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站測,施行測刑。測,刑具名。
1.喝令月亮;喝斥月亮。形容氣概豪邁。
1.金代以后至明朝宴的一種儀式。
2.泛稱陪飲。
1.泛指賭博。雉,骰色的一種。
1.大聲阻止。
1.嘆詞。表示驚訝或輕微的不滿。
1.植物名。蕁麻。
1.禾稼割取穗子后留下的莖稈。
1.連穗帶稈的稻捆子。
1.水稻幼苗﹐秧苗。
1.亦作"禾杈"。
2.翻曬或堆垛時用以挑起禾秸的杈。
1.見"禾叉"。
1.沙蠶的一種﹐或稱疣吻沙蠶。秋季由海上溯河口或至近海稻田中生殖。粵閩近海漁民常采集食用。
1.種植禾谷的田野。
1.舊時祈谷作樂所用的一種打擊樂器。
1.一種放在肩上挑物或抬物的工具。一般用木或竹制成﹐或扁或圓﹐皆長條形。其扁者﹐也稱扁擔。
1.宋元戲曲中年輕村婦角色的俗稱。也稱伴姑﹑伴姑兒。
1.稻谷。
1.《呂氏春秋.辯土》"凡禾之患﹐不俱生而俱死﹐是以先生者美米﹐后生者為秕﹐是故其耨也﹐長其兄而去其弟……不知稼者﹐其耨也﹐去其兄而養其弟﹐不收其粟而收其秕。"后因以"禾弟"稱秕子。
1.指禾頭上的耳狀芽蘗。
1.見"禾稈"。
1.亦作"禾桿"。
2.稻稈。
1.舊時以稻谷代替差役的一種賦稅。
1.使割倒在地上的禾或草聚攏的一種農具。
1.谷類作物。
1.廣東香山俗謂谷神為"禾谷夫人"。
1.嶺南民間祀的稻谷神。
1.谷類作物的植株。
1.連莖帶穗的谷類收獲物。
1.一種生活在稻田里的野禽。
1.谷類作物的統稱。
1.指皇帝。
2.谷穗。
1.宋元戲曲中村童角色的俗稱。
1.禾與麻。
2.泛指農作物。
1.指谷﹑麥作物。
1.稻米。去殼稻谷。
谷類作物的幼苗。
1.漢字偏旁名﹐形狀作'禾'﹐故稱。如秒﹑稻﹑科﹑程等字﹐左邊都是禾木旁。
1."秀"的析字。
1.插秧婦女。
1.禾場。
1.茶葉成品名稱。
1.一個禾穗三千子實。謂豐收年景。
1.見"禾?"。
1.見"禾頭生耳"。
1.秦代權衡谷物重量的標準器之一。"石"是重量單位﹐一百二十斤。參閱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秦始皇帝統一文字》。
1.谷類和豆類。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宗周之顛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后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1.宮室成了農田﹐長滿禾黍。謂故國破敗或勝景廢弛。
1.對昔日宮室勝景如今已成為莊稼地而發出的慨嘆。
1.即禾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