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文學藝術作品中表現出的境界。
1.學校的主持人。
即學生莘莘學子。
1.學習書法。
1.《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后以"學宗"指學術界的領袖。
1.舊時學田所收的地租。
1.猶學舌。
1.方言。做囤用的狹長的粗席子,通常是用高粱稈子或蘆葦的篾兒編成的。也稱踅子。
1.見"踅門踅戶"。
1.猶言串門子。
1.猶踏勘。
1.轉圈兒。
1.躡手躡腳;輕手輕腳。
1.輕手輕腳地探聽。
1.猶言拖拖拉拉;慢慢騰騰。
1.見"踅褶"。
1.亦作"踅折"。
2.衣帽上的皺折﹑折裥。
1.折回;回轉。
1.用竹席或蘆席圈轉成圓形的貯糧器具。
1.鳥名。即斑鳩。也稱鳴鳩。多用以比喻小人。
1.《文選.任昿》"乃集螢映雪"李善注引《孫氏世錄》﹕"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原指映雪讀書時的幾案﹐后泛指書桌。
1.同"雪窗螢幾"。
1.同"雪窗螢幾"。
1.大雪迷漫。
2.比喻白花繁密。
1.像雪一樣的潔白。
2.比喻品格高潔或清白無瑕。
3.借指白色的事物。
1.洗雪污蔑不實之詞。
1.豹的一種。尾巴長﹐毛淡青而發灰色﹐全身有不規則的黑斑。生活在寒冷地區的高山中。毛皮可以制衣褥。
強寒風將降雪和積雪吹起,使雪花漫天飛舞的現象。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可淹沒公路、村莊,給人類和畜牧帶來嚴重災害。
1.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飄香的南方。
山地積雪突然崩落的現象。破壞力大,可阻塞交通,壓埋房屋,造成災害。由大風、積雪底部融化、積雪本身重量等原因引起。中國西北地區高山有雪崩現象。
1.白發。借指老年人。
1.同"雪鬢霜鬟"。
1.雪與冰。借指寒氣。
2.喻真情。
1.雪花。
2.雪被陽光或月光照射后反射出來的光。晉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后世用以為典。
3.光彩照人的姿色﹑氣度。
4.白色。
1.即冰蠶﹑雪蛆。
1.志行品德高尚純潔。
1.用白色鳥羽制成的外套。也稱鶴氅。
1.語本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后用"雪唱"指高雅的歌聲。
1.下雪天。
1.《新唐書.劉叉傳》﹕"劉叉作《冰柱》﹑《雪車》二詩﹐名出盧同﹑孟郊右。"后用以指詩文佳作。
2.即雪橇。
洗除掉恥辱報仇雪恥。
1.亦作"雪讎"。
2.洗除仇怨﹔報仇。
1.見"雪仇"。
1.洗除羞恥。
1.清除。
2.昭雪赦免。
1.白紙。
1.映雪的窗戶﹐寒窗。
1.同"雪窗螢幾"。
1.《文選.任昿
1.雪珠。
1.白色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