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一
楚人一縷垂亡命,盡向秦庭哭得回。
楚人一縷垂亡命,盡向秦庭哭得回。
曉起思依依,
問春春欲歸。
酒嫌杯底淺,
花恨樹頭稀。
見客犬忽吠,
避人鶯亂飛。
醉呼童子去,
掩上小柴扉。
干蠱恢才刃,誰能貨殖私。人皆競毫發,我獨破藩籬。風雨空殘夢,池臺愴昔時。板輿臨穴處,行道亦興悲。
潤屋公馀事,能為人所難。蓼莪遺恨在,夜雨舊盟寒。家有書堪讀,囊無錢為看。情親悲不那,望絕旐飛丹。
向上一路滑,
壁立萬仞崄。
石火電光鈍,
定乾坤句錯。
水牯牛常甘水草,
麒麟只有一只角,
千手大悲難摸索。
惠州是生緣,
嘉州是得遇。
漳州走落水,
潭州沒去處。
為政風流者,
千山繞射堂。
兵收投袂后,
書掩斲輪旁。
劍匣多龍氣,
詩名已雁行。
慚予披褐客,
半似次公狂。
逼仄復逼仄,西經二崤山。山溜沖作道,巨石橫為關。
關門前,黑如許,西飄秦風東晉雨。南陵北陵事跡陳,遑識夏后兼周文。
止憶晉五帥,秦三臣,為晉勝,為秦奔。晉人雖墨衰,秦人亦素服。向師茫茫慟秦穆,老臣此時無淚哭。
出山一里路漸平,巨石夾道愁縱橫。君不見,山凹不特炎暑酷,瞥有野鷹來攫肉。
花下銷魂似渴饑,從來情性被花欺。長途仆馬顛連甚,猶令東園折杏枝。
遙看近折總同心,轉益相憐意轉深。已見枝頭春色減,莫教馬上日光侵。
孟夏風物美,命儔訪凈域。咫尺鄰韜光,微雨泥游屐。荏苒至仲冬,夢繞北山北。幸茲氣候暖地鮮,冰雪積乘興續前。游踽踽,行蹤僻。落葉踏有聲,衰草踐無跡。輿夫各賈勇,上上徑益仄。猱升達峰腰,螺旋入林隙。遂登最高頭,靈境金仙辟。山門毀劫火,佛像委路側。莊嚴易變遷,流峙何終極。憑虛恣勝賞,蕭然塵慮滌。近眺西子湖,波光漾空碧。遠瞰錢塘江,潮痕凈如帛。空山作睡態,老木含霜色。藤枯綴果紅,竹密翳云黑。馴禽暗窺人,癯僧出伺客。汲泉烹苦茗,獨酌意良得。但知天地寬,不覺身世窄。掀髯動清興,拈毫思疥壁。勝地富詩材,奇景絀筆力。下山近黃昏,鶴唳諸天寂。
堂下簸錢歸后,微風送彩云。柳陌凝妝荷鏡暗,鈿合當胸鳳紙新。水邊怨麗人。
月魄催裁歌扇,壺冰懶比針神。行雨荒臺驚短夢,出塞哀弦疑舊恩。鶯花非去春。
山林容我病,道路憶君長。
忽枉瀟湘句,中含屈宋香。
細參同晤語,深卷勝書行。
歸棹知非遠,胡為苦念鄉。
美人結飛珰,明月何皠皠。間之珊瑚枝,其繅以五采。此物曷致之,錫貢自南海。有材茍適用,無幽不見采。
嗷嗷眾赤子,望望將告誰。詩人詠豈弟,奔命何可遲。馭促馬則疲,水煩魚不滋。往者皆謂然,來者能忽思。
西望姑蘇臺,近臨百花洲。白露正為霜,行人不可留。但感鴻雁集,不傷麋鹿游。月明歌子夜,民生庶其廖。
遠客京城中,賴有之子并。出處靡不俱,豈異形與影。俛仰忽不樂,暌離生俄頃。執手臨路岐,語語不知永。
明明天上月,既盈還復缺。聚散諒如斯,無為旸內熱。同氣恒相求,豈限吳與越。精靈風然合,不見雙巨闕。
把卷松陰鎮日眠,
渾忘三月落花天。
子規夜半啼明月,
細雨清晨潤綠田。
滌硯偶尋山曲澗,
烹茶每乞寺僧泉。
心如止水原耽靜,
不問人間擾擾緣。
楓冷落吳江,漾漣漪一鏡,澄清初曉。云夢到瀟湘,芙蓉外、一段清愁難掃。蒼茫獨立,半空飛下魚云小。舊日蓮塘零落盡,剩有蘋花蓼草。
蘆汀荻渚舟橫,問季鷹歸未,莼鱸誤了。落日古荒灣,西風里,空溯浣衣人到。馀情渺渺,洞庭木葉波生悄。行遍陂塘三十六,消盡秋心多少。
見郎真欲去,郎去攜郎手。問郎幾時歸,郎去念儂否。
灼灼桃李花,翩翩堤上柳。去去日以疏,逐處留人久。
雙淚從此枯,瘦骨?速朽。任郎歸不歸,終當為郎守。
荒城遺跡在,
眺望欲沾巾。
舊冢連新冢,
今人雜古人。
斷碑多作礎,
枯木盡為薪。
回首東風路,
年年草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