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很大的幸運。
1.見"瑤岸"。
1.白色的煙靄。
1.玉顏。美麗的容貌。
1.本指美玉,亦指美玉的色澤。
1.玉葉。比喻皇族的子孫。
1.仙人的衣服。
2.猶玉衣。指皇后的正服。相傳魏明帝母甄皇后幼時,每寢寐,仿佛見有人持玉衣覆其上。事見《三國志·魏志》本傳裴松之注引《魏書》◇用為稱頌賢后之典。
1.對他人的聲音或文字的美稱。
1.亦作"瑤瑛"。
2.玉的精華。
3.喻雪花或冰花。
1.見"瑤英"。
1.美玉。喻美好的詩文。
1.帝王的族系。泛指家世不凡的人。
1.月亮的美稱。
1.見"瑤蕊"。
1.玉簪。
2.借指美女。
3.比喻高而尖的山峰。
1.對人書札的敬稱。
1.指皇宮中的齋祀之所。
1.亦作"瑤瑆"。
2.玉制的酒杯。亦用為酒杯的美稱。
1.指帝王祭祀或冊封時所用的文書。
2.道家祈天時所書的符箓。
3.對他人詩文﹑信札的美稱。
1.玉杖。
1.玉制的枕頭。亦用為石枕﹑瓷枕的美稱。
1.華美的車子。
2.玉制的琴軫。借指琴。
3.指琴曲。
1.玉飾的箏。亦用為箏的美稱。
2.風箏的美稱。
1.亦作"瑤巵"。
2.玉制的酒器,亦用作酒器的美稱。
3.指美酒。
1.見"瑤卮"。
1.玉枝,傳說中仙樹的樹枝。
1.書套的美稱。亦指代書。
1.美好的資質或艷麗的容貌。
1.玉制的酒鐘。亦用作酒鐘的美稱。多借指美酒。
1.卷軸的美稱。泛指詩文。
1.明珠。
1.玉飾的琴柱。
2.干貝的一種。用江珧貝的閉殼肌制成?,?,通"珧"。
1.篆文的美稱。
分布于廣西、湖南、云南、廣東、貴州、江西等地的少數民族。約2137萬人(1990年)。用瑤語,無文字。通用漢文。信奉道教,崇拜多神。民間流行以石碑約法自律的習俗。傳統節日有達努節等。主要從事農業,兼事林業。
1.玉俎。古代祭祀﹑設宴時用以陳牲的禮器。
1.見"瑤樽"。
1.亦作"瑤尊"。亦作"瑤罇"。
2.玉制的酒杯。亦用作酒杯的美稱。
3.指美酒。
1.見"瑤樽"。
1.搖曳擺蕩。
2.輕揚高飛貌。
1.飄億蕩。
1.見"繇辭"。
1.亦作"繇詞"。
2.卦兆的占詞。繇,通"籀"。
1.由此,從此。承接上文,加以推論。繇,通"由"。
2.因此。繇,通"由"。
1.徭役和賦稅。繇,通"徭"。
2.明代賦稅之一。
1.由于。繇,通"由"。
1.事物發生的原因;來源。繇,通"由"。
2.從過去到現在。繇,通"由"。
1.從此。繇,通"由"。
2.于是。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繇,通"由"。
1.戍邊之役。繇,通"徭"。
1.歌謠風俗。繇,通"謡"。猶言民風。
1.占卜的文辭。繇,通"籀"。
1.自得貌。繇,通"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