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新華美。
2.猶清亮。
3.清秀美麗。
1.芳香酥軟。
1.借指焚香的煙凝聚未散之狀。
1.燒香之臺。佛殿的別稱。
1.禮拜神佛的臺。
1.檀木芬香,因名。
2.化妝品,用以描畫口唇等。
3.樂器名。檀木制作的拍板。
1.指燃燒成炭狀的香料。
1.調有香料的熱水。
1.佛教﹑道教或其他會門念經供奉神佛的地方。亦指一些會道門招收徒眾的活動場所。
1.指仙鏡的桃樹。
1.比喻女子的堅貞風骨。
1.又香又甜。
2.形容睡得踏實﹑舒服。
1.內置香爐的結彩小亭。可抬,舊時賽會﹑出殯用之。
1.寺廟里的侍童。
1.即香袋。
1.帳中燒香器。
2.放置文書字畫容器的美稱。
1.牽頭組織香會的人。
2.指巫師。
1.苦菜的一種。
1.香稻。
1.指佛土。
2.宮廷內泥土的美稱。
1.承托碗盞的小盤子。
1.香絹。
1.焚香的碗形用具。
1.芳香艷麗的幃帳。
1.指題有文字以供祭拜的牌位。
1.猶香氣。
1.時人對漢雍仲子的戲稱。
1.芳香華麗的幃幕。
1.芳香的物品;香料或其制品。
1.香氣。
2.指霧氣。
1.水名。在湖北省興山縣。
2.水名。在江蘇省吳縣。
3.水名。在四川省原彰明縣,今屬江油市。
4.宋范浚的別號。范浚以秦檜當國﹐抗節不起﹐隱于香溪﹐因稱香溪先生。有《香溪集》。
1.泉名。
1.美麗的云霞。多用以比喻花。
1.香液。
1.即線香。燃之以計時。
1.喻大乘菩薩修證。《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后因以"香象渡河"比喻證道的深刻。亦用以比喻詩文精美透徹。
1.見"香象渡河"。
1.形容女子消瘦憔悴。
1.比喻年輕美貌女子死亡。
1.見"香消玉碎"。
1.見"香消玉碎"。
1.指香燭燈芯的余燼。
1.香粉;香的粉末。
2.花瓣;花的碎片。
1.指寺廟中的臺榭。
1.指花苞。亦指芳潔的心地。
1.指作為柴火的香木。
1.芳香精美的食品。
1.山巒的美稱。
1.指白色的花。
2.指梅花。
3.比喻婦女用的花粉。
1.江蘇省吳縣鄧尉山多梅,花時,滿山盈谷﹐香氣四溢,勢若雪海。清康熙時江蘇巡撫宋犖題"香雪海"三字摩崖,遂為鄧尉別名。名著吳下。
2.泛指梅花盛開的梅林。
1.形容香氣襲人。