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資歷較淺的年輕人。
1.私獻。
1.詳細。
1.偏僻的小巷。
2.指妓院。
1.曲似,完全相似。
1.不正。
1.遍謝。
1.猶昧心。
2.悉心。
1.邪行。
1.不直的跡象。指行為不軌。
1.指酒。
1.門上的環紐。
1.見"曲縣"。
1.曲曲折折的洞穴。
1.囿于一隅之學。亦指學識淺陋的人。
2.猶邪說。
3.猶曲筆。歪曲事實的筆法。
4.歪曲學術。參見"曲學阿世"。
1.歪曲自己的學術,以投世俗之好。
1.做學問不入正道,行為奸邪不正。
1.順從;曲從。
1.婉言。
2.猶曲解。
3.違心的話。
1.曲折的湖澤。
1.猶私宴。多指宮中之宴。
1.同"曲宴"。
1.曲形的食品盒。
1.形容十分恭順。
1.彎腰。表示謙恭。要,"腰"的古字。
1.猶環堵之室。指簡陋的房舍。業,筑墻版。
1.下巴骨微向前伸。
中國說唱藝術的總稱。以說和唱為主要藝術手段,輔以動作、表情、口技等來敘述故事,描繪人物、情景,表達思想感情。一般以第三人稱的敘述為主,第一人稱的代言為輔,分說的、唱的、有說有唱的三種類型。演出時多為一至二三人,歌唱時常由演員自彈(奏、擊)自唱。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彩唱等,音樂曲式有聯曲體、板腔體和單曲體。唐代已成為獨立的表演藝術形式。現代曲藝,按歷史源流和形式特點,可分為評話、彈詞、大鼓、琴書、道情、相聲、牌子曲、快板、時調小曲以及少數民族曲藝等類別,約三百余種。
中國說唱藝術的總稱。以說和唱為主要藝術手段,輔以動作、表情、口技等來敘述故事,描繪人物、情景,表達思想感情。一般以第三人稱的敘述為主,第一人稱的代言為輔,分說的、唱的、有說有唱的三種類型。演出時多為一至二三人,歌唱時常由演員自彈(奏、擊)自唱。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彩唱等,音樂曲式有聯曲體、板腔體和單曲體。唐代已成為獨立的表演藝術形式。現代曲藝,按歷史源流和形式特點,可分為評話、彈詞、大鼓、琴書、道情、相聲、牌子曲、快板、時調小曲以及少數民族曲藝等類別,約三百余種。
1.謂曲解法律條文以議罪。
1.歪曲原意的翻譯。
1.委曲己意而奉承別人。
2.盡情;盡意。
3.曲折委婉的用意。
1.同"曲意逢迎"。
1.亦作"曲意奉迎"。
2.違反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別人的意思。
1.見"曲意逢迎"。
1.同"曲意逢迎"。
1.城門外層的曲城。
1.樂曲。
1.亦作"曲引錢"。
2.一種酒稅。
1.曲折隱晦。
2.曲折隱微處。
3.蓄意隱諱。
1.樂曲。
1.多方謀求。
1.向上跳。《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魏犫束胸見使者﹐曰'以君之靈﹐不有寧也。'距躍三百﹐曲踴三百。"杜預注"曲踴﹐跳踴也。"孔穎達疏"曲踴﹐以曲為言﹐則謂向上跳而折復下。"一說為橫跳。《左傳杜解補正》引邵寶曰"躍踴者﹐皆絶地而起﹐所謂跳也。距躍﹐直跳也。曲踴﹐橫跳也♂跳必先直而旋﹐故不曰橫而曰曲。"后用以泛指跳躍﹐表示奮厲的氣概。
1.曲意寬容。
1.委屈。
1.彎繞。比喻隱晦,不顯明。
1.偏僻的角落。
1.多方曉諭。
1.間接領悟。
2.間接譬喻。
1.曲意稱贊。
1.曲加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