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話傳說中的五星之精。
2.宋杜衍﹑馮平﹑王渙﹑畢世長﹑朱貫等五位老人的合稱。
3.見"五老峰"。
1.亦作"上材"。
2.上等的才能。
3.指具有上等才能的人。
4.上等的材料。
1.見"上才"。
1.舊稱皇帝裁決為"上裁"。
2.敬語,請對方裁決。多用于下對上。
1.謂在宴席中進獻菜肴。亦指在進餐時把菜肴端上桌。
1.秦李斯專權,為趙高所陷,下獄。伏誅前,顧其子曰欲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后因以"上蔡蒼鷹"為典,指不知激流勇退,以致罹禍而悔恨莫及。
1.謂牽犬臂鷹,出城打獵。
1.同"上蒼"。
上天;蒼天合掌擎拳謝上蒼|一片孝心,感動上蒼。
1.謂整隊出操。
1.站測,施行測刑。測,刑具名。
1.高明的計策或辦法。
1.層狀物的上面一層。多指建筑物。
2.指社會成員中地位高的那一部分人。
3.指組織機構中的上一級組織。
1.指專在上層機構或領導干部間周旋的作風。
1.指舊社會中處于優越地位的社會集團。
1.指演員或運動員出場。
2.泛指某種活動開始進行。
3.猶言上手,得手。
1.指開在舞臺右邊的門,為角色登場的出口。
1.戲劇用語。腳色登場時常先念韻語數句,謂之"上場詩"。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劇作家自撰。其內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齡及劇情而有所不同。念過上場詩,接著便自述姓名﹑籍貫﹑身份,或交代與劇情有關的人物和情節。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白發刁騷兩鬢侵,老來灰卻少年心。不思再謂皇家俸,但得自安抵萬金。老夫姓孟,雙名從叔,祖居汴梁扶溝縣人氏。"其中"白發刁騷兩鬢侵"等四句即為上場詩。
1.臣子到朝廷覲見君王,奏事議政。
2.君王到朝廷上處理政務。
1.漲潮。
1.登車。
1.舊時表奏函牘中表示謙抑的套語,意為有污尊長視聽。
1.謂開設學館。
1.欺騙。
1.宴鬼﹐祭鬼。
1.古禮﹐男子生﹐懸木弓于房門左邊。《禮記.內則》﹕"子生﹐男子設弧于門左﹐女子設帨于門右。"鄭玄注﹕"弧者示有事于武也。"后以"設弧"用作男子生日之典。
1.設置行馬。行馬﹐猶今之柵欄。語出《周禮.天官.掌舍》﹕"掌舍﹐掌王之會同之舍﹐設梐枑再重。"林尹今注﹕"杜子春云﹕行馬也。按行馬系以木交互而相連之﹐所以為障礙而禁人之行者。"
1.施行教化。
連詞。如果設或時間緊急,則請改乘班機。
1.設置機括。
2.使用心機。
1.設下計謀。
2.根據一定要求﹐對某項工作預先制定圖樣﹑方案。
3.指搞設計工作的人。
1.安放盛水的大盆。監﹐通"鑒"。
1.設立。
1.道士設立道場祈福消災。
1.見"設阱"。
1.謂預施告誡。
1.在文學藝術作品中表現出的境界。
1.謂設立某種官署﹑機構。
2.設置圈套。
1.謂懸掛起鐘罄柀o古代懸掛編鐘編磬的架子。謂征求教益﹑建議。
1.設置爵位。
1.開設課程﹐教授。
2.規定取士的考試科目。
3.謂表演某種戲劇動作。
1.謂表演各種戲劇動作和詼諧的語言。
1.器物敞口。
1.《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顏師古注﹕"醴﹐甘酒也。"后以"設醴"指禮遇賢士。
1.設置﹔建置。
1.給予財利。
2.謀利。
3.佛教語。即舍利。
1.假使。
2.即使。
3.施行號令。
1.謀劃﹐考慮。
1.文體名。假設問答以闡明意旨者。如《文選》有設論三篇﹕漢東方朔《答客難》﹑揚雄《解嘲》﹑班固《答賓戲》。
1.出謀劃策﹔用計。
1.謂設詞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