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呼從者折杏花口示二絕
花下銷魂似渴饑,從來情性被花欺。長途仆馬顛連甚,猶令東園折杏枝。
遙看近折總同心,轉益相憐意轉深。已見枝頭春色減,莫教馬上日光侵。
花下銷魂似渴饑,從來情性被花欺。長途仆馬顛連甚,猶令東園折杏枝。
遙看近折總同心,轉益相憐意轉深。已見枝頭春色減,莫教馬上日光侵。
第一首:在花下因杏花而神思恍惚,像是饑渴般難以自持,向來性情總被這花牽動。長途跋涉中仆役與馬匹都困頓不堪,我卻仍讓他們去東園折取杏枝。第二首:無論是遠遠凝望還是近前折取,愛花的心意始終相同,越是憐惜這花,情感便愈發深沉。已經看到枝頭的春色漸減,莫要讓馬背上的日光損傷了它。
銷魂:因過度動情而神思恍惚。
顛連:困頓、顛簸。
同心:心意相通,指對花的喜愛之情一致。
轉益:更加、愈發。
莫教:不要讓。
侵:這里指日光照射損傷。
創作于詩人旅途之中,時值春季杏花盛開。詩人雖長途跋涉、仆馬困頓,仍因深愛杏花而命從者折取,即興口授此二絕以表對春光的憐惜。
詩以折杏花這一小事為切入點,通過旅途勞頓與愛花惜春的對比,展現詩人細膩的情感與對自然之美的珍視。語言自然真摯,情感層次遞進(從‘銷魂’到‘相憐意深’),是一首以小見大的抒情佳作。
莫問蒲萄出月支,不緣瓜棗訪安期。
輕紅滿地人慵掃,空翠霑衣雨足時。
松蔭晴泉聽落澗,蟬嘶晚吹助裁詩。
公乎此去歸廊廟,無用山中怨鶴為。
氣清水秋,骨寒木槁。
青眼柳春深,白頭山雪早。
具大人相也空落不驚,有大力量也風吹便倒。
個些妙處難傳,向道畫工草草。
蒲寒柳衰,融懶顧癡。
坐穩實逾劫,心空佛是誰。
明而了妙,微而入離。
天清河漢闊,露冷斗杓垂。
借伴而來應供,分身在處成規。
百草頭邊春浩蕩,黃鶯之語對華枝。
智靜用沖,道明體空。
清白轉色,幽微借功。
一乘句里那回互,百草頭上還疏通。
虎頭之顧,牛頭之融。
且癡且懶,不謀而同。
是兮不是,別兮不別。
水冷涵秋,山寒帶雪。
傳家之印兮中間無文,常用之針兮兩頭無穴。
游世之身云月閑,說禪之口河漢決。
自然隨順因緣,向道不乖時節。
豹隱猶遮霧,鸞棲遂及瓜。
綠林方在境,彩服徑還家。
世路久來險,人情何用嗟。
胸中自丘壑,樂處是生涯。
舊游蘭若盡英才,坐上高談亦壯哉。
老去語音雖記憶,眾中容貌各驚猜。
津亭夜雨故人少,樽酒燈花鄉信來。
茂苑相逢話京洛,柂樓猶喜待春回。
寒木高蘿幾曲溪,斷碑零落臥荒祠。
澄潭想像云頭涌,懸瀑依稀雨腳垂。
地軸漫煩龍虎戰,天符那得鬼神私。
茫茫造物殊難曉,要是為霖自有時。
萬里天南客,三年日至歸。
群陰雖久否,吾道豈終微。
顧我民稱逸,如君遁正肥。
鯨魚波浪穩,云翼有時飛。
諸將爭傳檄,群兇尚阻兵。
天旋黃屋正,日轉赤墀明。
喪亂多妖孽,經綸貴老成。
鯨鯢終必戮,草木已知生。
杳杳冥冥,寒雁影沒而秋遠煙青。寂寂惺惺,老蠶繭就而風高葉零。
天機靜時活,道環虛處靈。瀛之涵,崧之鎮。干之健,坤之寧。
海運鵬摶,氣宇揚揚而吞舟魚蛻。霧披豹變,文章炳炳而嘯風虎猛。
少林之燈未續兮,洛陽人腰齊雪庭。黃梅之衣欲傳兮,狤獠祖步移碓程。
物不當情而冰凌腳快,鱗或燒尾兮電火氣腥。諸塵崝嶸乎影響,三昧游戲于眺聆。
跛跛挈挈也其行自信,哆哆和和也其言不輕。家法冷淡,子孫寧馨。
心歲寒而松柏試雪,色清白兮河漢含星。鳴陰之鶴癯而壽,巢蓮之龜小而齡。
棋局未散,柯爛樵丁。
吏道雖余事,人情要飽諳。
家風端自守,句法有同參。
南浦翻云浪,西山滴翠嵐。
折腰與趨走,政恐未能堪。
漆黑眸子,梔黃面皮。
智靜霽月相照,身閑野云不羈。
該抹把手陳尊宿,細膩點頭王老師。
針兮線兮明聯暗綴,音兮律兮自拍獨吹。
你道是誰,芙蓉之孫兮丹出之兒。
登樓乘暇日,喚客共澆愁。
春去花猶發,陰濃雨未休。
和詩真冷澹,得句總風流。
能遣西鄰老,殊無陋巷憂。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煙然燭九衢香。
車聲馳道內家出,春色禁溝宮柳黃。
陵邑祇今稱虜地,衣冠誰復問唐裝。
傷心寒食當時事,夢想流鶯下苑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