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同祖的兄弟。
2.同一姓。亦指同姓之人。
1.圓粒狀丹藥。
1.謂封閉嚴密。
1.亦作"丸捍"。
2.古時制墨的一道工序,以摶板揉搓壓延墨劑。
1.以銅丸擊鼓。《漢書.史丹傳》"元帝被疾﹐不親政事﹐留好音樂?;蛑密惫牡钕漏o天子自臨軒檻上﹐雙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后以"丸鼓"用作帝王耽好聲色﹑荒于政事的典實。
1.見"丸搟"。
1.藥物制劑的一種,把藥物粉末加入賦形劑(如水﹑蜜﹑糊﹑液狀葡萄糖等),混合調制成圓粒形的成藥。
1.圓形發髻。
1.古代雜技名。表演時使用鈴和劍。
1.茂盛貌。
1.泛稱圓形粒狀的藥物。
1.蛋。
1.古代墨以丸計,故稱墨為"丸墨"。
1.一粒泥丸。
2.漢劉向《列仙傳.方回》"方回者,堯時隱人也……為人所劫,閉之室中,從求道,回化而得去,更以方印掩封其戶。時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門戶,終不可開。"后用為歸隱的典實。
3.漢王元說隗囂以兵守函谷關東拒劉秀"今天水完富,士馬最強……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見《后漢書.隗囂傳》◇用為守險拒敵的典實。
4.揉泥,團泥。
1.指中藥的丸劑﹑粉(散)劑之屬。
1.中藥的四種劑型"丸"指圓粒狀的藥丸;"散"指研末的藥粉;"膏"指外敷的膏藥,也指內服煎熬成粘稠的成藥;"丹"原指金石藥煉制的成藥,近代把部分精制的丸﹑散﹑錠等也稱為丹。
1.高大挺直貌。《詩·商頌·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毛傳"丸丸﹐易直也。"宋司馬光《相國魏忠獻韓公挽辭》"如何未黃發﹐壟柏已丸丸。"清納蘭性德《送施尊師歸穹窿》詩"突兀穹窿山﹐丸丸多松柏。"一說﹐圓如車蓋貌。
2.一團團。
1.用熊膽和制的藥丸?!缎绿茣氽珎鳌?母韓,即皋女也,善訓子,故行郢幼嗜學,嘗和熊膽丸,使夜咀咽以助勤。"后以"丸熊"為母教的典實。
1.圓粒形成藥,通稱藥丸。
2.揉制藥丸。
1.如丸轉動,比喻圓滑。
1.彈丸。
2.圓粒形的丹藥。
3.食品。將魚﹑肉剁成泥狀,加上佐料做成的丸狀物。如肉丸子﹑魚丸子。
4.泛指小球形的物體。
1.見"刓弊"。
1.亦作"刓敝"。
2.摩挲致損;磨損,損壞。
3.凋敝。
1.玩忽廢弛。
1.玩忽輕慢。
1.謂弊害。
1.磨損鈍弊。
1.《楚辭.九章.懷沙》"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為圜,……以言讒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圓"。把方的削成圓的。比喻改變忠直之性,隨俗俯仰。
1.殘碑。
1.研磨;刻削。
1.雕敝疲困。
1.磨損;碎裂。
1.損壞錯亂。
1.亦作"刓闕"。磨損殘缺。
2.猶敗壞。
1.見"刓缺"。
1.殘損疲弱。
1.雕琢修飾。
1.削剃。
1.圓滑,無棱角貌。
1.玩忽疏略。
1.謂因磨損而凝不清。
1.語出《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項羽﹞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謂羽摩挲侯印,不忍授人◇因以"刓印"喻吝于爵賞。
1.雕鑿。
1.雕琢。
1.猶流波。
1.見"汍瀾"。
1.亦作"汍蘭"。
2.淚疾流貌。
3.指流波。
1.淚急流貌。
1.見"紈褲"。
1.見"紈褲"。
1.亦作"紈绔"。亦作"紈褲"。
2.細絹制的褲。古代貴族子弟所服?!稘h書.敘傳上》"數年,金華之業絶,出與王許子弟為群,在于綺襦紈绔之間,非其好也。"顏師古注"紈,素也。綺,今細綾也。并貴戚子弟之服。"后因以借指富貴人家子弟,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