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隱藏在內心的感情。
1.猶言驥伏鹽車。
1.良馬。
1.亦作"騏麟"。
2.傳說中的獸名。即麒麟。
3.良馬。
1.藥名。又名血竭。麒麟竭木的樹脂,狀如干血,色黃而赤,味微咸甘,似梔子氣。可研作粉,入丸散中用。
1.見"騏驎"。
1.亦作"騏駵"。
2.青身驪文而黑鬣的馬。
3.泛指駿馬。
1.馬名。
1.身有青黑斑紋而左足白的馬。
1.戰馬掀起的塵埃。喻戰爭氣氛。
1.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常騎白鹿或乘白鹿所駕之車。見晉葛洪《神仙傳.衛叔卿》﹑《魯女生》◇因以"騎白鹿"指仙人行空之術。
1.謂跨坐在巖石上向前移動。
1.指騎兵訓練。
1.指騎曹參軍一類的小官。
1.《晉書.王徽之傳》載"徽之字子猷。性卓犖不羈,為大司馬桓溫參軍,蓬首散帶,不綜府事。又為車騎桓沖騎兵參軍,沖問'卿署何曹?'對曰'似是馬曹。'又問'管幾馬?'曰'不知馬,何由如數!'又問'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后以"騎曹不記馬"指有名士習氣,不理事務。
1.騎兵長官之一。
1.見"騎鯨"。
1.騎馬駕車。
2.騎馬或其它動物。
1.騎馬奔馳。
1.典出漢劉向《列仙傳.琴高》"琴高者,趙人也。以鼓琴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術,浮游冀州涿郡之間二百余年◇辭入涿水中取龍子,與諸弟子期曰'皆潔赍待于水傍﹐設祠。'果乘赤鯉來,出坐祠中,且有萬人觀之,留一月余,復入水去。"后因以"騎赤鯉"為詠仙術的典故。
1.猶騎置。
1.古代軍中的一種騎在馬上演奏的器樂合奏。
1.騎馬跟從。
1.騎馬前導。
1.騎馬作戰。
1.指督率騎兵的軍官。
1.加蓋在騎縫處的印。
1.指弄玉﹑簫史乘鳳事。傳說春秋時秦有簫史善吹簫,穆公女弄玉慕之,穆公遂以女妻之。史教玉吹簫作鳳凰聲,后鳳凰飛止其家,夫妻俱乘鳳凰飛去。見漢劉向《列仙傳》。
1.馬夫。
1.指騎兵和長柄兵器。
1.宮中值夜警衛。
2.星宿名。
1.謂仙家﹑道士乘鶴云游。
2.猶言騎鶴上揚州。
1.同"騎鶴上揚州"。
1.同"騎鶴上揚州"。
1.同"騎鶴上揚州"。
1.同"騎鶴上揚州"。
1.同"騎鶴上揚州"。
1.同"騎鶴上揚州"。
1.喻做危險事。語出《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
1.猶言騎虎難下。
1.指夜騎時照明的燈火。
1.茶名。清明前后采制。
1.見"騎箕尾"。
1.見"騎箕尾"。
1.騎兵將領。
1.見"騎鯨"。
1.亦作"騎京魚"。《文選.揚雄》"乘巨鱗﹐騎京魚。"李善注"京魚﹐大魚也﹐字或為鯨。鯨亦大魚也。"后因以比喻隱遁或游仙。
2.亦作"騎鯨魚"﹑"騎長鯨"。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禹穴見李白"清仇兆鰲注"南尋句﹐一作'若逢李白騎鯨魚'。按騎鯨魚,出《羽獵賦》。俗傳太白醉騎鯨魚﹐溺死潯陽﹐皆緣此句而附會之耳。"后用為詠李白之典。
1.亦作"騎鯨李"。
2.指李白。
1.見"騎鯨客"。
1.騎兵部隊。
1.騎馬入侵之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