁百不能。
山入蒼州翠作層,何年鑿此玉崚嶒。
瀑從峭壁飛將落,雪沍蒼崖危欲崩。
寺老尚堪支古佛,地靈不肯著凡僧。
定應嫌客留名姓,云逼人寒一硯冰。
蠻觸追奔競一豪,市朝酣戰萬靈鼉。
齋房只在秋山外,吟卷自隨明月多。
問字人須煩謝絕,敲門僧亦莫誰何。
竹宮曾見神君否,且乞天瓢為挽河。
一杯麥飯灑悲辛,不盡煙蕪舊與新。
地下豈無擔板漢,世間但有乞墦人。
荼?芍藥幾何日,寒食清明又一春。
自是老懷多感慨,非干芳草負蹄輪。
共搜括中奇,邂逅瘦筇兩。
溪甘茶自香,雪盡梅更爽。
硯寒了佳娛,林迥答幽響。
日暮僧不歸,山云自來往。
酒醒開門雪滿山,徑穿疎竹上危欄。
溪山與我俱成畫,草樹惟梅大耐寒。
留伴夜深銀鑿落,莫緣春近玉闌珊。
老枝擎重供詩嚼,一洗相如渴肺肝。
何須不踏東華土,何須不吃吳山水。
同時輩流半霄漢,徑上銀臺披鳳尾。
幾曾禮部奏第一,十載青衫百寮底。
相公之甥逕甚捷,頭放稍低那得爾。
直不虎關非狂耶,胡不愛官幾歷詆。
吏銓教授古括州,管領風云二三子。
孔堂絲竹秋雨荒,弦誦瑯然頓盈耳。
深衣楚楚有古意,相對青燈夜分語。
六鼇云海渺何許,寶字森羅風日美。
人言欠渠揮翰手,倘及春江戒行李。
寒氈對客澹無欲,清夢不勞曾到此。
談經歸來喜津津,手洗翠缶香傾銀。
何以娛子白發親,梅花中有無邊春。
長松落落雪霜姿,欲往從之我所思。
剝啄始知摩詰病,推敲誰話賈僧詩。
可羞吾事蚊?等,坐失先生雞黍期。
細雨斷云秋晚路,此情猶有菊花知。
山翁不辦碧油幢,辦與秋風??老樁。
嚼雪未論香世界,眠云已愜月軒窗。
誰分兔臼玉千杵,不費鴻門璧一雙。
蚤晚乘槎問銀漢,呼童多釀酒成缸。
黃冠野服隨孤鶴,竹逕松岡共往還。
不肯避人當道筍,相看如客對門山。
窮居作計未為左,造物于吾本不慳。
徑掃石床供晝寢,自憐詩骨尚堅頑。
不緣青紫不明經,科目多慙舊兩生。
三豕魯魚曾未學,一蝸蠻觸已爭名。
棟梁材欲丘山重,滄海珠遺星斗明。
未必童烏能辨此,乃翁先已荷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