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楊五川觀察遺墨
人間曾見署書奇,蠹卷殘箋復此詩。
想像蘭臺供奉日,風流文采更輸誰。
六十年來片墨新,品題珍重惜詞人。
不知萬卷樓空后,多少珠璣委路塵。
人間曾見署書奇,蠹卷殘箋復此詩。
想像蘭臺供奉日,風流文采更輸誰。
六十年來片墨新,品題珍重惜詞人。
不知萬卷樓空后,多少珠璣委路塵。
世間曾見過您題署的書法奇絕,如今在蟲蛀的書卷、殘破的信箋上又見到這首詩。想象您在蘭臺任職時的歲月,那風流文采有誰能比?六十年過去,您的片紙墨跡依然新鮮,人們品評題識,滿是對您這位詞人的珍惜。不知萬卷樓空之后,還有多少珍貴的文字散落在路邊塵土中。
署書:題署的書法作品。
蠹卷:被蟲蛀蝕的書卷。
蘭臺:漢代宮廷藏書處,后泛指文臣任職的機構,此處代指楊五川當年任職的文職。
品題:評論、題識。
珠璣:本指珍珠,此處比喻楊五川珍貴的文字作品。
此詩為作者題詠楊五川觀察遺留的墨跡而作。楊五川或為作者所推崇的前賢,其生前以文采風流著稱,然歷經六十載歲月,其墨跡多已散失,僅存殘卷。作者見此殘箋,追憶其當年風采,感慨文墨傳承之不易,遂作此詩。
全詩圍繞楊五川遺墨展開,既盛贊其文采之盛,又悲嘆遺墨之散,體現了對前人文脈傳承的關注。語言凝練,情感真摯,于細節中見歷史滄桑感。
五色云中鳴玉磬,千花臺上禮金仙。
今古相傳,昌陽勝地,好修六度三壇。休心絕慮,頤養紫金丹。玉洞收歸萬化,昆岡上、風月珊珊。云光聚,三田結秀,返老變童顏。玄關牢鎖閉,金嬰玉姹,仙詔追攀。掛六天如意,復采芝蘭。杳杳長天高舉,飄飄聚、羅列仙班。君知否,緣深行廣,達道本非難。
君家舊屋我曾到,秋圃新堂今始聞。種菊編籬乘細雨,攜琴移席候晴云。無錢陶令懷清節,衣錦韓公樹大勛。碑記好邀劉處士,細論出處著高文。
病多諳藥性,吟苦識詩情。
記得前生住碧城,御風挾電九霄征。重斟今夜花間酒,一訴當年別后情。語接春風筵忽散,月臨秋水雁空驚。恍聞云外箏聲急,隔葉難尋百囀鶯。
把酒燈前欲問伊。此生何日解雙眉。廿載交游今已矣。來世。來生飄渺更難期。萬事不如杯在手。醇酎。舉觴不醉反生悲。那更一寒寒澈骨。矮屋。窗前夜雪正霏霏。
已愛觀音遠俗塵,鷲峰林壑更清新。不辭遍歷安禪地,要使溪山識主人。
臥榻便幽賞,虛廊接瞑移。樹云低繞棟,階雨下通池。病間琴相得,心勞硯獨知。商歌激流楚,惆悵北山期。
癯自從肥窺戰勝,清操冰玉呈孤瑩。負義封侯自烈然,塵埃詎為如鉤應。
學道何妨只在家,謾栽花草記年華。個中本自無榮悴,浮世何曾似落花。
館閣新銜畎畝情,南來初幸及秋成。彫籠慧鳥知人意,終日能呼萬歲聲。
陽春微露痕,都在老梅根。冰雪好同潔,杏桃空自繁。吟詩扶短杖,移席了殘樽。舊住南山下,花時不出村。
南方有佳人,天質辭紅妝。素手映輕雪,明珰照羅裳。二月千花開,笑語春風香。盈盈水晶簾,丹云貫疏房。自倚絕世姿,鬒鬟不能霜。秋葉鳴西樓,城烏啼夜涼。高節良自固,諒不悲年芳。
墻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墻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墻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文字雖清事,酒間并可刪。時偏宜冷夜,人半似秋山。防醉茶居勝,矜奇畫自慳。欲行君且住,留與月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