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龔養正二首 其二
百骸綴聯等非實,調虞小愆諸病入。
忘三彭仇念昔聞,作五禽戲瞢此術。
吾身甚羸心甚安,妻孥已捐今昔觀。
平生學力外生死,砭劑求工聊復爾。
百骸綴聯等非實,調虞小愆諸病入。
忘三彭仇念昔聞,作五禽戲瞢此術。
吾身甚羸心甚安,妻孥已捐今昔觀。
平生學力外生死,砭劑求工聊復爾。
身體各個部分相互連接,其實并非真實堅固的存在,調養稍有差錯各種病癥就會侵入。以前就聽聞要忘卻三尸神的仇念,卻懵懂不知五禽戲這種養生之術。我身體十分瘦弱但內心卻很安寧,妻子兒女之事都已放下,以今昔不同的視角看待。平生所學讓我看淡生死,找醫生治療也只是姑且為之。
百骸:指人的全身骨骼,這里代指身體。
調虞:調養。小愆:小的差錯。
三彭:即三尸神,道教認為人體中有作祟的三尸神。
五禽戲:是華佗創編的一種健身功法,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瞢:懵懂,不了解。
羸:瘦弱。
妻孥:妻子和兒女。
砭劑:砭石和藥劑,這里泛指治病的方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身體多病的時期,在經歷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后,對生死有了深刻的感悟,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看淡生死、內心安寧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看淡生死、超脫豁達的人生態度。其特點是將養生、道教文化與自身的生活感悟相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生命和健康的思考。
鵠版飛書到此山,
海簪重拾更彈冠。
畹中紉佩荒蘭葉,
石上移文蠹蘚瘢。
蕙帳煙空胎化老,
柏庭風起麝香寒。
至今門外潺湲水,
疑是幽人賦考槃。
冬來長夜數更籌,
耿耿青燈照客愁。
底事舟中能好睡,
覺來身已抵瓜州。
半璧殘山可奈何,
虞淵日挽魯陽戈。
小朝莫挽偏安局,
大節無慚正氣歌。
曾讀遺文欽凜烈,
相傳故里幸經過。
停舟渡口空懷古,
嗚咽灘聲感恨多。
自嘆百年客,離塵復入塵。
關山南徼路,風雨獨行身。
向物情俱淡,還家夢已頻。
須知千白璧,難買一陽春。
存衛府勛有是事,
下婢子品斯何心。
多少幽明不平處,
煩君端試指南針。
不憂老大鬢如銀,要問千秋以后身。欲殺埋甘青冢草,知還泛共綠波春。萬人學已能無敵,四壁家猶未是貧。皓月當天天不語,悠悠可有意中人。
碌碌無為章句囚,狂歌醉臥碧云秋。不諳生產千金子,自立功名萬戶侯。末俗幾曾逢笑口,古人未盡愿低頭。謫仙祗是能詩酒,已占人間第一流。
枕屏側。小玉催人弄笛。翻一曲、桃葉艷歌,恰似江南望江北。憑欄酉到戌,刪卻,黃昏也得。瑤階靜、梅萼半開,逗引疏香繡簾隙。
含顰幾朝夕。且暗掐經珠,輕拭琴漆。芳心早許梁園客。好佩玉雙贈,鏡菱雙照,鴛鴦成就到頭白。忍蹙損蓮額。
脈脈。展蘭席。嘆刻畫朝云,拋盡心力。春宵一刻黃金百。待燭下重見,鳳團親擘。教郎須記,繡枕畔,淚尚赤。
老眼驚看節物新,
今年更與酒杯親。
東山一道花如繡,
從此他鄉不是春。
山自蛾眉連大別,江從夾漢溯青神。
宅臨巴水憐才子,村赴荊門產美人。
亡國樓臺哀楚些,名家蘭芷競芳春。
莫辭接跡先賢傳,試屑龍岡玉作塵。
圣賢皆一道
十方常浩浩
當體即如來
何須苦脩造
我來宰斯邑,倏忽十月馀。縣庭紛聚訟,好懷那得舒。自春已踰夏,光景過隙駒。人生百年間,何為事區區。
今晨偶公出,廟門坐斯須。山光列圖畫,樹聲雜笙竽。欣然樂閒適,不受凡俗拘。吟眸豁無際,群峰環四隅。
愧匪廊廟器,亦非山澤臞。自甘牛刀試,民瘼何由蘇。所期歲豐稔,憂時嗟術疏。終當化淳俗,擊壤歌唐虞。
偶坐古廟垣,趁此公事馀。因得雅懷適,更喜吟眸舒。遐思山谷士,皎皎同白駒。形跡脫物外,聲名播中區。
自知志有在,凡欲無所須。肯立齊王門,所好異瑟竽。冥鴻不可弋,馳馬不受拘。何為書咄咄,謀拙守一隅。
機深計非左,嗜淺形自臞。當今圣明君,蒼生望來蘇。沾濡德澤廣,寬大法網疏。愿鼓南薰弦,至治如有虞。
獨抱離憂罷酒樽,更看連日雨傾盆。庭除汨汨深流潦,幾硯層層潤積痕。往事一編聊自詫,永懷千古向誰論。先生最是知音者,咫尺何由一扣門。
兩耳瀟瀟怯雨聲,三更起坐到天明。小濡自合通宵濕,大廈何由不日成。傾瀉只疑天漢竭,奔流深恐地維傾。會須萬里清風至,盡掃云陰放曉晴。
客居長日少人過,況復經旬積雨多。自愛窗前生綠草,不妨門外注銀河。頑云礙日能為沴,流潦因風解起波。為問郡庠周博士,此時官況定如何。
淮海龍飛入建康,金戈鐵馬凈欃槍。
不階尺土興如漢,盡革夷風治過唐。
三紀袞衣明日月,萬年陵寢肅風霜。
小臣瞻拜祠宮外,惟見參天樹色蒼。
一欄養就數窠花
卻辨牙牌定等差
我自色塵無染著
試將道眼看芳華
哲命天年本自貽,
若為五福具期頤。
義方端是長生藥,
安用金丹與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