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劉商觀奕圖 其二
爛柯山頭生白云,爛柯人去世空聞。楸枰有路縱橫列,石子如星黑白分。寂寂中流方對壘,迢迢出塞未成軍。當時一著安劉氏,四老應宜策上勛。
爛柯山頭生白云,爛柯人去世空聞。楸枰有路縱橫列,石子如星黑白分。寂寂中流方對壘,迢迢出塞未成軍。當時一著安劉氏,四老應宜策上勛。
雁背云低,鷺肩風冷,新寒初壓品簾。正花殘短徑,葉打空檐。登高已在重陽后,況瀟瀟、暮雨愁添。憑欄處,峰迷螺影,月暗犀尖。
客有魯直文潛。向芭蕉聲里,捻斷吟髯。念小山人散,桂老淮南。水嬉舊事渾難問,笑韓郎、句剩香奩。今宵醉把,彩箋同擘,金碗頻拈。
人間曾見署書奇,蠹卷殘箋復此詩。
想像蘭臺供奉日,風流文采更輸誰。
六十年來片墨新,品題珍重惜詞人。
不知萬卷樓空后,多少珠璣委路塵。
使君終日倚朱欄
綠樹高樓掩映間
自有碧江無限好
荊州佳境不須山
被擁聽秋雨,兒扶上夜香。
甑炊霜后稻,糟漬社前姜。
馬病空思路,僧歸卻住房。
風扉久嘔軋,錯認櫓聲長。
誰識跫然空谷音,
鴻泥重印費追尋。
蠹應驕我藏書穴,
雀似知公閉戶心。
數驛江淮歸路近,
半庭雨雪過年深。
相攜不少龍門客,
惆悵云封翰墨林。
陌上行人怪府公。還是詩窮,還是文窮。下車上馬太匆匆,來是春風,去是秋風。
階銜免得帶兵農。嬉到昏鐘,睡到齋鐘。不消提岳與知宮,喚作山翁,喚作溪翁。
絕域三冬暮,
寧辭酒碊空。
漫看年少樂,
不與故園同。
殊俗還多事,
生涯獨轉蓬。
梅花萬里外,
疏放憶圖窮。
官閣新閒許著書,
千窮百巧總關渠。
野塘一鏡徘徊頃,
自嘆郎潛發更疏。
漢皇登嵩山,山中呼萬歲。山神不解諛,未免疑真偽。
明祖登茲山,山名與之符。不知空山里,曾效嵩呼無。
于今山色青瞢瞢,萬仞巨右千盤松。真人所到即名勝,云氣非復尋常同。
嗚呼,三百年,明祚畢。崇禎十七外,止有福王一。
回首燕京萬壽山,可憐龍馭徒蕭瑟。豈若茲山掩薜蘿,千秋萬歲總嵯峨。
太平草木多佳氣,莫問前朝事若何。
半枕新涼,破好夢一聲白鳥。遠鐘歇、曙色霏微,殘鶯啼上林杪。簾幕重重、次第捲,云屏曲曲瀟湘曉。看露濃香細茉莉,又開多少。
淺暈才施,薄鉛不御,衫子裁纖縞。更青青、非霧非煙,眉山兩點慵掃。倚紗窗、梧竹澄鮮,弄薰風、悠揚未了。正深閨永晝如年,問津誰到。
南園此日,滿地綠陰虧蔽,有芳蕖曲沼。乍微雨收痕,翠蓋孤擎,紅衣雙笑。冰井敲殘,紋楸彈罷,倦聽高柳玄蟬噪。覺小院無人愈清悄。簟紋似水,瑯玕幾度欹眠,釵鳳墜盤云攪。
歸來庭戶,嬌困難禁,繡帶羅裙裊。最是溫泉新浴,玉軟花慵,侍兒扶起,風姿偏好。晚涼初薦,輕容重換,碧欄干外梳頭處,恰團圓、好月來相照。坐看夜色天階,戲撲流螢,輕羅扇小。
落紅已拂雕闌近,入手枝低。莫肯高飛。費盡東風著力吹。
分明燕子銜來到,因甚差池。墜在污泥,惹動游絲不自知。
大磧千里平不頗,陰山雪流為眾河。土人知風不知雨,亢旱不死田中禾。
三伏濃陰偶一見,或飄點滴無滂沱。今年六月忽大霈,天公有意脫臼窠。
云雷之師赴新令,向所未到初經過。霹靂一聲聊小試,亂啼兒女驚翁婆。
雖然揮灑無半刻,墻津屋潤庭生波。須臾云散皎日出,綠楊高柳新枝柯。
天清地曠靜氛翳,平沙貼地無坑窩。人言兩隨使君至,洗滌戈壁除煩苛。
此言孟浪不足道,少見多怪訛傳訛。皇王德化近及遠,窮荒漸喜陰陽和。
豈有人煙富生聚,可無雨露銷沈痾。貪天之功圣所棄,慎無出口高明訶。
追陪強韻思猶遲,寄語疏林恐未知。
酒半尋香攀近蕊,夜分然燭照高枝。
莫愁花浪翻天遠,且看鮫鮹剪玉宜。
冠冕眾芳歸獨步,固應桃李不同時。
通身只是一張口,
百煉爐中袞出來。
斷送夕陽歸去后,
又催明月上樓臺。
閑情從杖屨,幽意滿林塘。秋近氣先冷,春來風自香。芷蘭成佩玉,茅葦當雕梁。
一念渾枯木,能隨柳絮狂。身墮樊籠里,心游浦溆邊。晚風傳牧笛,落日漾漁船。山接無窮樹,江連不盡天。憑誰圖此景,髣髴似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