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明的計策或辦法。
1.僧人死亡的別稱。僧人服緇﹐故名。
1.書刊中脫漏的字。
1.脫身逃走或隱遁。
1.謂漏服更卒徭役者。
1.謂牲口載負。
1.馱垛。
1.供馱運貨物的牲口行走的道路。
1.亦作"?垛"。
2.捆扎成垛供馱運的貨物或行李。
1.亦作"?戶"。
2.即馱家。
1.指專門從事馱運貨物的人。
1.亦作"?價"。
2.馱運的價錢。
1.安放在牲口背上用于馱東西的架子。
1.指趕著牲口從事馱運的人。
1.馱在騾馬等背上的轎子。
1.方言。指人字梁。
1.亦作"?鈴"。
2.駝鈴。
1.馱在牲口背上裝運東西的簍子。
1.專門用來馱東西的騾子。
1.專門用來馱東西的馬。
1.駝鳥。
1.馱畜。
1.亦作"?絨"。
2.駝絨。
1.背水負重時用作支撐的棍棒。
1.亦作"?送"。
2.馱運。
1.厚實貌。
1.專門用來馱運東西的牲畜。
1.用牲口運物。
1.亦作"?載"。
2.指用牲口負載物體。
1.即馱垛。
1.即馱垛。
2.馱貨物的牲口。
3.量詞。用于牲口馱著的貨物。
1.駝背。
1.指漢南粵王趙佗的都城番禺(今廣州市南部)。
1.披發。佗,通"拕"。
1.他方;他鄉。
1.馱負,載負。
1.他故,別的原因。
1.他年,將來。
1.別人。
1.他日。往日。
2.他日。指將來的某一天。亦泛指后來﹑將來。
1.他生,來生。
1.他時,將來。
1.佳麗美艷貌。一說雍容自得貌。
2.縱橫錯雜貌。
1.他鄉,家鄉以外的地方。
1.佛教語。即他心通。謂能洞見眾生心中所思。
1.異心。
1.即陀螺。
1.佛教語。印度勝論派哲學說明宇宙萬有的六原理(六諦﹐譯為六句義)中的第一實句義﹐即水﹑火﹑風……九種。亦所謂萬物皆有之本體。
1.即陀羅尼衾。
1.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總持"。謂持善法而不散﹐伏惡法而不起的力用。今多指咒﹐即秘密語。
1.佛教語。總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