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好的情思。
1.《易》傳之一。以卦象為根據來解釋卦辭。
2.大道﹐常理。
3.猶天象。舊指日月星辰運行等天文現象﹐有時亦指氣象現象。
4.動物名。即象。
1.從象口中拔牙。比喻不好惹;惹不起。
1.一種巨大的木制象棋模型。進行棋賽時﹐將大象棋盤懸掛于壁﹐通過移動和懸掛棋子﹐反映雙方走子的情況﹐供觀眾觀看。常用于表演賽。
1.編管吹奏樂器名。其形參差象鳳翼?!稜栄牛寴贰?大簫謂之言。"郭璞注"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邢昺疏引李巡曰"大蕭﹐聲大者。"一說二十四管﹐見《廣雅.釋樂》。
1.太白星的別名。
1.大與小;大或小。
2.指尊卑或長幼。
3.謂大小的程度。
4.偏指大或小。
5.猶多少。引申指情況。
1.偌大;多么。
1.指西漢今文經學家戴德與其侄戴圣。二人同受《禮》于后蒼,德傳《禮》八十五篇﹐稱《大戴禮》;圣傳《禮》四十九篇﹐稱《小戴禮》。見《漢書.儒林傳》。
2.指宋戴述﹑戴迅兄弟。二人并習程頤之學﹐時稱大小戴。門人合刊其文﹐稱《二戴集》。
1.指唐代詩人杜甫和杜牧。
1.指廣東南部珠江口的大虎山和小虎山。兩山相峙如門﹐稱虎門﹐為海防要塞。
1.舊時對人家女兒的敬稱。
2.特指長女。
1.即《大戴禮》﹑《小戴禮》。
1.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擅長書畫﹐世稱"大米"與"小米"﹐合稱"大小米"。
果樹果實產量在年際間出現明顯差異的現象。是果樹生長與結果、養分積累與消耗不協調的結果。
指三國魏后期詩人阮籍及其侄阮咸。兩人都名列竹林七賢”,世稱阮籍為大阮,阮咸為小阮。
1.即大山小山。
1.指宋宋庠﹑宋祁兄弟?!端问罚纹顐鳌?祁字子京﹐與兄庠同時舉進士﹐禮部奏祁第一﹐庠第三。章獻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而置祁第十。人呼曰'二宋'﹐以大小別之。"后因稱兄弟齊名者為"大小宋"。
2.指元宋知柔與族弟子貞。
1.北宋文學家蘇軾及其弟蘇轍﹐俱有文名﹐世稱"大蘇"與"小蘇"﹐合稱"大小蘇"。
1.指漢今文《尚書》學者夏侯勝﹑夏侯建『初﹐伏生以《尚書》授濟南張生及歐陽生。夏侯勝之先夏侯都尉從張生受《尚書》﹐以傳族子始昌﹐始昌傳勝。勝傳從兄子建﹐建又事歐陽高。由是《尚書》有大小夏侯之學。見《漢書.儒林傳.夏侯勝》?!稘h書.藝文志》有《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篇。
①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及其族弟謝惠連。世稱謝靈運為大謝,謝惠連為小謝。②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和南朝齊詩人謝fe4d?。腥Afe4dI活的時代在謝靈運之后,故有人稱他為小謝。
1.指明沈度及弟粲。沈度﹑沈粲皆善書﹐同官翰林﹐時號"大小學士"。見《明史.文苑傳二.沈度》。
1.稱年齡略大的童仆。
2.指男孩子。
1.古代軍隊中次于將軍的將領。
2.軍銜的一級﹐為校官的最高級。
1.跟"小寫"相對。(1)漢字數目字的一種筆畫較繁的寫法﹐如"壹﹑貳﹑叁﹑肆﹑拾﹑佰﹑仟"等﹐多用于帳目和文件中。(2)拼音文字字母的一種寫法﹐如拉丁字母的a﹑b﹑c﹐多用于句首或專名的第一個字母。
1.謂支解人體。
1.志向大﹐有抱負。
2.謂傲慢自大。
3.復姓。《古今姓氏書辨證.十四泰》引《英賢傳》謂楚臣大心為令尹得臣之子。其孫以王父字為氏。楚襄王時有大心子成,為黃邑大夫。
1.黎明。
1.大潮。
中國東北西南向主要山脈,地勢二、三級階梯的界線。除北端在黑龍江外,斜貫內蒙古東部。拔1100~1500米。最高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山頂渾圓。西坡緩,逐漸向內蒙古高原過渡;東坡逐級下降到東北平原。南段為中國內、外流區分界。中國最大的林區。
1.大規模興建土木工程﹐多指蓋房子。
1.星宿中大而亮者。
2.喻杰出的人物。
3.指啟明星。
也稱大猿”。哺乳綱,猩猩科。體軀壯大魁偉,體高可達18米。前肢比后肢長,無尾。經馴養,能掌握一定的手勢語言”。分布在非洲西部和東部。
1.重刑。多指死刑。
2.施重刑用的刑具。
3.大型。型﹐鑄造器物的模型。
1.遠行。
2.廣為推行;普遍流行。
3.行大事。
4.古代接待賓客的官吏。
5.古代稱剛死而尚未定謚號的皇帝﹑皇后。 6.高尚的德行。
1.指商品的一般市場價格。
1.對剛去世的皇帝的敬稱。
1.對剛去世的皇后的敬稱。
1.周官名。主管天子諸侯間的重大交際禮儀。
1.指太陽系的九大行星。詳"行星"。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行政區的最大一級﹐介于中央與省級之間。共分為華北﹑東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個大行政區﹐并設立大行政區一級行政機構。1954年撤銷。
1.形狀或規模大的。
1.世家;大族。
2.指人多的姓。如張﹑王﹑李﹑趙等。
1.很大的幸運。
1.大荒之年。
2.兇禍﹐謂死滅。
1.長兄。
2.對朋輩的敬稱。
3.古代高麗職官名。
1.稱謂。北方婦女用以稱年歲小于自己的男子。
1.梵文mahavīra(摩訶毗羅)的意譯。原為古印度耆那教對其教主的尊稱。佛教亦用為釋迦牟尼的尊號。
2.稱大智大勇的人。
1.稱釋迦牟尼。
又稱貓熊”。哺乳綱,大熊貓科。外形似熊,頭較圓像貓,故名。除眼周、耳、四肢和肩部為黑色外,其余均為白色。喜獨棲,善爬樹,嗜食竹類植物?,F僅分布于中國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肅南部、陜西西南部。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哺乳綱食肉目的一科。體形較大,外形似熊,頭較圓像貓,故名;裂齒退化,臼齒咀嚼面變寬,以植物為主要食物。僅大熊貓一屬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