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彈丸。
2.圓粒形的丹藥。
3.食品。將魚﹑肉剁成泥狀,加上佐料做成的丸狀物。如肉丸子﹑魚丸子。
4.泛指小球形的物體。
1.見"只輪無反"。
1.比喻全軍覆沒。語本《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晉人與姜戎要之殽而擊之﹐匹馬只輪無反者。"亦作"只輪不反"﹑"只騎不反"。
1.見"只"。
1.亦作"只耦"。
2.單數和雙數。
1.見"只偶"。
1.見"只輪不反"。
1.謂千古無二。
1.語氣詞。表感嘆。
1.只管,只顧。
1.就這樣;只是這樣。
1.單日。
1.就象。
1.獨自一人。
1.縱使;即使。
1.僅僅是;不過是。
2.就是。
3.一直;一味。
4.表示輕微的轉折。不過;但是。
5.只因為。
1.見"只首"。
1.亦作"只手"。
2.誠然;實在。
1.亦作"只遜"。
2.蒙語jisun(顏色)音譯。元代內廷大宴時的官服。
1.只得;只好。
1.只須;只要。
《老學庵筆記》卷五載宋代田登做州官,不許提他的名字,因登”與燈”同音,就把點燈”叫成點火”,元宵節放燈,說成放火”,布告寫本州依例放火三日”◇遂用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比喻統治者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卻不許人民有一點自由。也比喻只管自己胡作非為,專制蠻橫,卻不許別人有正當的權利。
1.見"只孫"。
1.比喻獨特的見解。
2.圍棋術語。一眼。成片白子或黑子中之空隙﹐對手不能下子﹐但只眼不成活棋。
1.連詞。表示必要或充足條件。
2.直要;一味地要。
1.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1.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世因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喻持之以恒,終必有成。針,同"針"。功,亦作"工"。
1.單翅。
2.指孤獨的鳥。比喻婦人獨守空房。
1.謂孤獨無偶。
1.唯有,僅有。
2.連詞。表示必需的條件,現代漢語中下文多與"才"或"方"呼應。
1.一句話。
1.只因為。
1.總在;仍在。
2.就在。
1.見"只爭旦夕"。
1.亦作"只爭朝夕"。
2.力爭在最短時間內達到目的。
1.形容了解的情況不全面。
1.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1.袈裟。僧尼的法衣。
1.一個字。
2.借指點滴消息。
1.徒自,徒然。
1.要旨,主旨。
1.意思通達。
1.意味淡雅。
1.傳達命令的憑證。
1.美好的食物。常指養親的食品。
1.猶旨示。把意向表達與人。指信。
1.帝王的詔敕﹑命令。
1.調遣;指揮。
1.指美酒佳肴。
1.美酒。
1.用意和取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